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从地球重力场测量要素出发,按照局部重力场模型、区域重力场模型、全球重力场模型求解发展思路,分析了对地球重力场测量技术手段要求。根据高-低卫星跟踪卫星距离和距离变率开展定轨研究概念,梳理了卫星跟踪卫星重力测量系统发展。针对卫星跟踪卫星重力测量技术内涵,分析了高-低卫星跟踪卫星测量模式(SST-hl)和高-低低卫星跟踪卫星测量模式(SST—hll)地球重力场测量本质。

  • 标签: 重力场 重力场模型 高-低卫星跟踪卫星 高-低低卫星跟踪卫星 卫星重力梯度
  • 简介:分析了海洋测绘教育培训国际化和标准化原因及进程,论述了海洋测绘国际化教育培训指导性文件及内容,针对国际化海洋测绘教育培训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海洋测绘教育培训对策与建议。

  • 标签: 海洋测绘教育 国际海道测量师 国际海图制图师 培训
  • 简介:论述了满足地图可视化基本条件和载负量限制;论述了地图比例尺、地图概括及其相关概念派生逻辑。阐释了由相似比较派生地图学概念和地图学概念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不断增加和丰富必然逻辑。

  • 标签: 地图学 可视化 逻辑 地图比例尺 地图概括 数字地图制图
  • 简介:利用Matlab二次开发编制teqcplot程序模块,实现质量检查结果图形显示和可视化查询,将GPS观测数据中存在电离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影响定量地表示出来,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效率。并用实测数据进行验算,根据检查结果对GPS观测数据进行相应处理,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TEQC预处理后观测数据,有效地提高了GPS基线解算质量。

  • 标签: GPS数据预处理 TEQC软件 matlab二次开发 质量检查 可视化
  • 简介:海浪通常以风浪和涌浪混合形式存在,如何进行分离风浪和涌浪一直是海浪理论研究和海洋工程应用中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模型试验和实测资料,对目前提出一种二维谱风涌浪分离方法(2D法)和三种一维谱风涌浪分离方法(PM法、WH法、JP法)进行了检验,分析发现:2D法给出结果整体而言最为可靠,与2D法相比,PM法明显高估了风浪成分,WH法低风速时高估了风浪,高风速时跟2D法比较接近,而JP法在整体上高估了风浪成分。通过调整分割频率比例系数,改进了PM法,改进后PM法给出分离结果与2D法最为一致。

  • 标签: 风浪 涌浪 分离 海浪频谱
  • 简介:在搜集整理Voronoi相关文献与资料基础上,首先简要介绍了Voronoi图及其应用领域,然后着重从地图信息识别与提取、地图综合和自动注记等方面总结了它在地图制图学中应用情况,最后分析并探讨了应用中遇到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指出Voronoi图在地图制图中应用是由其特殊几何与拓扑性质决定,加权Voronoi图、广义Voronoi图及3DVoronoi图引入使得其应用有着更远大前景。

  • 标签: VORONOI 地图制图 制图综合 自动注记 地图分析
  • 简介:基于GAM模型对2006~2011年辽河公园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对大辽河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每年pH值趋于一致;2011年溶解氧明显高于其它年份,且2006年溶解氧达到最低值。就6年监测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发现,2007年COD浓度较高且高于平均值;然而,溶解氧和COD与氨态氮变化只有40%相关。

  • 标签: 辽河公园 水质监测 评价
  • 简介:剖析了TGR-2050自动验潮仪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各种误差因素,指出该仪器设计上缺陷,并给出实例,介绍了进行大气压改正方法,得出了有益结论。

  • 标签: 自动验潮仪 海水密度 大气压 误差
  • 简介:从航路二叉树构建、可操作性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以及最短距离航线算法与最短时间航线算法相结合三方面,初步探讨了航线自动生成改进算法,以得到更合理和实用航线。

  • 标签: 电子海图 最优航线 航路二叉树 可操作性 自动生成
  • 简介:建立在数理逻辑基础上地图投影,具有科学美的和谐、简单、对称、统一和奇异等基本形态,它展示了地图投影理性美。地图投影网络必须在可视化环境中使用特点,使其又具有以形象展示艺术美的特性。地图投影艺术美,同样具有和谐、简单、对称、统一和奇异等基本形态。探讨地图投影科学美和艺术美,有助于深化对地图投影理解和认识。

  • 标签: 地图投影 科学美 艺术美 和谐 简单 对称
  • 简介:通过对来自珠江口万顷沙W2孔沉积物进行AMS14C测年,结合古地磁测试以及孢粉分析结果,并与其他相关记录综合对比,建立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年代框架。使用粒度组合特征以及磁化率为环境代用指标,获取了该地区约6000calyrBP以来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经过分析与对比,认为该区自中全新世以来,经历了暖干-凉湿-温湿三个气候环境变化阶段。在晚全新世中国南方地区气候(尤其是降雨量)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与北半球太阳辐射减弱,气温降低,亚洲季风减弱,降雨带南移有着一致对应关系,同时还很可能与这一时期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活动加强有着紧密联系。

  • 标签: 粒度 磁化率 全新世 古气候 珠江三角洲
  • 简介:以Shape格式矢量数据结构特点、存储方式为基础,采用ADO.NET技术,实现了Shape格式地图矢量数据数据集转换和存储。为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管理Shape格式数据以及建立Shape数据空间拓扑关系提供了一种方法。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ADO.NET SHAPE 矢量数据 数据库
  • 简介:浅地层剖面测量是海洋工程勘察、灾害地质调查和大陆架海洋地质科学研究重要手段,资料解译准确程度将对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可靠性造成直接影响。由于发收分置型浅地层剖面仪激发装置与接收装置是分开,当调查区域水深过浅时,将其近似为自激自收单道地震系统会导致地层畸变,水深越浅地层畸变率越大。根据浅地层剖面仪基本原理,推导出了浅部地层厚度畸变校正公式,为用C-View软件更准确地解译此类浅地层剖面资料提供了参考。海底沉积物声速直接影响浅地层剖面地层厚度解译准确性,利用卢博等建立适用于中国东南近海声速经验公式,在某人工岛构造调查中,根据地质钻孔获取孔隙度参数计算各沉积层平均声速,建立相应声速结构剖面,对地层厚度进行校正,取得较好效果,用孔隙度预测声速方法参数容易获取,能够提高浅地层剖面资料解译精度,使地层厚度更接近于实际,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 标签: 浅地层剖面 地层厚度校正 畸变率 声速预测方程 孔隙度
  • 简介:介绍了GDAL和NetCDF在图像数据处理和栅格数据调度上帮助和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影像金字塔模型构建方法,从底层开发关键技术上做了改进优化,提高了影像重采样方法运行效率,在此研究领域上提供了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 标签: GDAL NETCDF 影像金字塔 跨距读取
  • 简介:提出了采用高斯距离函数加权平均算法,对离散多波束数据进行网格化,该算法优点是权函数收敛较快,能较好地保留细小地形特征,而且运算速度较快。对于图形制作方面,提出了2D等深线图叠加3D阴影图模式海底地形图绘制思路及实现方法,最终成果图立体感强,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地形细节。最后就如何改进海底地形图配色方案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多波束测深 数据网格化 海底地形图 3D阴影图 2D等值线图 MapGIS
  • 简介:使用嵊泗站所布设地波雷达观测获取径向流数据,以及嵊泗、芦潮港、岱山3个潮汐观测站水位资料,采用两点近似投影方法反演流场全矢量流速,并用T_tide程序计算调和常数,分别计算O1、K1、M2、S2各分潮流速场及迟角场,并计算各点上潮能通量及潮能耗散,得到嵊泗岛以西杭州湾口区域潮能耗散同地形存在良好对应关系,充分证明了采用地波雷达观测数据进行潮能耗散计算这一方法可行性,供相关工作者作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 标签: 地波雷达 特征值 潮汐类型 潮能通量 潮能耗散
  • 简介:为压缩海量水深数据,实现在高分辨率下快速、完整和准确地表示海底地形,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拓扑结构数据抽稀方法。该方法利用Delaunay三角网模型优势,快速寻找与水深点相关区域。根据水深点对区域贡献度大小决定取舍。实验表明,该方法充分顾及海底地形变化趋势,能有效识别海底地形特征点,并且抽稀速度快、失真小、精度高。

  • 标签: 数字高程模型 三角网 拓扑 数据抽稀
  • 简介:海洋渔业预报使用遥感数据一般只能获得海洋表面的环境信息,而Argo数据可以为渔业预报提供较深处温盐数据,为了在渔业预报中按其时间周期进行使用,需要计算它周期以提高预报质量。通过功率谱估计计算出2001-2008年数据存在较长周期为62.7天和117.5天,较短周期为4.9天和9.8天,同时还有一个约为7天不明显周期,观测剖面数据总量在年际与年内都存在较大变化。

  • 标签: ARGO 周期 功率谱估计 傅里叶变换
  • 简介:根据2006-2007年“国家908”专项台湾海峡4个航次调查,分析该海域浮游甲藻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特征。共鉴定甲藻18属131种,其中高温高盐种为主体,占总种数72.52%,其次为广温广盐种,占总种数25.19%,近岸种仪占2.29%。夏季甲藻种类最丰富,而春季甲藻丰度最高。平均丰度为404.96×10^2cells/m3,其平面分布呈现从近岸向外海、从北向南递增趋势。与1984-1985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甲藻丰度平面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趋势没有明显变化,但丰度增加3.01倍。从季节变化看,冷季甲藻丰度增加较为显著;从平面分布看,台湾海峡北部增加较多。此外,该海域甲藻群落结构也发生变化,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上升,其丰度占浮游植物总丰度比例由0.55%上升到1.02%。

  • 标签: 浮游甲藻:分布特征 变化趋势 台湾海峡
  • 简介:台湾岛地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交界处,台风、东北季风等所引起海洋灾害频繁,所以建立完备海洋水文观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台湾自主建置完成近海水文观测体系由资料浮标站、观测桩、潮位站、岸边气象站、雷达测波站等多种近海水文观测系统构建组成;同时,为确保观测体系准确性和规范性,还建立了数据品质管理系统和标准化作业模式。在近海水文观测数据分析方面,尝试应用新数学分析方法,如通过EMD(empiricalmodedecomposition)方法探讨风暴潮水位变化,利用小波转换从雷达观测影像中分析近岸波浪信息,以及发展数据同化技术将观测数据应用于作业化波浪现报、预报模式。此外,近海水文观测体系在社会应用方面有着很大发展潜质。

  • 标签: 近海水文观测 资料浮标 雷达测波 EMD 小波分析 数据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