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 究 养血颗粒对脑卒中后头痛头晕的 效果。 方法: 对 201 9 年 1 月至 20 20 年 6 月 我院 的 130 例脑卒中后头痛头晕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 65 例 对照组 (常规 治疗 )和 65 例观察组(联合血清颗粒治疗), 对比疗效 。 结果: 治疗前两组头痛( NRS )、 头晕( DHI )评分无明显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头痛头晕症状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更明显, NRS 、 DHI 评分更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 养血颗粒在脑卒中临床 治疗 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头痛头晕症状。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脑卒中 头痛 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异常与小血管病( CS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2月所收治的 125例 CSVD患者与 125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分为疾病组与健康组,健康组人群均通过健康体检,无任何异常表现,疾病组患者根据核磁表现分为腔隙性梗死( LI)组 62例和白质病变( LA)组( 63例)。健康组人群与疾病组患者均使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量血清 HCY水平。检测后,对比健康组人群与疾病组血清 HCY以及高 HCY血症发生率; LI组和 LA组患者血清 HCY以及高 HCY血症发生率。 结果 检测后,疾病组患者血清 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人群血清 HCY水平;检测后, LA组患者 HCY水平显著高于 LI组患者 HCY水平,高 HCY血症发生率也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血清 HCY水平的高低与小血管疾病有着显著的关联性,尤其是在 LA中变化更为明显,可以为临床诊断 CSVD提供有利依据,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普及应用。

  • 标签: 血清 HCY CSVD 相关性
  • 简介:[摘要]临床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各种创面的修复,尤其是比较复杂创面的修复,该皮瓣的设计是以带蒂皮瓣为主,而通过吻合穿支血管的游离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目前临床上尚不多见。吻合穿支血管的游离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穿支皮瓣相结合设计成长轴型皮瓣,该皮瓣不但能修复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而且实现了跨区移植来重建创面的感觉功能,也避免了带蒂皮瓣的蒂扭转和非生理供血等问题。同时通过吻合穿支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游离移植至如足底、手部、臀部等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区,对缺损区域的感觉功能重建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通过吻合穿支血管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上感觉负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是临床研究及应用的新趋势。

  • 标签: 穿支血管 移植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临床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析 胃苏颗粒 用于 慢性胃炎 治疗中的疗效情况。 方法 : 择取 2016 年 9 月 -2019 年 3 月我院接诊的 114 例 慢性胃炎 病人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这些病人列入试验组、基础组,各组 57 例;基础组予以 常规 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基础组方法的前提下增服 胃苏颗粒 进行 治疗。 评定和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 。 结果 :经不同方案治疗后, 试验组 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基础组, 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 针对 慢性胃炎 病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联合使用 胃苏颗粒 进行治疗的效果较满意。

  • 标签: 胃苏颗粒 慢性胃炎 疗效探讨
  • 简介:摘要: 无底柱分段 崩落法放矿是在废石覆盖层下进行的, 普遍存在损失贫化大的问题。放矿过程中, 废石覆盖层中的 细小废石颗粒以较快速度到达 放矿口,导致放出矿石 提前贫化。针对废石小颗粒运移问题,设计了物理模拟试验,对废石小颗粒混入过程以及混入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放矿过程中,细小颗粒会出现越过大颗粒提前至放矿口的现象, 当放出矿量达到总出矿量的 5% 左右时,在漏斗口有细小颗粒废石 出现;当放出矿量 45 %左右时,形成了废石 通道,直至不再出现矿石 。

  • 标签: 崩落法 放矿 细小颗粒 相似性物理模拟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面部凹陷患者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方式随后比较美容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面部凹陷其就诊时间在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依照随机分组方式,干预1组、干预2组分别采用常规(硅胶整形)、自体脂肪颗粒比较效果。结果:通过对干预1组和干预2组中面部凹陷患者临床效果比对,对于其整体有效人数为38例,所占比例为95.0%。干预2组面部凹陷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干预1组,效果较好(P<0.05)。干预2组中面部凹陷患者患者治疗后的心理评分等相对较优,其中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优于干预1组(P<0.05)。结论: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面部情况明显改善,效果优。

  • 标签: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 面部凹陷 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1%氯霉素酊治疗痤疮疗效。方法选择111例痤疮患者,每天口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6g,3次/d,外擦1%氯霉素酊2-3次/d,两个疗程后(共4周),根据治疗前后皮损减少情况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愈86例(775%),显效10例(9.0%),好转8例(7.2%),无效7例(6.3%),总有效率为93.7%。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1%氯霉素酊治疗痤疮疗效满意,且疗程越长,疗效越佳,无不良反应。

  • 标签: 痤疮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 1%氯霉素酊
  • 简介:摘要:本文以糯扎渡水电站透平油中颗粒度污染度超标事件为例,介绍了透平油中颗粒污染度的检测方法和透平油中颗粒污染度超标后对水轮机组及附属设备的危害,文章分析了引起糯扎渡水电站透平油颗粒污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提出了针对性整改措施,在整改完成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其它水电站处理类似透平油颗粒度污染度超标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水电站 透平油 颗粒污染度 超标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实施槐杞黄颗粒治疗,观察疗效。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 5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入组,选取时间 2016年 12月至 2017年 11月,利用抽签法分组,分为 2组。研究组 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对照组 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IFN-r、 IL-21、 IL-4、 IL-10、 TNF-α)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 P< 0.05)。结论:给予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实施槐杞黄颗粒治疗,可获得确切疗效。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槐杞黄颗粒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海带粉对乳腺增生症(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HMG)小鼠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建立小鼠 HMG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 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海带粉低、中、高剂量组,给药 30天后,测量各组小鼠同侧第 2对乳头的高度及直径; 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乳腺组织变化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 Estradiol2, E2)、孕酮( Progesterone, P)和促乳素( Prolactin, PRL)、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乳头直径、乳头高度增加( P<0.05),模型组小鼠乳腺组织中腺泡数目增多 ,腺泡和导管增生、扩张 ,细胞排列紊乱,表现出典型的乳腺增生症状。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乳房直径、乳头高度降低 (P<0.05),海带粉各剂量组小鼠乳腺增生小叶和腺泡数量减少,血清 E2、 PRL、 VEGF含量降低, P含量升高( P<0.05),海带粉高剂量组乳房直径减小( P<0.05),海带粉各剂量组 E2、 PRL、 P含量及 V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带粉能减轻 HMG发展,其作用与降低小鼠血清 E2、 PRL、 VEGF以及升高 P含量有关,可能与通过下调 VEGF等途径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海带粉 乳腺增生症( HMG) 雌激素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小鼠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海带粉对乳腺增生症(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HMG)小鼠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建立小鼠 HMG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 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海带粉低、中、高剂量组,给药 30天后,测量各组小鼠同侧第 2对乳头的高度及直径; 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乳腺组织变化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 Estradiol2, E2)、孕酮( Progesterone, P)和促乳素( Prolactin, PRL)、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乳头直径、乳头高度增加( P<0.05),模型组小鼠乳腺组织中腺泡数目增多 ,腺泡和导管增生、扩张 ,细胞排列紊乱,表现出典型的乳腺增生症状。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乳房直径、乳头高度降低 (P<0.05),海带粉各剂量组小鼠乳腺增生小叶和腺泡数量减少,血清 E2、 PRL、 VEGF含量降低, P含量升高( P<0.05),海带粉高剂量组乳房直径减小( P<0.05),海带粉各剂量组 E2、 PRL、 P含量及 V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带粉能减轻 HMG发展,其作用与降低小鼠血清 E2、 PRL、 VEGF以及升高 P含量有关,可能与通过下调 VEGF等途径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海带粉 乳腺增生症( HMG) 雌激素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小鼠
  • 简介:【摘要】 通过对部队官兵在军事训练考核前后的心理和血大生化测定,发现军事训练考核后的焦虑总分及血清大生化中的胆固醇( Chol)和甘油三酯( TG)水平均明显升高。焦虑程度与血清 Chol和 TG升高值呈显著正相关,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国版( EPQ-RS)的 N分与血清 TG升高值呈正相关。调查分析体能考核应激可引起血大生化部分值的改变,而此变化又与个体情绪反应和人格特征有关。

  • 标签: 军事训练考核 应激 血大生化 血清
  • 简介:[摘要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参香颗粒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胃癌化疗后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5年 10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化疗后癌性发热患者 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小柴胡汤治疗,联合组使用参香颗粒联合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650, P=0.008)。联合组出现不良反应 3例,总发生率 5.00%;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总发生率 13.33%。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χ2=2.502, P=0.114)。 结论 参香颗粒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胃癌化疗后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 参香颗粒 小柴胡汤 胃癌 临床疗效
  • 作者: 练新荣1 孙莉1 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西医结合
  • 创建时间:2021-02-0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 2020年第12期
  • 机构: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市 100021); 2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 518116)
  • 简介:[摘要] 肠道微生物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控和中枢神经系统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大脑发育、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肠道微生物与大脑通过与循环炎症标志物和激素、传入和传出神经系统以及其他更多生态位、途径的双向相互作用,即是“微生物-肠-”(“Microbiota-Gut-Brain”,MGB)轴。MGB轴可以影响记忆受损、学习能力下降和心理障碍等行为,促进疾病的发展,加重当前症状,或有助于治疗和恢复。本文综述近些年来肠道菌群通过肠-轴与大脑之间双向交流作用的研究进展,这些动物实验 和临床研究涉及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 标签: [] 肠-脑轴,肠道菌群失调,双向交流,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对动静脉畸形( AV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8例经外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证实为 AVM的患者进行 TCD检测。结果:检测出 7例 AVM供血动脉血流参数、频谱及音频明显异常,即血流速度增快,以舒张期血流速度增高为主,搏动指数降低,频谱充填,频窗消失,出现颅内盗血 3例。检测出供血动脉 TCD与 DSA结果符合率为 92%。结论: TCD是一种无创、经济、有效的检测方法,可用于 AVM的常规诊断、筛查和动态随访,明显减少 DSA的检查次数。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经颅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膏对 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治疗 效果 。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 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 60 例, 随机将其 分成 2 组 ,治疗组 30例,对照组 30 例 。对照组采用 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配合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治疗组采用 西医配合 益气活血通膏方治疗,两组均服药 15天后 观察临床 变化。结果:比较 2 组患者的最终疗效 ,益气活血通膏固定膏方组的治疗 总有效率为 93.3%,补阳还五汤加减方 组的 总有效率为 86.7%。两组患者在服药后,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 显著差异性,具 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通膏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益气活血通脑膏 脑梗死 气虚血瘀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肝胆疾病临床诊断的过程中进行血清总胆汁酸( TBA ) 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肝胆疾病 50例患者与 健康组 50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 TBA测定结果差异性。结果:所选取的急性肝炎、 肝癌、 肝硬化等肝胆疾病患者其 TBA的测定结果与健康组患者 TBA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P<0.05。肝癌、 肝硬化患者 TBA异常率显著高于 ALT和 AST,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P<0.05。结论: TBA测定可以作为评价 肝胆疾病患者的敏感性指标,是诊断 肝癌、 肝硬化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临床进行肝胆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 标签: TBA,肝胆疾病, ALT, AS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 B超评价的消肿方颗粒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膝骨关节炎患者 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就诊患者采取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对本次就诊患者采取硫酸氨基葡萄糖 +消肿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膝骨关节炎疗效; B超显示关节积液消失时间、滑膜增生消失时间、腘窝囊肿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 VAS评分以及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膝骨关节炎疗效、 B超显示关节积液消失时间、滑膜增生消失时间、腘窝囊肿消失时间、 VAS评分以及炎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硫酸氨基葡萄糖 +消肿方颗粒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B超评价 消肿方颗粒 膝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