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给出了上海、Kashima和Tidbinbilla三个台站组成的VLBI同多进行天体测量观测的南天射电工作表,共有167颗,赤纬范围为0°>δ>-42°17′,相关流量密度大于0.25Jy,观测高度大于10°。还计算了三条基线或三个台站同时观测每颗射电的时间图,利用它们可以编制观测纲要。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VLBI天体测量 射电类星体 射电源 平谱
  • 简介:VLBI技术及USB技术成功应用于中国的探月工程,极大地提高了月球探测器的定轨精度。随着中国深空探测向更远目标的推进,对VLBI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取合适的射电可以有效地提高探测器的定轨精度。本文综合考虑射电的流量、信噪比、与探测器的角距等信息,探讨了从最新国际天球参考架中选取校准射电的方法。本文以月球探测卫星的差分VLBI观测为例,结合中国VLBI网的现状,筛选出了可用的候选校准源表。

  • 标签: 差分VLBI 校准射电源 系统等效流量密度 基线信噪比
  • 简介:对于天体测量与大地测量VLBI观测,所选取射电的强弱以及参加观测的台站系统的性能表现对其观测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基线信噪比为观测量建立观测方程,采用带约束条件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统一估算射电的流量密度和台站的系统等效流量密度,从而对所选取射电以及台站在VLBI观测中的性能表现进行评估。使用国际VLBI网观测数据验证了射电流量密度及台站性能参数估计方法的正确性,并利用中国VLBI网实测数据评估了国内VLBI台站的性能表现。

  • 标签: VLBI 基线信噪比 系统等效流量密度 射电源流量密度 最小二乘估计
  • 简介:由佘山40厘米天体照相仪的观测,求得射电星(UVPSC,RUCNC,ADLEO,CYGx-1,RTLAC和DM+542486)在AGK3系统中的自行。并和其他观测结果作了比较。

  • 标签: 射电星 自行 星等差 天体照相仪 底片
  • 简介:由上海天文台的射电星观测,以及其他仪器的射电星观测结果,求得16颗射电星在FK5系统中的自行,同时将以前发现过的部分射电星的自行,利用相应的昨系统差,亦统一化算到FK5系统,得到了27颗射电星的自行结果。

  • 标签: 星表系统差 射电星 自行 FK5系统
  • 简介:为满足利用上海天马望远镜开展脉冲爆发类天体研究的需要,开发了检测射电脉冲爆发的数据处理软件。该软件主要包括零色散滤波、色散量搜寻、阈值设定及匹配滤波、效果图检验等功能模块。利用该软件处理上海天马望远镜对Crab脉冲星的试观测数据,成功地探测到其巨脉冲辐射。实验表明,该软件功能模块运行正常。后续将在噪声去除以及匹配滤波方面做进一步改进,使其能够被用来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 标签: 单脉冲观测技术 数据处理软件 上海天马望远镜
  • 简介:本文利用较长时间段的两期照相观测资料,对60颗射电星进行坐标系统和参考星表的系统统一后,求得它们在FK5系统部自行,这些射电星的平均自行精度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分别为±0″.0043/yr和±0″.0042/yr,比原来SAO星表的自行精度±0″.0119/yr和±0″.0113yr高2.7倍左右。

  • 标签: 照相天体测量 射电星 自行 FK5系统 参考星表
  • 简介:本文叙述在B6935计算机的TEXT-TRIEVE软件包支持下建立“射电天文文献数据库”的过程。通过对数据库查询的几个例子,说明其合作效果。经过实践提出了TEXT-TRIEVE软件对文献检索的不足之处。

  • 标签: 射电天文文献 数据库 查询 文献检索
  • 简介:馈源的主要作用是将射电望远镜焦点处的电磁波转换为电信号,它是射电望远镜接收系统的关键部件。作为焦平面阵列的一种,相控阵列馈源能实现多个波束的无缝连接,解决了以往为分立阵列馈源需多次扫描的难题。对国外相控阵列馈源研究状况进行了调研,明确了相控阵列馈源的设计思路,对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焦平面场分布做了分析与仿真,最后设计并加工了相控阵列馈源前端Vivaldi天线阵列原理样机。

  • 标签: 射电天文 馈源 焦平面阵列 相控阵列馈源 VIVALDI天线
  • 简介:介绍了用于上海天文台佘山25m射电望远镜VLBI观测站S2-PT终端的S2FS(S2FieldSystem)控制软件。该软件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实验中,能实现S2终端系统记录观测数据自动化。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终端系统 控制软件
  • 简介:处理了2008年8月佘山25m射电天线归心测量中的GPS观测资料。针对每期测量时段仅6h,不足以平滑测站坐标在天以内的高频变化,以及测量数据存在的严重周跳问题,特别调整了GAMIT软件解算模式的设置,即将参考站和待测站的坐标采用值做松弛约束(10m)、参数解算模式选择快速迭代,以避免周跳较大的观测数据被删除,并且采取了手动和软件自动相结合修复周跳的方式,得到了形式误差小于4mm的基线向量解,且测控点在ITRF2005系统下的坐标精度均好于2mm。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测控网的GPS测量结果与光学测量结果之间的坐标转换参数求解问题。具体计算表明,由于存在大的旋转和平移,参数解难以收敛,为此采用了大参数部分预先扣除的方式。经6种解算模式的比较,最终获得了较高精度的转换参数,拟合残差均小于5mm。以上工作为佘山站后续VLBI、SLR归心测量及本地连接测量做了必要的铺垫。

  • 标签: GPS VLBI 归心测量 ITRF
  • 简介:本文讨论了中央开孔的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的最佳吻合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上海天文台25米射电望远镜天线,在三种俯仰角状态下进行了主面偏差实测及最佳吻合,给出偏差值及等值线图。

  • 标签: 射电望远镜 卡塞格伦天线 设计 最佳吻合 俯仰角
  • 简介:使用上海天文台的25米天线和12.2GHz的接收系统,对银道面附近的一个HⅡ区复合体G18.2-0.3进行了射电连续谱观测。采用沿源运动轨迹,对观测曲线进行多子源模型拟合的方法将该复合体中的6个子源从延展的HⅡ区辐射中离了出来,并导出了每个子源在122GHz频率上的流量和角大小。结合国外台站的2695MHz、4750MHz和10.55GHz上的流量还得到了这些子源的辐射频谱。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热辐射性质,对具有射电复合线(H76a)资料和角尺度的4个子源导出了它们的电子密度在(1-3)×10^2cm^-3间,此外通过对G18.2-0.3复合子源IRAS资料的分析和模型拟合还得到了每个子源周围冷尘埃的等效黑体温度。其中4个子源并具有IRAS-LRS资料,分析它们得到了该HⅡ区成协尘埃的性质。根据5个子源的IRAS流理、频带以及色改正因子又求出了这些子源在1-500μm间的总红外光度在2×10^4-10^5L⊙间。它表明与G18.2-0.3中各子源成协的新形成星是一些大质量的OB型星,它们在同一个延展HⅡ区中如此密集证明了大质量星“致密一堆积”形成模式的合理性。

  • 标签: 银道面 VLBI观测 红外辐射 射电连续谱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HⅡ区复合体
  • 简介: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是亚洲最大、全方位可转动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在国内首次配备主动面系统。对主动面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偏焦全息测量技术在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中的初步应用情况进行介绍。首先,介绍常用的天线主反射面面型测量方法。接着,介绍偏焦全息测量技术的应用方法。采用飞行扫描,利用X波段致冷接收机和连续谱终端,将射电3C84作为信号源,通过移动副反射面测量得到一幅聚焦天线方向图和两幅偏焦天线方向图。将三幅天线方向图作为偏焦全息测量算法的输入,获得天线口径面相位分布的Zernike系数。依据Zernike系数计算得到天线主反射面型面误差的均方根值(rootmeansquare,RMS),该均方根值与前期照相测量的结果基本相符。最后,对今后的改进工作进行展望。

  • 标签: 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 主动面系统 偏焦全息测量技术 飞行扫描
  • 简介:介绍上海天文台25m射电望远镜首次单天线脉冲星观测。2010年4月23日,使用上海天文台位于佘山观测基地的25m射电望远镜对脉冲星J0332+5434在L波段进行了观测,此次观测使用VLBI终端进行数据采集记录,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非相干消色散和周期折叠,成功获得目标源的平均轮廓。此次观测的成功,表明该天线具备开展单天线脉冲星观测的条件,并为上海天文台建设中的65m天线的天文观测提供了参考,为将来自主研发脉冲星终端进行了技术储备。

  • 标签: 脉冲星 观测 非相干消色散 射电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