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掌握元谋县结核分枝杆菌的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法分离菌株,分离到的菌株行对硝基苯甲酚(PNB)生长试验,28℃生长试验,耐热触敏试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果  共分离到61株分枝杆菌,其中结核分枝杆菌51株,占83.61%,牛分枝杆菌4株,占6.56%,非结核分枝杆菌6株,占9.83%。总耐药率为18.18%,其中初治耐药率为16.33%,获得性耐药率为33.33%。耐2种药物以上者占90%,不同年龄组耐药情况随年龄的增长耐药率逐渐增高。结论 元谋县分枝杆菌以结核分枝杆菌为主,获得性耐药率高于初治耐药率,必须长期坚持并加强结核病规范管理工作。

  • 标签:   结核菌  分型  耐药研究
  • 简介:【摘要】引水隧洞是水利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水工建筑物,是引、调水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整个项目工期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水利工程大部分引水隧洞是小断面隧洞,施工工作面狭窄,施工受限制,影响施工的因素也多,开挖、出碴困难,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施工,只能采取人工为主,小型机械为辅的半人工半机械的施工方式,加之受通风、通电、排水的影响,因而造成施工效率低、工期长,工程投资难以控制。如遇上地质条件差,岩体风化、破碎、断裂严重,更容易出现塌方、流沙等情况,更是棘手。目前常用的小断面输水隧洞开挖多采取管棚法超前支护后进行施工,但在实际中,往往很多洞段地质破碎、断裂,单靠管棚进行超前支护,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时采用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施工比单纯的管棚施工有效得多,不但可达到预期效果,还能提高施工范围的围岩稳定性,提高了不良地质段施工的安全保障,有效的降低后期的围岩处理,为工程的快速推进、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还降低了工程投资成本,值得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小导管技术 输水隧洞 施工 运用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机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机器系统与群体机器的研究日益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领域的热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多机器系统和群体机器的基本概念、系统构成、协调与协作机制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通过对群体机器系统的深入剖析,分析了其系统架构、感知与决策、群体行为等关键技术。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多机器系统和群体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救援救援、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并阐述了相关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多机器人系统 群体机器人 协调 协作 应用场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写字机器以“编写”的形式复制母版字库内容,与传统笔迹相比,写字机器笔迹的形成机理和书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笔迹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从写字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入手,结合书写工具的特点,分析、研究、总结书写机器笔迹文字的特征和一般规律,并探索和总结笔迹的检验鉴定方法,旨在为类似机器笔迹的识别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参考。

  • 标签: 写字机器人 笔迹特征 书写
  • 简介:浙江捷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工业机器是一个已经迅速发展的领域,该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发展应用极为广阔,其技术涉及机械工程、电子控制、计算机及通讯系统、传感器、人工智能科学等多学科综合技术的工业 4.0 概念的自动化装备。本文将从应用角度上,介绍相关工业机器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 标签: 工业机器人 末端执行器 机器人驱动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结核病患者在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方法:我们分析了新诊断并治疗的 199例(≥ 65岁)结核病患者的病历。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者在肺结核患者的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扫描中,年龄较大的患者结节(直径 <30毫米),肿块(直径 > 30毫米)更有可能合并。结论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老年,并让他们定期检查。如果发烧,咳痰,咳嗽和其他症状持续三周或更长时间,应及时在结核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查。

  • 标签: 老年人 肺结核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黔江区老年跌倒现况调查,了解本地老年跌倒相关基础数据,为相关部门制订相应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400名60岁以上老年,使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跌倒发生率为16.71%,跌倒发生例次率为21.45%;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跌倒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跌倒发生率高,应多措并举降低老年跌倒发生率。

  • 标签: 跌倒 老年人 发生率
  • 简介:摘要:本文 以履带式移动机器人在多种复杂环境地形上的高通过性、高适应性的共性问题为出发点,重点提出 可变形履带式移动机器人机构实现方法、机器与地面的交互作用机理等问题,形成一种履带式移动机器人多地形通过性和适应性的设计方法和评价机制,为履带式移动机器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方法和支撑。

  • 标签: 履带 机器人 理论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用药现状、用药行为、对药学服务的需求,探索适合社区老年的药学服务方式,提高老年群体的生存质量 ,为促进老年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市社区老年用药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出 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287份,有效回收率 95.7%。 69.3%老年患有高血压,服用 4 种及以上药品占 31.0%。遵医嘱服药的占 55.1%,老年存在重复用药、自行加减药量等错误的用药行为。 21.6%的老年对药学服务了解,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药学服务重要的占 85.4%。老年最期望的药学服务是用药指导和电话随访用药现状。结论 社区老年用药种类多,用药依从性低,对药学服务了解不高,迫切需要社区药学服务,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可以提高老年居民用药依从性,促进其安全用药。

  • 标签: 老年人 药学服务 需求 调查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驾驶时不同的车辆预警方式对驾驶应激反应的影响,为汽车厂商设计预警信号参数和设置预警方式提供参考依据,选取了 20位驾驶开展听觉、视觉、触觉的单一预警方式和复合预警方式实验,采集了驾驶的生理变化指标(心率增长率和脑电 β波功率谱值增长率)、主观评价指标(紧迫度和烦恼度)和行动反应指标(反应时间)数据。对各指标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研究了各指标在不同预警方式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预警方式,复合预警方式在生理变化和主观评价指标数据上均有上升,在行动反应指标数据上有所下降,说明复合预警方式虽然对驾驶的生理唤醒有更积极作用,但同时伴随着烦恼等更消极的影响。综合考虑各预警方式,建议汽车厂商使用听 -触觉和视 -触觉的复合预警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操作系统与框架的设计与优化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首先概述了机器操作系统和框架的基本概念和演变,接着深入讨论了各种设计选择和优化策略,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医签约服务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比较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家医签约服务实施前后 80例老年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 80例老年人家医签约服务后自我护理能力( ESCA)得分以及生活质量( SF-36)得分均明显提升,与家医签约服务前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健康管理中家医签约服务的实施可提升老年群体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 标签: 家医签约服务 老年人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机器目标跟踪与识别方法。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现状,阐述了目标跟踪与识别的意义及其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技术领域的重要地位。接着,详细研究了基于光流法的目标跟踪和基于特征匹配的目标识别,对其基本原理、常用算法和实践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和分析,探讨了算法性能和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 标签: 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目标跟踪,目标识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运动疗法对中老年颈椎病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7年下半年收治的 96例中老年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 48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坚持运动康复疗法,较比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颈椎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7.92%>85.42%) ,实验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 VAS评分的改善效果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 P<0.05。 结论:在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期间,指导其坚持运动疗法可获得理想效果,对减轻痛感、改善颈椎功能具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老年人 颈椎病 运动疗法 康复 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