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油田开发工作不断深入,老油刚综合含水率越来越高,采用常规分析手段对油层水洗程度、水淹状况,剩余油分布定量研究已不能满足要求。针对这一情况,该文采用地化录井P-K分析技术对水淹层进行了综台评价,对相关分析数据处理作了较为详尽介绍,并结合老油田水淹层分析实例,阐述P-K分析地化录井技术在水淹层评价方面的作用,拓展了地化录井及P-K分析技术应用范围。

  • 标签: 地化录井 P-K分析 水淹层 孔隙度 渗透率 驱油效率
  • 简介:辽河油田N74区块油气水层分布复杂、油气富集程度不同,增加了油气水层解释难度。为了进一步认识该区块油气水层特征,对该区块10口井进行了核磁共振录井分析。通过核磁共振分析,总结出该区块储集层物性表现为“一高四低”特征,即高束缚流体、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动流体低含油饱和度特征,从而解释了该区块虽然含油饱和度低而试采过程中出油现象。根据该区块特征建立了解释标准和解释图板,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区该块以后解释评价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核磁共振录井 分析 储集层物性 特征 解释 效果
  • 简介:为进一步查明砂体分布规律,开展了王官屯油田G104断块沉积微相研究。该断块孔一段枣Ⅲ、枣Ⅱ油层组属于冲积扇扇中辫状河沉积,枣Ⅲ油层组处于冲积扇发育鼎盛期,而枣Ⅱ油层组处于冲积扇发育衰败开始期,发育心滩、辫状河道与河漫滩等沉积微相。河道流向以北北东向为主,微相分布具有复合连片河道型、宽河道型、窄河道型共3种分布形式,辫状河道规模由枣Ⅲ至枣Ⅱ油层组向上逐渐变小,心滩从有到无,规模从大到小。

  • 标签: 王官屯油田 扇中 辫状河 沉积微相
  • 简介:ALSGeo5000系统是一种较为先进录井设备;但它数据库管理软件及应用程序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点、不足,勇于改造完善引进先进录井系统,使之更适合国情并非不可实现;该文介绍18种软件就是针对法国Geoservices公司ALSGeo5000系统存在缺陷进行补充完善,这些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十分灵活处理能力良好用户界面;文中逐一介绍了软件设计,功能及使用方法。

  • 标签: 应用程序 联网 脱网 实时参数 格式文件 数据库
  • 简介:综合分析运用各项资料,抓住主要环节,去伪存真,不忽视录井资料每一可疑点,对准确评价储集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准噶尔盆地M4井S21砂层良好显示而试油为干层一次解释失误原因分析,纠正了资料认识上误区,提供了一些分析解决问题方法,使现场解释与评价储集层手段得到了完善与提高。

  • 标签: 录井 后效 电性 试油 地化解释 分析
  • 简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在区分真假油气显示、识别井内污染、随钻检测地层含烃量变化、判断含油性质方面具有良好应用效果。由于该技术中判断油质关键参数——油性指数依然沿用二维算法,并不能真正反映前后主次峰峰高变化。通过对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中波长研究,建立了一项新参数——MS指数,应用该参数评价显示层原油性质效果显著,并以MS指数建立新解释评价图板,该图板在华北油田冀中勘探重点区取得了较好应用成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MS指数建立弥补了现有三维定量荧光技术对油质判断局限性,新方法科学、准确,是对现有三维定量荧光技术应用完善补充。

  • 标签: 石油定量荧光 油性指数 MS指数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 简介:为了解决四川盆地致密砂岩气藏PDC钻井条件下岩性识别的技术难题,西南地质录井分公司首次引进了岩屑数码成像分析仪,以四川盆地洛气田浅层蓬莱镇组遂宁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发现该分析仪岩屑数码成像分析技术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将常规显微目镜放大、数码成像方式改进为电镜逐行线性扫描放大成像方式建立该区域不同岩性计算机识别模板,解决了在该区致密砂岩气藏中应用问题。在洛气田浅层遂宁组致密砂岩层4口井应用结果表明,随钻岩性剖面与测井解释剖面吻合率达到了90%以上。

  • 标签: 四川盆地 洛带气田 致密砂岩 PDC钻井 岩屑扫描成像 岩性识别
  • 简介:平衡钻井条件下,气测录井参数可以真实地反映地层含气情况,而欠平衡或过平衡钻井由于压差原因,对气测录井参数有直接影响。从平衡钻井对气测录井参数影响角度出发,通过对钻井压差与气测录井参数关系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现今常用气测录井全烃及烃组分校正方法,如压差回归校正法,井间对比法逐层对比校正法;分别阐述了检测参数与各种参数校正方法校正参数之间关系、校正公式校正过程。上述分析结果为平衡钻井条件下,气测录井参数标准化校正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实际应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 标签: 回归校正 压差 小层对比 逐层校正 全烃 组分
  • 简介:2018年3月4日,由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服务大港油田第二口页岩油水平井G1702H井顺利完钻,完钻井深5280m,垂深3930m,水平段长1340m,含油显示良好,储层钻遇率达100%。这是继G1701H井地质导向成功后,地质导向技术在页岩油钻探过程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地质导向技术 钻探 录井 渤海 突出 应用
  • 简介:为了进一步提高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非烃气体录井技术水平,通过分析CO、CO2、H2S3种气体光谱特征,制定了针对CO、CO2、H2S气体光谱检测方案,其中:CO、CO2气体采用电调制非分光红外光谱法(NDIR)、H2S气体采用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法(TDLAS)进行连续检测;根据技术方案,设计开发3种气体检测功能模块,经过系统集成,研制出具有连续检测功能SLA-2型烃-X体光谱录井仪。现场录井应用表明,该仪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实现了钻井过程中非烃气体光谱连续录井。

  • 标签: 非烃气体 光谱 录井仪 NDIR TDLAS 连续检测
  • 简介:TDC综合录井仪色谱仪灵敏度虽然低些,但其性能还是比较稳定可靠,可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怪现象。如我们遇到色谱仪乱出峰就是其中一例。93年TDC承担巨2井录井任务,开始色谱仪工作很正常,并发现了几层油气显示。钻至井深2100米,操作员发现色谱出峰不对,我们立即进行检查。首先对SI柱注入C1标准样,不出峰,SQ柱进C1~nC4混合气样,在57秒出一高峰,C2~nC4均未在各自出峰时间出峰;重复SI柱进C1标准样,此次SI柱除在93秒出一高峰外,紧跟其后又无规律地出几个无名峰,重复SQ柱进混合气样,其结果与第一次相同,SI柱应该出H2C1峰;SQ柱应出综合峰、C2、C3、iC4nC4峰,可为什么仅出一个峰,而SI柱却连续出无名峰呢?因维修经验欠缺,不知从何处查起,起初怀疑

  • 标签: 综合录井仪 TDC 综合峰 油气显示 气样 故障分析
  • 简介:红台构造储集层录井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钻井工程上PDC钻头、复合螺杆钻具等钻井工艺应用,使岩唇细小,甚至呈粉末状,岩性识别困难,油气显示难于发现;二是轻质油储集层孔渗条件差,产层难于定量评价。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属于低磁场核磁共振范畴,适用于轻质油储集层物性参数分析油水性质识别。在阐述核磁共振录井主要参数求取原理与赴截止值确定方法基础上,针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红台构造轻质油储集层特点,通过对已有试油结论井层核磁共振录井谱图特征以及相应参数统计分析与实验研究,分别建立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干层谱图特征识别法,特征参数法含油饱和度与动流体饱和度图板法。实际应用表明,通过这3种方法解释结果相互印证、综合解释,实现该构造轻质油储集层有效解释评价。

  • 标签: 核磁共振 孔隙度 渗透率 含油饱和度 可动流体饱和度 谱图
  • 简介:TDC综合录井仪是我国80年代中期从法国地质服务公司引进,目前,仍在许多油田广泛使用。我公司地质大队1991年从上海石油仪器厂购进一台TDC综合录井仪。在这几年现场录井中,仪器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故障,通过对仪器维修,积累了一点零散经验。下面的检修实例,介绍给同行们,以期互相交流。〔例一〕故障现象:进口电导率前面板指示始终为零分析与检修:把进口电导率传感器信号线插头接在出口电导率信号插座上,此时,出口

  • 标签: 综合录井仪 TDC 电导率传感器 故障检修实例 地质大队 服务公司
  • 简介:油气组分综合评价仪是一种常见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仪器,在发现评价油气层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快速、准确排除油气组分综合评价仪在日常使用中所出现故障,针对仪器几种常见故障现象,归纳为6种故障类型,分析了产生各类故障原因,详细介绍了其排除方法,以便维修人员借鉴。

  • 标签: 油气组分 综合评价仪 气相色谱 故障 排除
  • 简介:近年来,国内已有多家改造或研制了综合录井仪,但由于没有模拟检验仪器,使得联机实时采集系统只有到钻井现场进行调校,然而受现场条件限制,使完善改进工作受到影响,为此,大港油田综合录井服务中心研制开发了DZLM钻井模拟系统。1模拟原理该系统数/模转换板接收模拟程序所处理数据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合适模拟信号。直

  • 标签: 综合录井仪 DZLM 模拟检验 数/模转换 模拟程序 采集系统
  • 简介:从合同条款、现场管理、资料标准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对涉外录井服务中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外岩屑录井及荧光录井操作方法进行了具体介绍,供国内录井人员以及将要投入对外服务的人员借鉴。同时。强调了吸取国外技术之长、融合国内技术优势、形成具有自己特点录井技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重要性。

  • 标签: 地质录井 技术方法 资料 描述 荧光HSE
  • 简介:SLXL-3小型录井仪广泛用于开发井录井作业中,但在使用中有时会发生一些故障。结合仪器工作原理系统地归纳了在现场应用过程中出现各类故障现象,按仪器结构从气体分析单元、数据采集单元计算机系统3个方面对常见故障进行了分类,对造成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逐一排除法、替换法、消除干扰法、软件正确设置、查杀病毒、重新安装软件等多种软、硬件故障排除方法,为录井人员使用该仪器及处理现场故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小型录井仪 故障分析 排除方法 信号 气体分析单元 防爆接口箱
  • 简介:储集层是控制油层分布重要因素,储集层特征研究是进行油气勘探开发重要环节。通过对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GB区块沙三^3亚段Ⅴ油层组储集层特征分析以及G32-19井岩心实验孔隙度与渗透率分析数据剖析可以看出,沙三^3亚段Ⅴ油层组储集层沉积成因类型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坝与席状砂微相,以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为主。碎屑分选、磨圆程度差,搬运距离短,岩石结构、成分成熟度低,呈现近物源、快速沉积特点。此外,储集层物性研究不仅是孔隙度渗透率等单一因素分析,而是搬运沉积作用、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等一系列因素综合评价。综合分析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认为,该储集层埋深大(〉4000m),泥质含量偏高,压实、胺结等成岩作用发育,是导致原生孔隙减少、物性变差主要原因;但溶蚀作用又使粒间溶孔发育,是使该储集层物性相对变好因素,导致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因此,对单一储集层,评价其物性优劣,必须从地质构造、沉积相、岩石类型、成岩阶段、黏土矿物绝对含量相对含量、长百碳酸盐岩颗粒溶蚀等多方面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 标签: 储集层 物性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压实作用 溶解作用
  • 简介:围绕实现井场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油田课题,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适应井场信息化建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在常规井场信息服务系统基础上,增加视频监视、视频会议和语音通讯服务功能,使信息服务覆盖井场各种信息,实现了井场与基地、基地与上级管理部门之间全方位信息传递与交流。以冀东油田G59X1井为例,对系统各部分功能、特点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应用进行了介绍。初步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较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市场需求。

  • 标签: 井场信息 传输 视频会议 视频监视 语音通讯 网络
  • 简介:GW-RSL远程录井系统将现场采集传感器、烃类气体、音频视频数据传输给双向传输系统现场录井系统,通过远程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传回基地;基地技术支持中心通过远程同步控制系统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完成远程数据实时采集、监控、专家分析、诊断、录井作业管理等过程操作与分析,实现基地与现场一体化录井作业。该系统由远程录井支持、远程同步控制、远程专家决策3个子系统组成,通过基地与井场间20-150Mb/s带宽高速数据传输通道,实现基地与现场双向闭环实时控制。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在远程专家支撑提升技术能力、管理流程再造提高管理效率、在线实时监测分析确保安全钻井、基地现场一体化作业减员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GW-RSL远程录井系统 双向闭环 实时控制 远程监控 异常分析判断 勘探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