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米射电望远镜对一批强IRAS远红外(流量F100μ>500Jy)进行了H2O脉泽谱线的搜寻,了10个新的H2O脉泽。其中9个均与恒星形成区成协,它们是正在形成中的大质量星的标志,另一个则是著名的富碳星IRC10216,在富碳星包层中H2O脉泽活动的出现是罕见的。文章还讨论了这些新发现的演化特性和时变特性。

  • 标签: 射电源 VLBI观测 分子谱线 射电望远镜 水脉泽源 富碳星
  • 简介:本文叙述了用内部路反馈对激光测距系统的系统延迟进行测量的方法,实测结果表明,上海天文台的人卫激光测距系统在不同方位或高度的状态下,系统延迟值的变化约为3mm。同时,进行了内路校准与地面靶校准的比对,两种方法测得的系统延迟值之差为12.6mm。

  • 标签: 人卫激光测距系统 内光路校准 地面靶校准 系统延迟值
  • 简介:介绍了测地空间VLBI论证实验(GEDEX)的观测方案、预期目标和已获得的实测资料概况,并对测地空间VLBI单观测导致的奇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检验。对空间VLBI地—空基线时延的解析表达式分析表明,空间VLBI天文测地参数的联合平差要求每次实验至少观测3颗射电源。基于对法矩阵的数值检验,GEDEX实验的单观测资料可用于定轨和解算地球定向参数(EOP),但用于地面VLBI站坐标测定时,地面站坐标与钟参数强相关。为了克服单观测导致的奇异性,我们提出在VSOP卫星的观测过程中,增加地面站对其它射电源的观测;或者在资料处理中,延长观测资料的时间跨度,以包括多颗射电源的观测资料

  • 标签: 空间VLBI VSOP卫星 空间测地 论证实验 奇异性
  • 简介:研究了至今为止已发现的20个河外H2O超脉泽的观测参数。多数河外H2O超脉泽的光度在几十至几百个L⊙之内,但TXFS2226-184的河外H2O超脉泽光度达6100L⊙它属于射电星系类型,主要是由于其谱线轮廓较宽所造成的一种例外情况。所有20个河外H2O超脉泽的系统速度约为几百到几千km·s^-1,16个河外H2O超脉泽的峰值流量密度小于1Jy,但有4个河外H2O超脉泽的峰值流量密度大于6Jy(6.2~16Jy)。通过对这些河外H2O超脉泽的观测参数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得到这些观测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河外H2O超脉泽的峰值流量密度的对数分别与系统速度的对数和距离的对数之间存在着反相关关系。而河外H2O超脉泽的光度的对数与距离平方和峰值流量密度乘积的对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 标签: 河外H2O超脉泽源 观测特性 参数 光度 系统速度
  • 简介:本文利用理论上失利的哈雷彗星OH脉泽谱线的平均流量密度公式,计算了一组结果与观测值进行比较,彼此互相符合较好,表明OH脉泽谱线理论模型是比较好的。并且根据哈雷存在星在OH脉泽谱线形态的初步分析,表明它在形态上与晚型星系统内OH的非标准双峰脉泽谱线存在着某些定性的相似性。

  • 标签: 哈雷彗星 晚型星 星周包层 热斑 羟基源 OH脉泽谱线
  • 简介:使用上海天文台1.56m望远镜,对窄线赛弗特1星系Ark564进行了时间跨度为3星期的观测。给出了VRI波段的光学观测结果。使用交叉相关方法研究了三个波段之间的时间延迟,但是未发现有时间延迟。

  • 标签: 赛弗特星系 活动星系核 光学光测 时间延迟
  • 简介:本文给出1988年8月16日中日合作发放的10厘米球载红外望远镜对亮晚型巨星、木星、火星和土星的观测结果。探讨系统由硅光电二极管及HD820滤光片组成,有效峰值波长0.96微米,带宽0.23微米。文章介绍了扫描观测的处理方法和流量定标方法,给出所观测的恒星及行星在0.96微米上的视星等。

  • 标签: 球载观测 近红外测光 晚型星 红外望远镜 大行星 恒星
  • 简介:本文基于可靠分光质比q=0.2824的条件下,用Wilson-Devinney方法重新求解RTPer统一的变和视向工线的Roche模型解,以及它统一的几何尺度和物理参量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进一步确认它是半相接食双星,伴子星是一颗K4V主序星而不是早先确定的G5V星,距离估算为140pc,主、伴子星均有主序演化效应。

  • 标签: 恒星 食双星 视向速度 光变 Roche模型 伴子量
  • 简介:以上海天文台佘山40cm折射望远镜于1958年拍摄的3张照相底片为第一期资料,印度Kavalur的2.34mVainuBappu望远镜于1996年用CCD拍摄的4幅图象为第二期资料,使用Brosche等人1985年发表的球状星团NGC4147天区42颗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作为参考架,用中心重叠法进行天体测量归算,得到了这个星团中心附近11'×11'天区内到B=17.6mag为止115颗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并利用这些自行对成员概率作了估计,同时,还用VainuBappu望远镜的CCD进行了BVRI四色测。本文给出了这115颗恒星的位置、绝对自行和成员概率数据,同时,还给出了用VainuBappu望远镜的CCD获得的这些恒星的BVRI测光数据。

  • 标签: 球状星团 恒星 绝对自行 照相天体测量 BVRI测光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天文台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文组用φ6米射电望远镜在6厘米波段观测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所取得的资料处理过程,郑重于局部的证认。

  • 标签: 日环食 射电望远镜 射电观测 观测资料处理
  • 简介:上海天文台1.56米望远镜的#1CCD照相机,在2002年安装时一切正常。之后的十多年间,CCD芯片没变,但控制系统几经维修,其测性能也几度变化。2004年开始,I波段测性能发生奇怪退变,CCD上若干小区域的灵敏度下降约3%,并且呈现小的非线性(平场改正无效)。但此现象仅限于I波段,亦即仅涉及近红外,B,V,R波段均未发现异常。大约在2009-2011年所拍摄的CCD资料,其测结果呈现严重非线性。何时发生此类严重非线性现象,需要对拍摄的所有CCD资料检测才能确定。2013年对控制系统进行维修后,测性能基本恢复正常。1.56米望远镜曾经是中国国家天文光学开放实验室的一部分。现在该望远镜的所有观测数据已进入中国虚拟天文台,按有关规定,其所有的CCD天文观测资料对整个天文界开放使用。未来潜在用户需要注意其性能变化,以免被误导。

  • 标签: CCD 测光 非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