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考虑线性热漏不可逆双谐振通道能量选择性电子(energyselectiveelection,ESE)制冷模型,导出了制冷制冷制冷系数表达式,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研究了系统制冷率与制冷系数最优性能,通过数值计算,详细分析了热漏、能量宽度、能量间距等设计参数对ESE制冷最优性能影响。研究发现,系统制冷制冷系数都会随热漏增加而减小;给定能量间距时,制冷制冷系数都会随能量宽度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优能量宽度使制冷率或制冷系数达到最大值;给定能量宽度时,制冷制冷系数会随能量间距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存在最优能量间距使制冷率或制冷系数达到最大值。合理地选取能量宽度、能量间距等参数,可以使不可逆双谐振ESE制冷设计于最大制冷率或最大制冷系数状态。

  • 标签: 双谐振通道 能量选择性电子制冷机 有限时间热力学 性能优化
  • 简介:本文设计了一套小型太阳能热泵系统,通过一个采暖期一个制冷试验证明本系统能够达到一定采暖制冷效果,适合在铁路小站区、市政集中供热不经济独立小区等地方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 标签: 太阳能 热泵 系统 采暖制冷
  • 简介:建立了考虑外部有限速率传热过程热源间热漏不可逆半导体固态热离子制冷器模型,基于非平衡热力学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导出了热离子制冷制冷制冷系数表达式;对比分析了不可逆热离子制冷器与可逆热离子制冷发射电流密度特性、电极温度特性以及制冷系数特性;研究了不可逆系统制冷率与制冷系数最优性能,得到了制冷制冷系数最优运行区间;通过数值计算,详细讨论了外部传热以及内部导热、热源间热漏损失、热源温度、外加电压、半导体材料势垒等设计参数对热离子装置性能影响。在总传热面积一定条件下,进一步优化了高、低温侧换热器面积分配以获得最佳制冷制冷系数特性。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内部外部不可逆性,热离子装置发射电流密度及制冷系数都会明显降低;不可逆半导体固态热离子制冷制冷率与制冷系数特性呈扭叶型;合理地选外加电压、势垒等参数,可以使制冷设计于最大制冷率或最大制冷系数状态。

  • 标签: 不可逆热离子制冷器 制冷率 制冷系数 有限时间热力学 性能优化
  • 简介: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基础上研究了跨临界制冷循环若干适用条件,详细分析了跨临界制冷循环对环境温度、制冷压力温度、回热温差要求,得出了启动危机、最小制冷高低压差等概念.将这些成果用于CO2制冷分析,获得了相应数据,可供研究CO2跨临界制冷系统应用.

  • 标签: 跨临界制冷循环 CO2 环境温度 制冷压力 制冷剂 二氧化碳
  • 简介:在比较制冷工质优劣时,不仅应考虑系统COP,还应考虑循环泵耗功及压力容器中压力水平。根据饱和蒸气压将八种环境友好型制冷工质分为四组(R141b&R123,R600a&R142b,R134a&R152a,R290&R717),分组依据是每组制冷工质饱和蒸气压曲线非常相近。比较结果表明,R123R141b、R142bR600a热力性能都非常相近,但R123R600a对环境影响更小;R152a相比R134a,具有更低压力循环泵功、更小环境影响,但性能系数却更大。

  • 标签: 喷射制冷 工质比较 环境影响 COP 循环泵功
  • 简介:通过对稳定情况下半导体制冷器P型元件工作模型分析,给出了其工作性能分析解和数值解.结果显示对于单级制冷器,其制冷元件工作在较大温差下时,考虑温度对材料性能影响是必要.

  • 标签: 半导体制冷器 制冷系数 制冷率
  • 简介:根据废热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特点以及对汽车制冷系统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直接风冷,以汽车发动机废热和动力联合驱动新型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在设计工况(空气温度35℃,冷凝温度55℃,制冷剂蒸发温度3℃,制冷负荷30kw)下,对采用r124-dmac工质混合制冷循环进行热力计算,其综合性能系数(copint)为14.85.通过热力循环分析发现发生器负荷率环境温度变化对混合制冷循环工作特性有较大影响.

  • 标签: 汽车 废热 吸收-压缩 混合制冷
  • 简介:制冷剂选择是复叠式热泵研究一个重要方向。在分析模糊、灰色关联在制冷空调领域应用及复叠式热泵制冷剂选择研究现状基础上,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安全性、热力性能、环保性能、成本热物性5个方面共27个指标组成制冷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制冷剂性能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在47种纯工质范围内为复叠式热泵选择合适工质。结果表明,综合性能较好制冷剂组合为R134a/R601a、R134a/R601、R1234yf/R236ea等。

  • 标签: 模糊 制冷剂 复叠式热泵
  • 简介:该文对电厂采暖制冷利用汽机抽汽供热对电厂热经济性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在低硫分燃煤电厂回收尾部烟气余热供热,提高发电效率,节约能源观点,并给出有关计算公式。

  • 标签: 采暖制冷 汽机抽汽 锅炉余热 火电厂 供热
  • 简介:实验探究了蒸气喷射准双级制冷系统中,气体喷射器进出口参数对喷射器喷射系数、COP制冷影响,并与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进行对比。实验数据显示:随着混合流体出口压力增加,喷射系数系统制冷量逐渐减小,而COP则先增加后减小;喷射系数、COP制冷量随着工作流体压力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随着引射流体压力增加,喷射系数制冷量均增加,COP先增加后减小;当蒸发温度到-31.4℃时(tk=35.0℃),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将不再产生冷量,而蒸气喷射准双级制冷系统可达到最低蒸发温度为-36.5℃。

  • 标签: 蒸汽喷射准双级制冷系统 喷射系数 能效比 蒸发温度
  • 简介:在高纯度给水蒸汽系统中,管道壁厚减薄其他组件冲蚀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须致力于研究这个问题,并采取一些重要防范措施

  • 标签: 腐蚀 磨蚀 电站锅炉 管道安全运行
  • 简介:在多级制冷系统超结构基础上,以年操作费用与设备年折旧费用之和年度总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机制冷系统优化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利用该模型对乙烯裂解装置乙烯-丙烯复叠制冷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优化后系统比原制冷系统年度总费用下降15%,经济效益明显.

  • 标签: 多级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丙烯 操作费 超结构 优化研究
  • 简介: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以氯化钙-为工质对吸附式制冷设计方法,在实际工况下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得出了系统工作特性曲线,并采用吸附制冷单管实验台,对制冷系统单元吸附床在解吸吸附过程中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定蒸发压力下,制冷能力随进入发生器热流变化,吸附床内传质过程主要受传热过程影响.

  • 标签: 柴油机 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 动力学 实验 传热传质
  • 简介:随着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空气制冷系统理论实验研究重新受到重视。通过对开式空气制冷系统三种回热方案进行实验测试对比,分析了回热器对系统性能及除湿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无回热空气制冷系统相比,在相同工况下,二级回热系统可大幅降低涡轮出口温度,最大降低约8.5℃,并可大幅降低涡轮进口含湿量,最大降低约35%。同时一级回热系统二级回热系统均可大幅增加系统COP制冷量,但一级回热器对涡轮进口含湿量影响较小。

  • 标签: 空气制冷系统 回热方案 除湿性能
  • 简介:火力发电厂锅炉矩形风道烟道振动,经常影响锅炉机组正常运行,甚至被迫停炉处理,本文通过引起烟风振动原因浅析,提出目前消振方法在某种情况下不足之处,介绍我厂技术改造中使用消振方法,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 标签: 风道 烟道 火力发电厂 电站锅炉 设计 消振
  • 简介:介绍了用于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CO2、NH3R2903复叠式制冷循环,介绍分析了CO2、R290NH3物性特征,并且进行了复叠式制冷循环热力学理论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蒸发温度下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最佳流量比.通过CO2-NH3,CO2-R290NH3-NH3复叠式循环比较,可以看出CO2-NH3、CO2-R290复叠式制冷循环在低温制冷条件下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自然工质 制冷循环 热力学 复叠式制冷循环 二氧化碳 氨气
  • 简介:通过对NH3/CO2、R290/CO2R404A/CO2三种复叠式制冷系统COP、最优低温循环冷凝温度最佳质量流量比等进行理论分析及性能比较,得出在一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下,三种复叠式制冷系统COP都随着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趋势,其中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COP最大;三种复叠式制冷系统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最佳质量流量比都随着蒸发温度升高而升高,其中R404A/CO2复叠式制冷系统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最高,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最佳质量流量比最大。

  • 标签: CO2 低温循环工质 复叠式制冷系统
  • 简介: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近年燃煤火电厂装设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装置逐渐增多。《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缺乏对脱硫设计规定,因此各工程对脱硫设计裕量考虑不统一。本文对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设计裕量进行了探讨。分别对石灰石制浆系统、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其他系统设备选择提出了设计裕量备用数量看法。本文对脱硫效率选取、烟气量的确定、石灰石质量、脱硫设备布置、脱硫总平面布置、脱硫建构筑物型式等提出了设计时应注意问题。本文供从事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设计、制造、建设人员参考。

  • 标签: 石灰石湿法 烟气脱硫装置 脱硫效率 脱硫设备 环境保护 烟气量
  • 简介:对于给定结构蒸发器,其换热效率是由蒸发器再循环量决定,再循环量则与制冷剂种类、蒸发温度、供液压头以及制冷剂管传入热量(热虹吸动力)等有关。根据数学模型设计出一种翅片管蒸发器,并对其进行优化,研究在不同工况温度及其相应循环倍率下,蒸发器内管路流程布置方式对制冷系统各性能参数影响。结果表明,流程重新布置后蒸发器传热系数K比原蒸发器提高15.57%~22.77%,比原蒸发器在直接膨胀供液系统中传热系数提高了86.59%~138.22%,制冷COP分别最高提高了21.24%55.49%。

  • 标签: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 蒸发器流路 循环倍率 制热能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