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接触与非接触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融合是一种综合利用两种技术的方法,以提高测量效率、精度和多样性。接触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全站仪、测距仪等,需要物理接触目标表面;而非接触测量技术主要包括激光扫描仪、摄影测量等,可以无需与目标直接接触进行测量。通过将这两种技术融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更全面、精确和高效的工程测量。

  • 标签: 接触式测量技术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工程测量
  • 简介:摘要:角膜接触是广泛用于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镜片,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本文以角膜接触的专利申请数据为分析样本,对专利申请状况以及主要技术发展的路线进行了梳理,对专利申请趋势及该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专利分析
  • 简介:摘要:电子装联领域普遍采用纯手工接触烙铁钎焊工艺,接触钎焊操作过程中易产生空间干涉及损害线材传输性能,影响批量产品钎焊效率及质量。激光钎焊作为非接触钎焊工艺的典型代表,在焊接加热过程中无需直接接触待加工零件,钎焊过程无任何干涉及应力残留,在微电子工业及印制电路板装联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非接触激光钎焊工艺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了激光钎焊工艺原理、激光钎焊工艺特点及激光钎焊工艺参数研究等等。

  • 标签:
  • 简介:摘 要:疫情背景下,随着 “无接触”服务的变革,智能无接触的产品设计也应运而生。本文首先概述无接触服务的发展现状,探索无接触产品的设计理念,分析现有的无接触产品,参考其中的技术并分析,将不同的无接触方案和技术,运用到无接触产品设计中,并探讨和总结无接触产品配送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流程。

  • 标签: 无接触式产品 设计理念 配送路径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在当今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长度计量技术在各个行业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如制造业、建筑工程、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非接触长度计量技术的精确与标准化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非接触长度计量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外对长度计量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测量仪器的精度、计量标准的制定以及应用管理等方面。然而,尽管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当前的非接触长度计量技术标准化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标准的制定流程和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测量仪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影响了非接触长度计量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人为操作误差也是长度计量技术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

  • 标签: 非接触式 长度计量技术
  • 简介:摘要:高压验电器是检测架空线路、电缆线路、高压用电设备是否存在电压的专用电力安全工具,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高压验电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提高现场工作安全系数,国内外开展了一些验电器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内容多集中在验电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操作规范、设备验电的经验技巧、功能改进的探讨等方面,针对作业环境下验电器的研究十分有限,鉴于此,本文从5个方面对接触验电器的技术应用改进进行探讨。

  • 标签: 接触式验电器 便携性 抗干扰性 灵敏性 可视性 多功能 改进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接触IC卡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卡,广泛应用于门禁、公交、电子支付等领域。然而,由于其特殊的通信方式和存储结构,非接触IC卡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盗刷。本文主要探讨了非接触IC卡漏洞及利用方式,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非接触式IC卡 安全漏洞 黑客攻击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对国内外关于带输送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理解了伸缩带输送机的基本结构。结合基本的已知参数,主要进行设计的是伸缩带输送机的机架,主要包括对卸料架和中间架的设计。设计伸缩带输送机的滚筒,主要包括直径的确定、材料的选择、滚筒的转速等。以及对伸缩带输送机的输送带进行设计与计算,具体包括输送带的选择、输送量的具体计算。对伸缩带输送机传动装置进行设计与计算,主要包括对电机的选择、减速器的选用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研究目的是如何设计适合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带来的快递消杀防疫问题,提高快递消杀配送效率,减少人力损耗的移动快递消毒设备。通过对现今乃至未来的快递消杀需求分析,融入智能化科学技术,提出移动快递消杀设备设计思路。文章从产品、服务和系统3个方面出发,提出设计思路,满足快递消杀防疫的需求,为疫情常态化期间的快递消杀防疫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 标签: 疫情常态化 快递消杀防疫 快递配送 智能化 可移动式快递消毒设备
  • 简介:摘要:心率是四大生命体征中对人体健康状态变化反应最明显的一项,所以对日常监控的检测和监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心率的检测。本文应用了一种基于IPPG的非接触心率检测方法,利用普通的家用摄像头,采集彩色的图像信号,并将采集到的彩色图像进行RGB通道分离后转换为灰度图像,然后均衡灰度图像上的对比度,通过设置平滑度参数防止抖动,找到ROI感兴趣区域,对信号滤波后使用FFT进行能量谱分析并进行心率的计算。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下具有96.5%以上的准确度,本系统适用场景普遍,在一般家用环境即可进行心率的检测。同时,具有无创伤,无需佩戴相关传感器和使用便捷等特点,在日常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 标签: 心率检测 光电容积描记 血液容积脉搏波 图像处理 人脸识别 非接触式
  • 简介:摘要:非接触供电是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阐述了现有接触供电技术的局限性,然后介绍了三种基本的非接触供电方案;然后,针对更适用轨道交通领域的电磁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技术,详细分析其系统结构、原理、面临的部分问题;最后,对非接触供电技术在国内外轨道交通装备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轨道交通;非接触供电;电磁感应耦合式;应用 0 引言 数据表明,截止 2018年,轨道交通的电气化率已达到 70% [1]。在供电系统中,如何对轨道交通装备实现安全、可靠的电能供应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现有的接触网和第三轨供电技术,具有一些局限性。 本文从接触供电技术出发,介绍新型非接触供电技术,对其三种基本方案的特点进行介绍;然后,针对较适用于轨道交通装备的电磁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技术,详细分析其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面临的部分问题;最后,介绍非接触供电技术在轨道交通装备中的应用现状及有益效果,为国内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提供实践依据和参考。 1 轨道交通装备供电技术 1.1 接触供电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作为一种移动负载,其电能获取方式现多为物理接触,如经受电弓自架设的接触网获取电能,或经集电靴自地面第三轨获取电能 [2]。 对于接触网供电形式,相关技术较为成熟,但长期的物理接触高速运行,易导致出现磨损和碳积等问题;同时,车辆运行过程中的震动,易导致离线、拉弧、电火花等问题;上述问题,均会给行车安全带来较大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接触网采取架空安装的方式,也会影响城市美观。 对于第三轨供电形式,对隧道的限界要求较小,且耐磨,但由于电轨安装位置较低,易导致意外触电、紧急情况下乘客疏散难度大等问题。此外,高速运行时集电靴较难与电轨可靠接触,给车辆运行速度带来一定限制。 1.2 非接触供电技术 非接触供电技术无需物理接触避免对应的磨损、碳积、离线、拉弧、电火花、意外触电、疏散难度大、非可靠接触等问题,而且通过增设多个电能接收装置,提高供电可靠性 [3]。 非接触电能传输主要包含辐射、电磁谐振和电磁感应耦合式三种基本方式。辐射传输定向性好,能量传输至数千米外,但效率较低,多用于远距离、小功率场合;电磁谐振,能量传输至数十米外,效率高于辐射,多用于中距离、小功率场合;电磁感应耦合式,能量传输仅可至数十厘米外,效率较高,且工作频率低于共振,多用于近距离、大功率场合。 2 电磁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技术 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中,车辆距离轨道的距离较近,且负载功率较大,因此,电磁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技术更加适用。 2.1 系统结构及原理 图 1所示为适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电磁耦合式电能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 1 电磁耦合式电能传输系统 工作原理为:系统自交流电网取能,经电能变换,将数十 kHz的高频交流电能传输给安装于地面的能量发射机构;中间经过电磁耦合,安装于车辆的能量拾取机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再经电能变换,得到低频交流电或直流电,供给用电负载。此外,为减少漏感造成的无功电能消耗,还会补偿电路。 2.2 面临的部分问题 1)大功率电能变换技术的研究。虽电路结构可选择多电平拓扑来实现大功率电能传输;但目前以静态供电研究居多,对于高速移动负载、非线性冲击负荷的情况,供电装置可靠性、绝缘性还需进一步研究。且电能变换器工作频率会影响损耗及系统功率密度。 2)分段供电技术的研究。为降低损耗,减少电磁辐射,多采用分段供电方式。但如何实现高速运行时分段供电的稳定电能传输,还需进一步研究。 3)电路动态变化控制的研究。车辆运行过程中能量发射和拾取线圈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影响电磁耦合状态,如何通过电路参数的动态调整,实现电磁耦合机构高容量、高效率的电能传输,还需进一步研究。 除上述部分问题外,还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仍需研究人员针对轨道交通装备的应用背景做出长期研究。 3 非接触供电技术在国内外轨道交通装备中的应用 3.1 国外应用 1)欧美国家 庞巴迪与德国的奥格斯堡运输管理局在 2010年签署了一项协议,用于安装、测试其 PRIMOVE非接触供电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区供电、车地实时通信、多重电能管理等技术,功率等级达到数百千瓦,同时实现静止和运行过程中的充电,能够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该系统在其 Flexity和 Flexity2有轨电车中得以实际应用。 德国奥姆富尔公司研发出一款电动火车,安装有 6套非接触电能拾取机构,每套传输功率为 25kW,设计允许的能量发射机构与能量拾取机构的偏置尺寸为 50mm。现该技术已在该公司的地面物料运输车、物流中心分拣设备、电动汽车、倾斜升降机等产品中广泛应用。此外,德国研发出一款 Transrapid 09型列车,该车辆在运行速度低于 100km/h时采用非接触供电技术,工作频率为 20kHz,电能传输功率为 250kW。德国蒂森克虏伯磁浮公司研发出的 TR系列磁悬浮列车中也采用非接触供电技术,由于低速运行时,感应电动势的幅值较小,因此,仅在高速运行时,非接触供电电能能够满足负荷需求,低速运行时需借助柴油机或受流轨等其余供电形式。 在美国,同样也有一款电动火车采用非接触供电技术,每列火车配置 2套能量拾取机构,运行速度约为 37km/h。 2)亚洲国家 韩国道路研究协会将 2011年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推出的 OLEV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装备中,试运行期间电能传输功率达 1MW,效率可达 82.7%。 日本研发的磁悬浮列车也采用了非接触供电技术,但同样仅高速运行时功率满足需求,低速运行时仍需借助其他类型供电形式获取电能。此外,日本针对非接触变压器开展了深入研究,以增大设备功率容量,并已制造了相关设备对技术进行验证。 3.2 国内研究 国内非接触供电技术在轨道交通装备中的应用还处于前期研发阶段。 在 2017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发的试验样机,电能传输功率为 30kW, 48mm非接触传输距离的效率可达 85.3%;何正友教授研发的试验样车,电能传输功率为 40kW, 12mm非接触传输距离的效率可达 85%,并经长期研究,已形成一套应用及研究体系;杨庆新教授研发了一套高速铁路列车无线供电模型。此外,还有众多高校团队也投入到了轨道交通装备非接触供电技术的研究队伍,正从不同角度开展相关研究。 4 结语 非接触供电不存在物理接触供电所含有的用电安全方面的问题,能量发射与拾取机构分别安装于地面和车辆底部,也满足城市美观方面的要求,而且通过增加冗余的能量拾取机构,提高供电可靠性。电磁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技术更适合轨道交通领域近距离、大功率的应用场合,现相关技术已在国外的轨道交通装备中得以工程应用,国内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如若能够给出诸多关键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必将给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带来变革。因此,非接触供电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前瞻产业研究院 . 2019年铁路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铁路信息化、电气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EB/OL]. (2018-08-19)[2020-03-06].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90816-51782329.html. 蔡波 , 李鲲鹏 . 现代有轨电车无接触网牵引供电方式研究 [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 2015, 18(1): 72-77. Covic G A , Boys J T. Modern trends i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for transportation applications[J]. 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 2013, 1(1): 28-41.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物理开关和电子开关的实际运用情况,设计出一种非接触磁感的行程开关。在具体的操作中,基于物理开关的基本结构为基础,优化传统的行程开关的内部结构,并进行相应的可靠性试验,这样就可以提升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了非接触磁感应行程开关设计方案。

  • 标签: 非接触 磁感应 行程开关
  • 简介:摘要:非接触长度测量技术在精密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使其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非接触测量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在精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首先,介绍了非接触测量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光学测量、激光测量和电磁测量等。其次,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对非接触测量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类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非接触测量技术在精密加工、质量控制和产品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精密工程 光学测量 激光测量 电磁测量
  • 简介:摘要:本课题针对因经济落后、生活环境恶劣或在无预防措施的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及其他公共场所发生的应急分娩,在无法满足基本的分娩需求及新生儿护理的背景下,所研究的便携移动应急分娩工具,针对户外发生的紧急生产,医务人员可以方便快捷的将生产时的必须物品带至现场,并为妇女在户外生产时提供良好的环境,减少感染并发症的风险,多一份安全保障,多拯救一个生命。

  • 标签: 分娩床 应急产品 便携式设计
  • 简介:【摘要】为了消除毛辫子保养工作高空作业的风险,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使保养毛辫子工作能简捷、安全的完成。操作者不用身处高空,并可以多口井一起操作,如在电力设备春检期间,可对多台抽油机毛辫子同时进行养护,操作方法简单,省时省力,提升采油时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无论是采用电缆控制方案还是光纤控制方案,均存在误动、拒动及误显示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对比电气化铁路普遍采用的几种接触网开关控制方式,探讨目前采用直驱接触网开关控制系统的优越性和施工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 电动隔离开关 控制
  • 简介:摘要:针对现有110kV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定位难题,论文从输电线路故障行波产生与传输机理切入,分析不同故障情况下暂态电压分布、暂态电流的响应波形及衰减规律。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提出非接触、分布故障行波信号感知方法,并研制了高性能电压行波及电流行波传感器。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非接触、分布故障行波传感器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灵敏度,快速获取准确的故障信号,提升输电线路杆塔入地的故障信号采集可靠性和准确性,能够满足现场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需求,有效提升故障定位的精度。

  • 标签: 电磁感应 传感器 非接触式测量 分布式行波监测 行波采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非接触执法”在畜牧兽医执法实践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非接触执法方法如监控摄像头、远程传感器等已经在畜牧兽医领域广泛应用。主要论点是,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执法的效率和精确性,有助于监测动物健康、预防疾病传播以及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还讨论了非接触执法的优势,包括减少人为干预、降低人员风险以及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也提到了一些挑战,如隐私问题和技术成本。

  • 标签: 非接触式执法 畜牧兽医 监测技术 动物健康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直线输出电动伺服机构的非接触线位移传感器及其解码电路的设计方案,针对LVDT线性位移差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配套调理芯片AD698AP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传感器的调理电路进行了设计,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

  • 标签: 非接触式位置传感器 LVDT AD698AP 调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