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储层物性参数的改变伴随着弹性参数某种程度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加上观测信息的缺失、重叠、噪声破坏及模型理想化等原因,致使这种改变关系的获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针对传统统计岩石物理物性参数反演方法的不足,以利用弹性参数反演储层物性参数为目的,依据贝叶斯反演框架,我们建立了新的储层物性参数目标反演函数。首先,采用兼具确定性与随机性特点的统计岩石物理模型,考虑到不同弹性参数间的精度存在差异,引入权重系数,建立起储层物性参数与弹性参数间的加权统计关系。其次,基于这种加权统计关系,结合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技术产生储层物性参数、弹性参数随机联合样本空间作为目标函数求解样本空间。最后,建立解的快速求解准则,求取最大后验概率密度对应的储层物性参数取值作为最终解。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反演效率,应用前景较好。

  • 标签: 储层物性参数 反演 加权统计 贝叶斯 随机模拟
  • 简介:本文提出的储层物性参数同步反演是一种高分辨率的非线性反演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岩石物理和地质统计先验信息,在贝叶斯理论框架下,首先通过变差结构分析得到合理的变差函数,进而利用快速傅里叶滑动平均模拟算法(FastFourierTransformMovingAverage,FFT-MA)和逐渐变形算法(GradualDeformationMethod,GDM)得到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储层物性参数先验信息,然后根据统计岩石物理模型建立弹性参数与储层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似然函数,最终利用Metropolis算法实现后验概率密度的抽样,得到物性参数反演结果。并将此方法处理了中国陆上探区的一块实际资料,本方法的反演结果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与测井数据吻合度较高;由于可以直接反演储层物性参数,避免了误差的累积,大大减少了不确定性的传递,且计算效率较高。

  • 标签: 地质统计先验信息 统计岩石物理 贝叶斯理论 物性参数同步反演
  • 简介:井地电位成像是通过套管向井中供电或将电源放在井中,在地表观测电位异常的一项技术,其供电源有线源和点两种类型。为了研究这两种电源对地下异常体产生的电位异常特征,本文针对不同激励,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线性方程组求解电位时引入不完全Cholesky共轭梯度(ICCG)迭代方法,分别实现了点和线源井地电位成像技术的三维正演。最后,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实现了井地电位成像技术的电阻率三维反演。设计不同地电模型分别进行正演和反演试算,正演结果表明,供电电源的类型不同,异常体在地表的电位异常特征也不同;反演结果表明,低阻体的反演结果要好于高阻体,点置于异常体下方时反演的电阻率对异常体边界的识别比线源更加准确。

  • 标签: 井地电位成像技术 不同激励源 电位特征 正演 电阻率反演
  • 简介:被动源地震数据包含丰富的低频信息,本文有效地提取并利用这些信息对缺失低频的主动源地震数据进行低频重构,提出了基于多正弦窗的被动多窗谱重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多震源多道重构公式。与常规互相关法和常规反褶积法重构的被动记录相比,该方法能重构出更为准确的相对振幅信息。通过分析被动数据重构前后的频谱特性,发现被动的低频特性在重构和去噪处理后能更明显的体现出来。并提出了一种用被动数据重构主动低频信息的方法,即在功率谱上进行匹配,并在频域进行补偿和平滑。最后进行了数值算例的验证,对低频重构后的数据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能量匹配方法能够用被动的低频信息有效地重构主动缺失的低频信息,低频重构后的记录在偏移成像中能体现更多的细节信息和深部构造。

  • 标签: 被动源 多窗谱方法 低频重构 能量匹配
  • 简介:Tilt—depth法可以用于快速反演磁的上顶埋深,但其无法反演磁底部深度,同时该方法的反演解过于单一。针对于此,本文在有限厚度台阶磁异常导数公式基础上,推导出了可以同时反演地质体上、下界面埋深的改进型Tilt—depth法计算公式,并采用在Tilt梯度图上选取多特征点进行联合反演的计算模式来提高反演解的可靠性。二维及三维组合模型试验均证实了改进型Tilt—depth法可以有效地反演出磁性体的上顶与下底深度,且上顶埋深的反演精度明显高于常规方法的。最后将改进型Tilt—depth法用于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航磁数据反演,其上顶埋深的反演结果与钻孔钻遇火山岩的深度基本一致,证实改进型Tilt—depth法相对于常规方法的反演结果更加准确。

  • 标签: Tilt-depth法 下底深度 长岭断陷 火山岩
  • 简介:在CSEM野外工作中,通常把接收机置于离3~5倍趋肤深度以外的远区。本文从正演和反演两个角度研究了当和接收机之间存在导电体时,该导电体对远区中目标体响应的影响。2D有限元正演结果表明导电体主要影响中低频的观测结果,导电体的电导率越低,尺寸越大,影响也越大,并且影响程度随着观测频率的降低而逐渐加大。反演结果表明若不考虑和勘探区间导电体的存在,反演得到的目标体横向位置会向的方向移动,带来解释上的误差。在CSEM实际工作中,应该是采用多方位的场源作三维采集和三维反演,以减少和勘探区间低阻体的影响。更多还原

  • 标签: 电磁勘探 二维线源 低阻构造 正演 反演
  • 简介: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巨大能源,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是勘探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可控电磁法探测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行性,在参考了大洋钻探计划(ODP)164航次对天然气水合物的采样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几种不同水合物含量的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一维地电模型,并且利用建立的模型讨论了天然气水合物的频率域电磁响应。文章就天然气水合物的电场振幅值和相位随着收发距和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关系等做了相应研究,同时就水合物厚度不同时其相应的电磁响应特征做了初步探讨,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资源评价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天然气水合物 可控源电磁法 正演模拟 资源评价
  • 简介:本文是中国陆域航磁地质构造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性文章,对基于航磁数据的中国陆域地质构造编图最新成果和取得的新认识进行了论述。该项研究利用我国50多年的海量实测航空磁测数据,采用最新的数字化编图技术及先进实用的位场数据处理方法编制了1:5000000万和1:1000000万中国陆域航磁系列图件,以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以岩石物性研究与航磁异常特征分析为基础,定性、定量与综合解释相结合,编制了中国陆域磁性基底深度图及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图件,并依据航磁数据对新划分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论述。

  • 标签: 区域航磁异常 磁性基底 断裂 岩浆岩 构造单元
  • 简介:许多地震属性,比如地震的纵横波速度,泊松比,声波阻抗,都能用来区分不同的岩石类型,利用拉梅阻抗作为进一步的约束来代替声波阻抗能更好的降低结果的非唯一性。我们用这种方法构建了渤海湾地区一条剖面的岩石成分模型。我们简要介绍了区分岩石类型的地震参数,重点在于不同的参数组合对于分辨岩石类型的敏感性。为了与室温常压条件下测得的有代表性的岩石的地震波速度和密度进行对比,我们首先需要做温度和压力的校正。接着,我们需要用已知资料和实验测得的各种岩石样品做对比,来确定研究区的岩石类型。我们收集了渤中凹陷一条剖面的纵波速度资料。该剖面10km深范围内的属于同种岩石类型的不同岩石最终通过地震波速度、泊松比、密度、声波阻抗、以及拉梅阻抗综合约束。更多还原

  • 标签: 地震波速度 声波阻抗 拉梅阻抗 渤海湾
  • 简介:中国多年来在岩石圈物理学研究中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并促进了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然而在这21世纪之际,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的方针对岩石圈物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这样的思维前提下对岩石圈物理学的科学内涵和发展导向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和思考,并明确指出当今在这一学科领域应该做些什么,核心问题是什么,又存在哪些关键性的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提出,高精度的地球物理场观测与岩石圈内壳、幔精细结构(2维和3维)的刻划;在地球内部力系作用下,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深部物质运移的物理-力学-化学作用过程及深层动力学响应乃是深化对地球本体的认识和揭示成山、成盆、成岩、成矿和成灾的根本机理所在。为此,在本世纪的上、中叶,在地球科学领域中地球物理学研究必为先导。本文最后对岩石圈物理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标签: 岩石圈物理学 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资源、能源和灾害 先导作用 深层动力过程
  • 简介:通过最新的全球地磁模型——CALS10K.1b,结合CALS3K.4与IGRF11模型,计算并分析了10000BC~1990AD期间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非偶极子(ND)磁场Z分量的时空变化。为了深入了解ND场的变化,从场源的角度,对2n(n=2-10)极子ND场及其对应的能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ND场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在10000BC-2500BC期间,ND场以正值为主并持续了近7500a,在2500BC-1500AD期间强度转弱为以负值为主并持续至1500AD,自此快速增强为以正值为主。东亚地区ND场异常基本在截断阶数(n)为3时即形成,且该异常区已在大陆地区内形成了封闭的圆形区域,这意味着前3阶的ND场占据了总ND场强度的大部分。ND场在核幔边界(CMB)处衰减较快,在地表处则趋于稳定。

  • 标签: 地磁场 非偶极子 CALS10K.1b IGRF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