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作为IPCC新一轮气候变化综合评估的组成部分,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进入了正式的精细化阶段,将在2019年形成最终成果,与现有的《IPCC2006指南》合并使用,为"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巴黎协定》的实施奠定基础。精细化工作分为提供新方法、更新已有内容、补充/澄清已有内容等三大类,共有107个"精细化点",涵盖通用方法论、能源活动、工业过程、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等各个领域和部门。中国共有12名专家参与此次工作。建议中国科研工作者尽快以英文著述的形式发表相关成果,提高中国文献的引用率;鉴于中国已具备根据最新指南要求编制清单的能力,建议未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尽可能全面转向《IPCC2006指南》及其增补和精细化内容。

  • 标签: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 指南 精细化
  • 简介:采用卫星监测的火点燃烧排放数据,利用区域化学传输模式WRF-Chem模拟分析了2017年5月华北地区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分布,通过生物质燃烧排放源(华北区域以秸秆燃烧为主)开关的敏感性试验定量计算了燃烧排放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卫星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5月华北地区有大量的秸秆焚烧现象,对该地区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的燃烧天数为20d,占全月总日数的65%左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秸秆燃烧排放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区域集中在华北平原农作物产区,其分布位置与卫星监测的火点分布吻合。秸秆燃烧导致这些地区PM2.5浓度月平均值上升幅度普遍超过3μg/m3,高值区超过了11μg/m3,上升比例可达10%以上;此外,来自华北平原及长三角地区的燃烧排放对北京(特别是东南部地区)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中河南、山东、天津等地的秸秆燃烧在合适风场的作用下会严重影响北京,可导致丰台及通州等地PM2.5小时浓度上升超过17μg/m3,上升幅度超过40%。

  • 标签: 秸秆燃烧 北京 细颗粒物(PM2.5)数值模拟
  • 简介:应美国普渡大学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学院(以下简称“行星科学学院”)WenwenTung教授邀请,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王强和杨辰于2017年9月16-21日访问美国普渡大学,就气象大数据分析研究、气象灾害风险大数据分析理论及技术应用方法等进行了交流,并讨论了合作研究方向及具体分工。

  • 标签: 技术交流 大学 美国 行星科学 技术中心 灾害防御
  • 简介:1概况2018年3月262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技术大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4个国际组织及部分私营气象服务机构的代表参加会议。

  • 标签: 委员会 技术 系统 WMO 世界气象组织 服务机构
  • 简介:应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ES—RL)全球温室气体参比网络(GlobalGreenhouseGasRefereneeNetwork)首席科学家PieterTans教授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凌唏研究员于2018年5月13日至6月2日赴美国NOAA的ESRL实验室和科罗拉多州及加利福尼亚州野外科学试验场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科罗拉多大学之极地与高山研究所稳定同位素实验室、高精度设备(HPD)研发加工厂进行了技术访问.

  • 标签: 技术访问 管理局 美国 大气 海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