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1)大笑分钟,全身可放松47分钟。(2)笑是最好体操,微微笑牵动面部13块肌肉,哈哈大笑,面部、胸部、腹部肌肉都参加运动。(3)笑吸进更多氧气,排出更多废气,保持呼吸通畅,促进新陈代谢。(4)笑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功能,使局部整个身体供血充足。

  • 标签: 生理功能 心血管功能 新陈代谢 血液循环 肌肉 面部
  • 简介: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多种疾病发病危险因子涉及疾病谱较广,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病、出生缺陷、老年病些精神疾病发病相关。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AR)是多元醇代谢途径(Polyolpathway)反应限速酶,高糖情况下,多元醇通路被激活,它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重要原因之。关于醛糖还原酶糖尿病中病理生理意义已有很多报道,还未见高同型半胱氨酸醛糖还原酶关系报道。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了高同型半胱氨酸上调醛糖还原酶表达病理生理意义,可能对理解糖尿病并发症乃至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潜在指导意义。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上调作用 醛糖还原酶 基因表达 病理生理意义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简介:为推动我国各类、各级院校生理学及相关专业青年教师博硕士研究生掌握生理学实验研究技术,中国生理学会定于2012年8月16—22日山东省青岛市举办“生理学实验研究技术培训班”。此次会议由中国生理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青岛大学承办。培训班将介绍电生理、电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并提供动手操作机会。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技术培训班 生理学实验 硕士研究生 动物行为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由中华结核呼吸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与ICU学组主办,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承办全国肺功能(临床呼吸生理)学术研讨会暨学习班于2004年8月13~17日包头市举行,学会领导呼吸科著名专家朱元珏(大会主席)、刘又

  • 标签: 临床 肺功能 学习班 呼吸病学 ICU 结核
  • 简介:全国上下喜庆中国首次成功举办奥运会后日子里,中国生理学会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生理学会联合举办“2008北京国际生理科学学术大会”,于2008年10月19日至22日北京西郊宾馆顺利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生理科学 北京 学术 国际 实验室
  • 简介: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表示,通过与中国新加坡同行开展合作,他们成功获得了H5N1禽流感病毒中最重要蛋白晶体特征结构,并发现如能阻断蛋白两种亚单元结合,将有望找到对付流感病毒新药或疫苗。

  • 标签: H5N1禽流感病毒 结构特征 蛋白 科学家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 简介:阳春四月,美丽桂林聚积了来自全国各地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师范院校中等卫生学校生理学界及企业出版单位代表137人,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于2008年4月10日至13日在这里举行。此次会议是中国生理学会自2002年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之后,由工作委员会主持召开次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教学研讨会 生理学教学 桂林 改革 中等卫生学校
  • 简介:2011年5月5日至8日,第23届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四川泸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8名委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专业委员会 泸州 循环
  • 简介:由中国生理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山东生理学会青岛大学承办2012年中国生理学会“生理学实验研究技术培训班”于2012年8月16-22日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国家生理学重点(培育)学科举行。来自全国14所高等院校34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此外,青岛大学医学院些相关专业教师、研究本科生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包括:伏安法技术、膜片钳技术、生理技术、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技术、动物行为学技术等,内容涵盖了电生理、电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形态及功能学等多个领域。培训由理论授课实验操作两部分组成。首先由青岛大学生理学科部分老师根据自己研究专长向学员们介绍了各种实验技术应用范围、实验原理及相关技术参数,并结合自身科研内容具体讲解了实验操作流程。随后,学员们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科研需要,分别选择不同实验技术进行了动手操作。经过几天紧张、充分学习交流实践,学员们对各种常用生理学实验研究技术有了了解并能初步运用到自身科学研究中。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技术培训班 生理学实验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分子生物学技术 电生理技术
  • 简介:心脏等重要器官缺血,低氧损伤可导致患者语言障碍、瘫痪、意识丧失及死亡等系列严重后果,因此直是基础医学研究临床治疗重点。1986、1990年,美国学者Murry日本学者Kitagawa等分别在心脏发现种内源性保护机制,即缺血,低氧预适应现象(I/HPC),为临床治疗中风等缺血/低氧性疾病开辟了新道路。因此,对I/HPC机制研究,尤其是对参与I/HPC形成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研究,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本文就蛋白激酶C家族(PKCs)缺血广低氧损伤预适应形成中作用做简要概述。

  • 标签: 缺血/低氧损伤 缺血 低氧预适应 蛋白激酶C
  • 简介:第六届全国钙信号细胞功能研讨会“ChineseSymposiumonCaSignaling”(简称CSCS)作为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htto://www.bsc.org.cn/cn/nav2.asp)“卫星会议”于2006年5月22日青岛召开。原名“全国钙与细胞功能细胞信号转导专题学术会议”自1999年徐州召开第五次会议后因故中断了7年。本次CSCS会议拥有自己独立征文、会议程序论文集。本次CSCS会议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http://www.pku.edu.cn)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承办。周专(北京大学)任本次CSCS会议主任,崔宗杰(北京师范大学)任副主任。

  • 标签: 细胞功能 钙信号 第六届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青岛 第五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