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自动能见度数据依据其不同的算法分为三类:1min平均能见度、10min平均能见度值、10min滑动能见度值。同类算法的自动能见度值不能出现矛盾记录,不同算法的能见度值可以有差异。用自动能见度值计算出的"人工能见度"不能直接服务客户。

  • 标签: 自动能见度 数据类型 质量控制
  • 简介:2017年9月18日,《自然-地球科学》期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尽管实现《巴黎协定》所定的将升温控制在1.5℃的目标并非不可能,但人们要下更大的减排决心。论文指出,根据此目标设定的碳预算,可用的碳排放剩余限额比此前预计的更多。

  • 标签: 升温控制 地球科学 目标设定 碳排放 论文
  • 简介: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简要介绍了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一般要经历质量体系的前期准备、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试运行、质量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四个阶段,并梳理了每个阶段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详细阐述了防雷检验检测机构质量体系文件的层次架构,分析了各层文件建立的方法和要求,并给出了部分示例。对推动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防雷检测机构 资质认定 质量体系文件
  • 简介:利用2014年9月—2015年8月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的兰州市6种污染物实况监测数据,对同时期CUACE模式的24h预报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通过误差滚动线性回归订正方法进行检验订正。结果表明:(1)兰州市的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其次是PM_(2.5);(2)CUACE模式对SO2的预报及对O_3、NO_2、PM_(2.5)和PM_(10)预报为2级时,等级预报准确率较高,预报结果可直接使用;(3)模式对O_3和CO预报1级时,采用10d误差滚动订正后等级预报准确率可提高1.1%~5.5%;(4)模式预报其它要素的其它级别时采用5d或10d误差滚动订正后再加上或减去一定值后,等级预报准确率可提高8.7%~75%。

  • 标签: CUACE模式 误差分析 检验订正 兰州市
  • 简介:2017年3月1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强风暴实验室(NSSL)戚友存博士访问气科院,并做了题为“多雷达多传感器系统(MRMS)的定量降水估测性能”的报告.戚博士介绍了美国多雷达多传感器系统(MRMS)在降水估测方面的应用、数据的质量、回波处理、降水区识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报告会由梁旭东研究员主持.

  • 标签: 多传感器系统 交流 合作 降水估测 质量控制 回波处理
  • 简介:2017年1月10-11日,气科院2016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丑纪范院士、丁爱军教授、赵坤教授、王斌研究员和许吟隆研究员做了大会特邀报告.年会设立灾害性天气、生态农业气象、气候气候变化、大气成分和城市气象、人工影响天气5个分会场,共收到100多篇交流论文,200多位专家和业务人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消息 人工影响天气 学术年会 气候变化 灾害性天气 特邀报告
  • 简介:《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新的机遇挑战,也必将对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带来重要影响。本文结合IPCC发布的可持续发展(SSP1)、中度发展(SSP2)、局部或不一致发展(SSP3)、不均衡发展(SSP4)、常规发展(SSP5)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以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综合考虑人口现状和发展政策设定不同发展路径下各省人口模型的相关参数,在全球升温控制在1.5℃和2.0℃时,对比研究中国和各省分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的人口演变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全球升温1.5℃时,SSP1和SSP4路径下总人口较2010年增加0.44亿人;升温2.0℃时,SSP2和SSP3路径下较2010年分别增加0.23亿和0.67亿人,SSP5路径下减少约0.12亿人。5种路径下中国人口将在2025—2035年达到峰值,人口峰值正处于全球升温1.5℃期间。(2)全球升温1.5℃时,除了东北地区和四川、安徽省外,多数省(市)人口均较2010年有所增加;升温2.0℃时,西北、西南和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的发达省份保持较高的人口增量,其他地区人口开始呈减少趋势。(3)在全球升温1.5℃和2.0℃期间,大部分省份人口达到峰值,其中SSP3路径下广西人口最多,可达1.13亿,其他路径下广东省人口最多,达1.53亿。(4)未来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全球升温1.5℃相比,升温2.0℃时的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重,东北地区老龄化问题最严重。采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全球升温控制在2.0℃之内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选择。

  • 标签: 全球升温1.5℃和2.0℃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人口预估 分省 中国
  • 简介:当前,世界面临着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恐怖活动蔓延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挑战,对人类生存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严峻课题。在此背景下,融合式研究、融合科学领域研究等新兴的科学研究组织模式逐渐兴起。面对这一新趋势,如何组织和管理融合科学领域的研究活动,是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问题。未来地球计划(FutureEarth,简称FE)倡导的协同设计协同实施(co-design,

  • 标签: 融合式 资源短缺 科技工作者 气候变化 生态破坏 科普工作
  • 简介:1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1.1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CAMM)初始版本的构建从机理过程(作物生长过程、区域特色过程)、构造方法(插拔式建模、数据同化)和应用方式(实时运转、互联网)等方面确定了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模式的基本功能、产品类型和内容.初步完成了模式基础网格、种植区、作物生长、发育、土壤等22种参数或变量初值的区域化.建立了小麦发育初值对温度的非线性响应和品种改良模式、冬小麦株高变化模式.形成了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CAMM)的初始版本.(马玉平)

  • 标签: 农业气象灾害 生态环境 作物生长过程 农业气候资源 非线性响应 冬小麦
  • 简介:1气候预测理论方法1.1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及其形成机制揭示了5月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提出了ENSO的持续性和印度洋的海温作用对上述2种模态的影响和机理.5月南亚高压的形态变异将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各个阶段连接成一个完整接续的动力过程.本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定义了5月南亚高压的强度、东西伸脊点和脊线位置.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南亚高压 位置变化 高压强度 夏季风爆发
  • 简介:大气负离子浓度是环境、气象、林业监测的要素之一。结合大气负离子监测仪的原理和系统组成,对维护维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列举了常见故障及相应的维修方法。

  • 标签: 负离子监测仪 安装 维修
  • 简介:文章通过对探空数据接收机方位显示始终为0°故障原理阐述及对产生故障现象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按照分析步骤进行排查,现场绘制电路板和天线座内元件及连接电缆电路图、准确判断断开的两根芯线接线位置,最终排除故障,从而深刻体会到在维修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还要在实践经验指导下进行维修工作。

  • 标签: 接收机 方位 显示 故障 排除
  • 简介:分析了台风路径最优集合预报方法的几项关键技术,并通过统计展示了其在应用到台风路径预报上的效果差异。之后,通过选定几种效果较好的关键技术,本文发展了适用于浙江省气象业务的台风路径最优集合预报方法,并开发成为业务产品,在浙江的台风路径业务预报中得到应用。

  • 标签: 台风路径 最优集合 业务预报
  • 简介:1概况第2届农业气候变化会议(2^ndAgrieultureandClimateChangeConference)于2017年3月26-28日在西班牙锡切斯(近巴塞罗纳)举行。来自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印度、西班牙、瑞典、尼日利亚、肯尼亚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逾200位农业气候变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就当前气候变化农业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 标签: 气候变化 农业研究 国际组织 会议总结 巴塞罗纳 澳大利亚
  • 简介: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下陕西气象档案数据管理应用工作面临的挑战,从气象档案数据的存储管理、开放共享、平台研发、安全防范系统构建、人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在大数据时代下做好陕西气象档案数据管理应用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大数据 气象档案数据 管理与应用
  • 简介:陕西省气象信息服务系统以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作为数据源,采用B/S模式开发,实现了气象要素检索下载、温度、降水量曲线绘制、气温色斑图显示等功能。应用实践表明,以CIMISS作为数据源,解决了气象信息数据源不统一的问题,且可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基础气象数据服务产品。

  • 标签: CIMISS B/S 陕西 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 简介:印度的能源以及气候政策将对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格局有很大影响,也将对巴黎气候大会后全球气候合作成败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加清楚了解印度能源和气候政策的动态和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印度能源发展现状和能源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其次整理并介绍"新政策情景"下印度未来能源供需情况和能源政策主要内容,最后文章在搜集整理印度国内外学者对气候政策评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巴黎气候大会前后印度气候政策的主要变化。文章在对印度政策以及中印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印度气候政策的未来提出了评论和展望。

  • 标签: 能源政策 气候政策 能源安全 印度
  • 简介:利用1971—2015年云南省124个气象台站雨季开始日期、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PC热带太平洋海温指数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云南雨季开始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前期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云南雨季主要从东、南、西3个方向呈半包围态势向西北腹地推进,具有明显的季风交汇区特征;(2)前期热带太平洋海温对云南雨季开始期的第一空间分布模态(全区一致型)影响显著,即除了雨季开始最早的滇西北、滇西、滇东北和滇东南等少数边缘地区,云南大部分区域的雨季开始期热带太平洋海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前期3—4月Ni1o3.4指数相关性最好;(3)云南雨季开始期对前期3—4月Ni1o3.4指数的响应具有非对称性,对暖事件的响应大于对冷事件的响应;(4)前期热带太平洋海温主要通过影响低纬Walker环流和季风系统进而影响云南雨季的开始。

  • 标签: 季风交汇区 云南雨季开始期 热带太平洋海温
  • 简介:介绍乌兰出现的两次DCS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综合故障的现象和特点,通过对故障原因的查找排除,阐述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的诊断和维修要点,结合日常保障维护的经验方法,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进行故障分析。

  • 标签: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 故障 诊断与排除
  • 简介:为了了解PM_(2.5)的污染地面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对招远市PM_(2.5)的月均浓度降水量、湿度、风速和气压等气象因子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PM_(2.5)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气象因子相关性最好,夏季最差。(2)PM_(2.5)浓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降水有很强的负相关性。(3)PM_(2.5)浓度本站气压呈现正相关性。

  • 标签: 招远 PM2.5 气象因子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