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选择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小叶章(Calamogrostisangustifolia)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试验控制水位条件,以对植被的非破坏性为原则,应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该群落的优势种小叶章在5种不同的水位条件下的顶端第3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定量地揭示了小叶章群落的优势种小叶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水位梯度之间的关系.6月中旬至8月中旬2个月时间的人工试验结果显示:①在设定的5种水位条件下,小叶章植株叶绿素含量随水位的升高,先下降而后上升,表明生境的水位条件明显影响小叶章种群植株的叶绿素含量;②对同一水位梯度而言,在试验期间,小叶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呈递减的季节性变化,反映了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小叶章植株生长发育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具有统一性.③在试验期间,小叶章植株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率随着水位梯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 标签: 湿地 小叶章 叶绿素含量 水位
  • 简介:塘坂水库作为福州市区的第二水源地,每年4—10月份频繁暴发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的蓝藻水华.为了控制藻类的大量生长,进一步提高库区水质,本研究采用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进行现场围隔试验.2012年4-5月,在塘坂水库设置围隔放养不同种类的鱼探索其控藻的效果.结果显示:放养鱼类40天后,放鱼组围隔内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蓝藻所占比例下降,硅藻和绿藻逐渐增加;同时,放养鱼类促使水体叶绿素-a值升高,藻类小型化.

  • 标签: 养鱼 围隔 控藻 塘坂水库
  • 简介:冲积河流的粗颗粒河床,具有较大的渗透性,河床渗透对明渠水流运动特性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河床渗透对垂线流速分布的影响.距试验玻璃水槽进口10m处,设计一个长1.65m、宽0.7m的收缩段,由12层直径1cm的玻璃珠紧密有规则铺成,以模拟粗糙透水床面.其上下游铺上1层相同玻璃珠,形成粗糙度相同但不透水的床面.垂线流速分布通过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及配套的高精度坐标架系统测量.试验施放了3种流量,分别在不透水和透水床面进行垂线流速分布测量.试验结果表明:1)不透水床面的垂线流速分布符合粗糙床面的对数分布公式;2)粗糙透水床面明渠流的垂线流速分布与不透水床面相似;3)相同水流条件下,透水床面的摩阻流速要大于不透水床面;4)透水床面的摩阻流速与积分常数的变化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流速分布 试验研究 透水床面 明渠流
  • 简介:为了揭示毛苔草植被对沼泽湿地蒸散发的影响,采用野外蒸发桶观测的方法,2007年7月5日至8月8日,在三江平原对不同植物密度下的毛苔草(Carexlasiocarpa)沼泽湿地下垫面蒸散发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毛苔草植被的存在能够增加沼泽湿地下垫面的蒸散发;与野外植物密度相同的有植物桶的蒸散发量平均达到13.88mm/d,最大蒸散发量可达22.26mm/d,而无植物桶的蒸散发量平均仅为4.81mm/d;有植物桶的平均蒸散发量为无植物桶蒸散发量的2.9倍。毛苔草植物的密度越大,对沼泽湿地下垫面蒸散发增加的作用越大,但只有当毛苔草叶面积指数大于1.5时,下垫面的蒸散发量才会显著增加。太阳辐射和气象要素对毛苔草沼泽湿地蒸散发的影响与植物密度间的关系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毛苔草 沼泽湿地 蒸散发 三江平原
  • 简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等价投入的常规化肥为对照,开展专用肥多点施肥试验研究.通过专用肥对林木生长量、林相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等价投入(肥料成本)的常规化肥相比,施用系列专用肥的林分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常规化肥处理,且叶片浓绿、树势强壮,施后19个月内,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了7.8%~51.8%、9.8%~53.0%和30%以上,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6.3%~94.2%,叶面积指数提高41.0%~172:8%.经对HA桉树专用肥的增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综合分析与评定,选出基肥专用的优化配方为:有机质≥30.0%、N+P2O5+K2O≥6.0%(2.5—2.0-1.5)、腐殖酸总量≥8.0%,并加上适量的“绿滴”复合微生物菌剂(于施用时和基肥按每50kg:1kg的量掺入);追肥专用的优化配方为:有机质≥20.0%、N+P2O5+K2O≥20.0%(9—8—3)、腐殖酸总量≥6.0%.

  • 标签: 桉树 腐殖酸有机肥 专用肥 区域试验 配方选择
  • 简介:通过对北京白河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生物量、生活型及区系特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白河滩地共分布有水生、湿生植物33科98属178种;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占优势;区系特征以世界广布和北温带分布型占主导.该调查区域共有18个湿地植物群落类型;主要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秋季小香蒲(Typhaminima)群落为3200g/m2;芦苇群落(Phragmitesaustralis)为3000g/m2;有芒稗(Echinochloacrusgalliivar.caudata)群落为3500g/m2;褐鳞莎草群落(Cyperusfuscus)为1300g/m2.该地区主要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群落组织水平、多样性与人为活动干扰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湿地植物 芦苇群落 植物群落 人为活动 群落类型 区域
  • 简介:2009年4~10月,在女山湖荷花湖区、大湖面湖区和焦成圩湖区3个断面9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对女山湖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4种,其中寡毛类5种,多毛类1种,蛭类2种,水生昆虫7种,软体动物19种。寡毛类中的颤蚓(Tubifexsp.)和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sowerbyi),水生昆虫中的前突摇蚊(Procladius)为底栖动物中的代表种类;中华园田螺(Cipangopaludinachinensis)、纹沼螺(Parafossarulusstritula)和淡水壳菜(Limnopernalacustris)为软体动物代表种类。底栖动物的合计平均密度为517.4个/m2,合计平均生物量为188.2g/m2。在各类群中,软体动物、寡毛类和水生昆虫的生物量位于前三位。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法和生物指数法对女山湖水体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二者的分析结果稍有差异。所有采样点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在2.25~2.38之间,3个断面采样点的水质都为轻度污染;所有采样点底栖动物的生物指数变化在6.4~7.6之间,大湖面湖区断面采样点的水质清洁,荷花湖区断面和焦成圩湖区断面采样点的水质为轻度污染。

  • 标签: 女山湖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
  • 简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导式教学法初探李钢(三明市第一中)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缺乏兴趣,学习被动;其二,只注重灌输知识.不注重能力培养。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是由学习动机决定的,而学习兴趣是动机产生的...

  • 标签: 导学式教学法 初中地理教学 学习活动 学习能力 李钢 地理课
  • 简介:“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省各族人民的殷切嘱托,是贵州必须用心做好的一篇大文章。7月30日,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建设推进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动新时代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贵州省 试验区 生态环境保护 人大常委会 污染防治
  • 简介:介绍了开顶式气室在模拟未来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如CO2和O3浓度增加、污染加剧等)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指出应用开顶式气室进行研究必须注意由于气室结构本身无法避免的缺陷导致的试验误差,并对该技术在生态领域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开顶式气室 生态学 模拟环境变化
  • 简介:鸡西市国土资源局2018年12月20日,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相关会议精神。会议传达了鸡西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警示教育大会会议精神、鸡西市深化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会议精神以及省委书记张庆伟和鸡西市委书记张常荣关于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的讲话精神,同时对下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迅速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会议精神,要坚持以案为鉴,敢于揭丑,市局作风整顿办要进行严查,杜绝系统内发生“不作为、乱作为”事件。

  • 标签: 自然资源系统 机关作风 国土资源局 环境警示教育 鸡西市 市委书记
  • 简介:大庆市国土资源局今年,大庆市国土资源局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又自我加压、自我升级、自我完善,全力做好项目用地审批服务工作。一是“真放权减层级”。将区级立项项目的预审由原来的市级会议审查办理直接放到区分局办理,将县级报国家和省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项目审核放到县级直接办理,将申请项目的受理由市级延伸到区分局办理,共计减层级办理3项。二是“真瘦身减环节”。

  • 标签: 自然资源系统 国土资源局 农用地转用 作风 服务工作 土地征收
  • 简介:为了解水耕人为土碳氮磷的元素组成及其养分限制作用,通过调查湘东地区不同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野外共挖掘39个样点的土壤剖面并采集不同发生层的土壤样品,研究区域尺度上母质、土类和发生层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耕人为土耕作层SOC、TN(二级水平)和TP(一级水平)含量丰富。虽然SOC与TN的相关性显著,但SOC与TP、TN与TP却无显著相关性,水耕人为土中也没有存在稳定的C∶N∶P。C∶N剖面加权平均值的范围介于6.30~31.38(均值为11.22),C∶P介于1.91~29.79(均值为11.62),N∶P介于0.12~2.70(均值为1.05)。母质对水耕人为土的碳氮磷化学计量比无显著影响。潜育水耕人为土的C∶N、C∶P和N∶P均显著高于简育、铁聚水耕人为土,这显示出土类强烈地影响土壤碳氮磷的化学计量比。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C∶N、C∶P和N∶P均显著降低,SOC降幅远高于TN和TP,底土中氮、磷的限制作用减弱。本研究表明,水耕人为土氮磷的限制作用可能与母质无关,但受到土类和土壤发生层的强烈影响。

  • 标签: 计量土壤学 人为土 水稻土 土壤养分 底土 土壤系统分类
  • 简介:以建瓯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JCL)、罗浮栲(Castanopsisfabri)林(JCF)、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林(JCC)及武夷山的米槠林(WCC)不同层次土壤(0~10cm,10~20cm)为对象,用45mL去离子水(相当于189mm降雨量)分3次(每次15mL)淋洗厚度约1.8cm土壤,研究模拟降雨条件下表层土壤渗滤液可溶性有机质(DOM)的浓度和光谱特征,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0~10cm土层,杉木人工林淋滤液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显著高于3种天然林,分别是JCF、JCC、WCC的3.5、1.5、2倍,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腐殖化程度及荧光效率(Feff)值低于3种天然林;在10~20cm土层,4种林分的DON和DOC无显著差异,但杉木人工林的腐殖化程度及Feff值低于3种天然林。在不同植被类型中,0~10cm土层的荧光同步光谱腐殖化指数(HIXsyn)值均大于10~20cm,而Feff值均小于10~20cm。综合3种光谱分析表明,3种天然林土壤淋滤液DOM含量更高,结构更简单;杉木人工林土壤淋滤液DOM含有较多木质素等不易分解的物质。与10~20cm层土壤相比,0~10cm层土壤DOM中含有更多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的物质。

  • 标签: 中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杉木人工林 DOM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 简介:2009年4月23日至5月8日,对175m水位试验性蓄水后三峡水库及其部分支流库湾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采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5条支流库湾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湖北库区的香溪河库湾和重庆库区的小江库湾为超富营养化;湖北库区和重庆库区的长江干流为富营养化。15条支流库湾中,香溪河、梅溪河、汤溪河和小江局部河段暴发藻类水华,其中小江暴发了大规模的蓝藻水华;神女溪和乌江的泥沙含量均较高,但神女溪营养盐浓度较低(总磷含量为0.02mg/L,总氮含量为1.20mg/L),而乌江营养盐含量丰富(总磷含量为0.40mg/L,总氮含量为2.22mg/L),远高于其他几条支流库湾。与2005年春季的调查结果相比,2009年春季,湖北库区支流库湾的富营养化有所减轻,但重庆库区支流库湾的富营养化却有所加重,长江干流的营养化状态则由2005年春季的中营养化变为2009年春季的富营养化,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三峡水库 175m试验性蓄水 水体富营养化 春季藻类水华
  • 简介: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9月6日下午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韩正指出,国土是生产之要、生存之本、生态之源、自然之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 标签: 国土调查 资源基础 自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务院副总理 科学
  • 简介: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的毛薹草(Carexlasiocarpa)沼泽中,建成了水位增温协同控制样地。通过水位自动控制设备,实现了沼泽湿地中的原位水位控制,在保持微气候与天然湿地一致的同时,可以对水位进行精确的控制。同时,为了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水位与气温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选择了4种水位(-20cm、-10cm、0cm和10cm),采用开顶箱(opentopchamber,OTC)被动增温方法,进行水位增温协同控制。在该控制样地中,设置了包括水位与增温交互控制在内的6种处理,每种处理重复布设5个样方,共计30个样方,每个样方的水位独立控制。该控制样地的建成将为湿地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相关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实验支撑。

  • 标签: 水位增温协同控制 水位自动控制设备 开顶箱 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