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水平,探讨其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状况分为单纯糖尿病组96例、单一并发症组77例和多并发症组37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单一并发症组、多并发症组病程[(5.02 ±1.00)、(6.26 ± 2.13)、(8.42 ± 2.82)年]、收缩压(SBP)[(131.81 ± 18.06)、(141.81 ± 22.51)、(142.88 ± 17.06)mmHg,1 mmHg=0.133 kPa]、高血压患病率[37.5%(36/96)、50.6%(39/77)、35.1%(22/37)]、餐后血糖(PPG)[(13.56 ± 2.02)、(14.94 ± 2.50)、(15.88 ± 2.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8.17 ± 2.17)%、(9.14 ± 1.51)%、(9.69 ± 1.58)%]及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水平[(1.18 ± 0.27)、(1.89 ± 0.53)、(2.21 ± 0.79)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一并发症组和多并发症组病程、SBP、高血压患病率、PPG、HbAlc、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多并发症组病程、PPG、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明显高于单一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病程、高血压、PPG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1.52 μg/L时(曲线下面积0.873),提示可能有单一微血管并发症风险;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1.91 μg/L时(曲线下面积0.740),提示可能发生多种微血管并发症。结论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糖尿病,2型 可溶性信号素4D 糖尿病血管病变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武警海警总队医院骨外科住院治疗的复杂Pilon骨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3D打印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5%(23/26),较对照组的65.4%(17/23)高(χ2=3.900,P=0.048)。研究组的手术时长(t=-3.770,P<0.001)、骨折愈合时间(t=-2.206,P=0.032)和住院时间(t=-9.542,P<0.001)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t=-20.226,P<0.001)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4%(4/23),较对照组的42.3%(11/23)低(χ2=4.591,P=0.032)。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升高,VAS疼痛评分逐渐下降(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踝关节功能评分(t=2.340,P=0.023)较对照组高,但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8,P=0.782)。末次随访时,研究组踝关节功能评分(t=2.760,P=0.008)较对照组高,VAS评分(t=-3.633,P<0.001)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Pilon骨折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效果更好。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成像,三维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