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家用燃气灶的重要参数热流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给出了评价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得出了测量结果报告。

  • 标签: 不确定度 热流量 评定
  • 简介:表面电加热──第2部分:表面电加热系统设计指南目录指南0引言1范围2定义3表面电加热装置和控制设备的最低安全要求4热绝缘5布线系统6系统设计指南附录附录A热损耗计算附录B螺距计算附录C工作示例附录D数学公式附录E气象数据0引言稳定的表面电加热系统是以...

  • 标签: 表面电加热 系统设计 温度控制器 热损耗 热绝缘 加热段
  • 简介:分析了不对称结构,热应力及组织应力对热处理件变形的复合作用,研究了热处理工艺改进措施,通过工艺试验,其结果有力地证明加热和冷却工艺方法的改进可有效地减少变形并获得均匀的硬度。

  • 标签: 脱扣轴 局部表面淬火 工艺 热处理工艺 技术改进 电机
  • 简介:英国标准BS6351—1983表面电加热第1部分:表面电加热装置技术要求(续)8.1.11低温弯曲试验注1.本试验目的是要检验力。热电缆,加热带、加热电缆(带)单元和冷接引线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柔性使之在制造厂规定的最低安装温度下安装时无损坏。对表面...

  • 标签: 表面电加热 加热电缆 表面加热器 金属包层 加热器单元 技术要求
  • 简介:防爆型SF6气体密度变送器主要配套于变电站内各类SF6高压电器(如断路器、互感器、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气体绝缘开关柜等),用于监测设备内SF6气体密度参数,介绍了其硬件电路原理和校准测试过程。

  • 标签: SF6气体 智能电网 密度 电磁兼容 本质安全
  • 简介:面向小型可移动电子设备,其携带电池的能量密度成为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旨在展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各种典型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和新型硅-硫电池通过理论计算比较分析了其理论能量密度。研究表明:虽然锂空气电池和锂硫电池具有较大的理论能量密度,但是由于自身固有的树枝状晶体生长和低库伦效率,采用过量锂金属的解决方法极大地降低此类电池的能量密度。对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而言,替换石墨阳极材料为硅材料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理论值可达2100Wh/L。更进一步,基于转换式反应的新型锂化硅-硫电池能够实现更大电池能量密度,约为3000Wh/L,其值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石墨电池的四倍。因此,此类新型硅-硫电池能够满足未来3年~5年内的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需求。同时,纳米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此类电池自身粉末化问题,从而为其商业化提供可能。

  • 标签: 电池 能量密度 电极材料 计算模型
  • 简介:主要阐述了目前国内防爆电机表面温度的测试方法,并与美国UL674标准所规定的温度测试方法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其两者的差异.我国防爆标准规定的温度测试方法与欧洲标准及IEC标准基本相同,适用范围较广;而美国UL674标准规定的温度试验方法较严酷,且试验周期长,还可能对电机本身造成损坏.

  • 标签: 防爆电机 表面温度 测试方法 机座 防爆标准 GB3836.1-2000
  • 简介:一、引言荧光灯作为最重要的人造光源之一,以其高光效、长寿命以及可得到广泛的发光颜色的显著优点活跃在人类的照明舞台上。而荧光粉决定了荧光灯的发光特性。荧光粉的发展从早期的含氧酸盐化合物,到卤磷酸盐以及近2O年来步入实用化的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由此,近年来,对三基色粉的研究变得广泛而深入。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稀土三基色荧光粉表面特性问题的一个方面,即灯管黑化和荧光粉电性间的关系。在点灯过程中,一般而言,荧光灯的光通量随点灯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由于着色物质氧化汞在荧光粉表面的附着是产生光通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荧光粉对汞和氧化汞的吸附可能起因于它们带电倾向的不同。依据二种带电物质因所带电荷不同而发生静电引力,所带电荷差异愈大,静电吸引力愈强的原理,可假设不同发光材料对黑化物质吸附程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种发光材料表面电荷的不同所引起的。发光材料与黑化物质表面所带电荷差异愈大,就愈易使材料表面吸附黑化物质,从而使材料的老化程度加重,根据这

  • 标签: 荧光粉 带电倾向 表面带电 发光材料 荧光灯 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 简介:众所周知,电池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应用相当广泛。对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在应用到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其最高表面温度至关重要。在电池短路的情况下表面温度完全有可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而引发爆炸事故。文章提出一种如何保护电池在故障或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最高表面温度使其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方法。

  • 标签: 电池 最高表面温度 爆炸性气体环境 防爆
  • 简介:从分子运动理论出发,考虑扩散层对传质影响,按照扩散规律,建立一定的模型,对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和阳极极限电流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具体计算。结果表明:极限电流都随扩散层厚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在温度为60℃、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的标准状态下,扩散层厚度为零时,氢气和氧气的极限电流密度最大分别为2.18×10^5A/cm^2与5.45×10^4A/cm^2;当扩散层厚度为0.2mm时,极限电流密度分别降至1.5×10^3A/cm^2和2.2×10^2A/cm^2。

  • 标签: 燃料电池 扩散层 分子运动 极限电流密度
  • 简介:飞利浦公司于日前宣布,他们成功地发明了一种新型OLED光源材料。这种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利用表面整体发光。据介绍,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窗13在白天可以呈现透明外观;晚上则会亮起,成为照明灯光。

  • 标签: LED光源 飞利浦公司 材料 发光 表面 发明
  • 简介: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是SF6断路器的关键元件之一,本文介绍了SF6气体密度继电器的作用、检验周期和相关要求,阐明了开展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工作的必要性,并以JMD-2A型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仪为例,对现场如何进行密度继电器校验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在进行检验时必须注意的事项,同时对SF6密度继电器校验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气体密度继电器 校验 必要性 注意事项 管理工作
  • 简介:价格适中、贮量丰富且对环境污染少的LiMn2O4作为未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基材,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高温下与循环中容量衰减的问题,是制约它商品化的最重要因素。详细阐述了近年来有关尖晶石LiMn2O4容量衰减的机理;介绍了国内外在LiMn2O4正极材料表面修饰改性方面采用的各种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

  • 标签: 锰酸锂 衰减机理 包覆 表面改性
  • 简介:根据相关本安标准对小元件表面温度的要求,阐述了小元件表面温度对本安电路所产生的影响,并举例说明了如何采用热阻公式计算小元件的表面温度,以及所采取的相应处理办法.

  • 标签: 小元件 最高表面温度 热点燃 本安电路
  • 简介:考察了在成型正极表面分别浸聚四氟乙烯(PTFE)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对MH-Ni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MC处理能明显降低镍电极的自放电率,但不能改善电池的自放电性能;相反,PTFE处理虽不能降低镍电极自放电率,但却能明显改善电池的自放电性能。MH-Ni电池的自放电性能可能与负极析出的H2在正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密切相关。

  • 标签: MH-NI电池 自放电 镍电极 表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