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双绒毛膜羊膜囊(DCTA)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DCTA胎妊娠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北京大学第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7例DCTA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首先单纯以减少胎儿数目为目的进行分组,分为期待妊娠组(27例)和选择性减胎组(30例),进一步将选择性减胎组根据不同减胎方式分为保留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组、保留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双胎组以及保留单胎组3个亚组。比较期待妊娠组以及选择性减胎组3个亚组围产结局的差异。结果选择性减胎组分娩孕周为(34.5±5.7)周、足月产率为53%(16/30),分别高于期待妊娠组的(29.9±6.0)周、7%(2/27);选择性减胎组流产率为10%(3/30),低于期待妊娠组的33%(9/2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选择性减胎组的孕产期并发症及新生儿ICU(NICU)入住率也显著低于期待妊娠组(P<0.05)。选择性减胎组中,保留MCDA双胎组(6例)、保留DCDA双胎组(13例)、保留单胎组(11例)的分娩孕周分别为(32.2±4.3)、(33.0±6.3)、(37.4±4.7)周,流产率分别为1/6、1/13、1/11,早产率分别为4/6、7/13、0/11,足月产率分别为1/6、5/13、10/11,至少一胎儿存活率分别为5/6、12/13、10/11,NICU入住率分别为6/8、9/18、0/10。保留单胎组足月产率最高,NICU入住率最低,分别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留DCDA双胎组比期待妊娠组的足月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TA胎妊娠风险高,早期减去MCDA双胎保留单胎的足月产率最高、新生儿结局最佳。对于希望保留双胎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充分告知风险,可考虑减去MCDA中的一胎,保留DCDA双胎继续妊娠。

  • 标签: 妊娠, 三胎 妊娠减少, 多胎 射频消融术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绒毛膜羊膜囊(monochorionic triamniotic, MCTA)胎的妊娠结局及减胎术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北京大学第医院分娩的23例MCTA胎病例,均于早孕期在本院产前检查,根据孕妇是否接受减胎分为选择性减胎组(随机减去一胎保留双胎,8例)及期待妊娠组(15例)。比较组间年龄、妊娠终止孕周及妊娠结局的差异。选择性减胎组再根据减胎方式分为早孕期负压抽吸减胎组(3例)及中孕期射频消融减胎组(5例),比较组间妊娠结局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期待妊娠组与选择性减胎组比较:妊娠终止孕周[(31.7±4.1)与(28.8±8.8)周]、32周后早产率(9/15与4/8)、至少二孩存活率(12/15与4/8)、至少一孩存活率(13/15与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期待妊娠组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于孕19周行胎儿镜手术,33周+2胎膜早破,行剖宫产分娩胎;孕17周发生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1例,拒绝减胎,孕33周一胎儿胎心消失存活一孩(另一胎为无心畸胎)。(2)不同减胎方式亚组妊娠结局比较:早孕期负压抽吸减胎组与中孕期射频消融减胎组平均妊娠终止孕周[(28.5±7.6)与(28.9±10.4)周,t=1.145,P>0.05]以及至少一孩存活率(2/3与3/5)、至少二孩存活率(2/3与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值均>0.05)。均未出现减胎术后感染和胎膜渗漏。结论对于MCTA胎妊娠,选择性减胎与期待妊娠相比母胎结局基本无差异。

  • 标签: 妊娠,三胎 妊娠减少,多胎 妊娠结局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与绒毛膜胎相比,单绒毛膜胎和双绒毛膜胎由于包含了单绒毛膜多胎,并发症风险高,常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相对于期待治疗,几种常用的减胎策略均可以降低早产率、延长孕周、增加胎儿体重。减去独立胎盘胎儿无法避免单绒毛膜双胎并发症;减去单绒毛膜双胎之一可能会出现留存胎儿死亡且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减去单绒毛膜双胎结局最好。对单绒毛膜胎减胎策略的评价仍需要更多研究数据。现就不同的减胎数目、减胎对象和手术方式对单绒毛膜胎和双绒毛膜胎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三胎 妊娠,三胎 妊娠减少,多胎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