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绷带接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濮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者96例(96眼),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应用绷带接触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抗炎治疗不用绷带接触组,每组各48例(48眼)。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1天和7天角膜刺激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520,-2.989;P=0.024,0.010)。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两组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t=-2.593,P=0.021)。术后不同时间点泪膜破裂时间比较,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2.08%(χ2=1.011,P=0.753)。结论应用绷带接触在翼状胬肉术后缓解角膜刺激症状,有利于眼表修复、稳定泪膜。

  • 标签: 镜,接触,绷带式 手术,翼状胬肉 移植,干细胞,角膜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佩戴角膜塑形对正负相对调节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200例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濮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近视,随机分为两组,佩戴角膜塑形者作为试验组,未佩戴角膜塑形者作为对照组,每组100例。对比两组间正负相对调节力和试验组佩戴前后正负相对调节力。结果佩戴2个月后,试验组负相对调节力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P=0.340),而正相对调节力则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25,P=0.000)。试验组佩戴后正相对调节力优于佩戴前(t=9.763,P=0.000),而负相对调节力则佩戴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4,P=0.321)。结论正相对调节力是延缓近视进展的重要机制,佩戴角膜塑形在青少年近视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正相对调节力。

  • 标签: 角膜塑形术 塑形镜,角膜 调节力,相对,正,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近视者佩戴CRT型和VST型角膜塑形角膜损伤程度。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濮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佩戴角膜塑形的近视110例(212只眼),年龄为8~16(11.22±2.08)岁。屈光状态为等效球度-4.00~-0.75 D。所有病例根据戴型号分为两组。佩戴CRT型者49例(90只眼)为A组,佩戴VST型者61例(122只眼)为B组。分别检查戴时及摘后两种型号镜片切线图和角膜染色的情况。结果戴后1个月两组之间荧光素图分别在理想配适、偏松或偏紧可接受、偏松或偏紧不可接受、黏附不可接受的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5,P=0.886);角膜地形图切线图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P=0.979);角膜染色的情况在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946)。结论VST镜片和CRT镜片在戴后1个月对角膜的安全性相近。

  • 标签: 近视 接触镜 角膜 角膜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电凝输卵管结扎术与开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结扎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实施腹腔电凝输卵管结扎手术和开腹输卵管结扎术,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电凝输卵管结扎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 标签: 腹腔镜电凝输卵管结扎术 开腹输卵管结扎术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