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采用UV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双倒数法,在pH=7.40的缓冲溶液中系统研究小分子荧光素与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摩尔比法确定小分子荧光素与β-环糊精的包合比n_(β-CD):n_(FL)=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0×10~4L/(mol·cm).双倒数法确定结合常数K~Θ18℃=7.21×10~5L/mol.热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得到:(1)Δ_rH_m~Θ=7.93×10~4J/mol,Δ_rH_m~Θ为正值,说明包合作用吸热;(2)Δ_rG_m~Θ291.15K=-3.27×10~4J/mol,推测β-环糊精与荧光素的包合作用有自发进行的可能;(3)Δ_rS_m~Θ291.15K=384.68J/(mol·K),由此可知,β-环糊精与荧光素的相互作用为熵所驱动.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 标签: 荧光素 Β-环糊精 包合物 包合作用
  • 简介:当奔腾咆哮、云雾缭绕的怒江,慢慢成为了身后早已相距千里的记忆,迎面而来是熟悉的昆明、林立的楼宇、川流的汽车、喧嚣的人群,眼前的一切从未如此刻一般让我感觉陌生,恍若隔世。

  • 标签: 怒江 宝藏 时间 遗忘
  • 简介:以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为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供体研究了NO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对不同浓度SNP在海水介质中释放NO的过程进行了监测;对所培养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进行藻密度测定,观测NO对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10和100μmol·L-1的SNP释放NO浓度大约分别为6×10-9、9×10-9和2×10-7mol·L-1左右,而释放时间分别为4、5.5和7.5h.研究表明,NO对不同微藻有明显不同的作用规律:NO持续作用下,对亚心形扁藻的最佳作用浓度在10-8mol·L-1数量级;对赤潮藻中肋骨条藻的最佳作用浓度在10-9mol·L-1数量级;赤潮藻对NO的响应比非赤潮藻更灵敏,NO可能是海洋生态系中微藻生长重要的调节因子.

  • 标签: 一氧化氮 微藻 硝普钠 荧光法
  • 简介:“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2050年1月1日。一列火车离开车站,绕地球轨道一圈又一圈,直至100年以后,最终在2150年新年夜停下来。此时,乘客们在世上的时间也只剩下一周,因为身在火车上,时间过得非常慢。当他们离开火车,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于车上环境的世界。在一周内,他们已经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前进了100年。”

  • 标签: 时间 旅行者 地球轨道 火车
  • 简介:汞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性重金属污染物,被许多国际组织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常规的汞分析手段,例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荧光光谱(AFS)等,对汞的分析精度较高,方法比较成熟,但对样品前处理要求也较高。同步辐射技术由于其高、精、准的优势,且对样品前处理要求比较简单、可实现原位无损分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中。随着研究的发展,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SRXRF)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SRXAS)技术在环境汞污染分析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我国环境汞污染现状及污染特征,同步辐射技术对于汞分布蓄积、含量和化学形态分析方面的独特优势,重点回顾了本项目组和其他一些研究组近几年关于SRXRF和SRXAS技术在环境介质如土壤、植物体内汞的分布蓄积、相对含量和化学形态转化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对进一步发展并提高同步辐射技术在环境及生物体汞污染水平、毒性机理和生态毒理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植物 生态毒理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和吸收谱 环境介质
  • 简介:研究了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存活、生长和免疫的影响.96h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在助溶剂Tween20的安全浓度范围内,随着DMP、DEP、DBP和DOP水平的升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24h、48h、72h和96h的LC50分别为40.33、35.29、25.48、19.14mg·L-1,30.52、23.45、16.96、15.38mg·L-1,7.51、6.97、6.57、6.06mg·L-1和6.85、5.87、5.01、4.47mg·L-1;DMP、DEP、DBP和DOP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浓度随塑料增塑剂碳链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11、4.15、1.80和1.29mg·L-1.90d慢性毒性实验表明,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血清蛋白含量、血清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以对照组和0.0400mg·L-1助溶剂Tween20处理组最高,而且显著高于1/100倍DMP、DEP、DBP和DOP安全浓度处理组(p〈0.05).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塑料增塑剂 存活 生长 免疫
  • 简介:为了探究不同暴露时间甲醛对小鼠哮喘模型肺氧化应激及IL-17表达的影响,用浓度为3.0mg·m^-3的甲醛气体吸入染毒,同时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1)对照组(生理盐水组);(2)ovalbumin(OVA)致敏组;(3)0.5h甲醛+OVA组;(4)1h甲醛+OVA组;(5)1.5h甲醛+OVA组;(6)2h甲醛+OVA组,以不同时间长度进行甲醛暴露,连续35d。OVA致敏组、0.5h甲醛+OVA组、1h甲醛+OVA组、1.5h甲醛+OVA组、2h甲醛+OVA组均在第11、18及25天腹腔注射OVA致敏液(5mgOVA+175mgAl(OH)_3+30mL生理盐水),第29~35天(共计1周)进行1%OVA雾化(30min·d^-1),每日1次,诱发哮喘。第36天进行以下操作:取肺组织测定肺系数并制作肺匀浆,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并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IL-17的水平。同时,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部气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在浓度为3.0mg·m^-3的甲醛气体吸入染毒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1.5h甲醛+OVA染毒组、2h甲醛+OVA染毒组ROS、MDA、IL-17含量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随着暴露时间长度的增加,小鼠肺部气道出现明显病理学变化。综上所述,每天2h甲醛+OVA染毒能对小鼠肺造成损伤并恶化OVA对小鼠肺的损伤,产生炎症反应,并通过氧化应激反应介导。

  • 标签: 甲醛 小鼠 氧化应激 哮喘模型 肺组织 IL-17表达
  • 简介:利用免疫层析和胶体金标记技术试制出一种免疫检测试片,该试片可快速定性检测鱼体内诱导的卵黄蛋白原.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试片仅需采鱼血浆100μL,15min内便可获得检测结果.试片的检测限(LODVTG)为10μg·mL^-1,野外现场应用表明测量准确度达92%.因此,该试片可用于野外水体类雌激素暴露与影响的原位评价.

  • 标签: 胶体金 卵黄蛋白原 类雌激素 检测试片
  • 简介:淋巴细胞激活剂可有效活化免疫细胞,进而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但不同激活剂及激活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细胞因子产生的种类和水平。为呼价不同激活剂促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筛选一种快速有效的激活方法用于细胞因子检测,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佛波素(PMA)/钙离子载体、植物血凝素(PHA)、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和美洲商陆素(PWM)体外激活大鼠外周全血0、2、4、6、8、10h,对各样本中10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季13(IL-13)、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和转化生长因子13(TGF-β)含量进行检测,并评价了环孢素A和硫唑嘌呤2种免疫抑制剂对激活剂诱导产生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5ng·mL-1PMA和1μg·mL-1钙离子载体体外诱导6h可以显著升高大鼠外周全血IL-2、IFN-γ、TNF-α、RANTES和TGF-β含量,是一种作用广泛的激活方法。其诱导产生细胞因子作用的变化可反映机体免疫系统和功能的损伤,可有效用于外源化学物免疫毒性评价。

  • 标签: 淋巴细胞激活剂 细胞因子 外周全血 悬浮芯片系统 免疫毒性评价
  • 简介:生命周期思想是解决环境与社会问题的一种整体性方法.这种方法是可持续建筑概念的关键.LCA(生命周期分析,或者生命周期评价)是将生命周期思想应用于建筑和建造业的一种重要工具.LCA可以提供有关物质和能源流动的重要信息.由于它很难应用于建筑物本身,所以关注的焦点越业越集中在对建筑环境实施更全面的分析上.通过LCA获得的知识最好是作为综合设计方法的一部分进行应用.在大多数项目中,如果不把LCA与数量调查或者能源模拟等其他手段结合起来就无法获得完整的LCA.将LCA应用于政策制定和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依地区和经济条件而有所不同.

  • 标签: 建筑环境 环境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分析
  • 简介:基于长沙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速度和综合度等方面分析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选取22个经济社会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人口因素及土地政策等是影响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长沙市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借鉴.表3,参8.

  • 标签: 土地利用 变化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 简介:采用室内控制实验研究了蓝白龙胆种子萌发对种子贮藏时间、萌发温度、土壤水分、光照强度、土层厚度的响应.结果显示:贮藏时间、萌发温度、土壤水分、光照强度和土层厚度均影响种子萌发.(1)种子成熟后0-30d萌发率最高?之后随贮藏时间增加其萌发率开始下降?180d后萌发率不足3%?(2)种子萌发温度幅较宽?10-30℃均能使其萌发?(3)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种子萌发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25%土壤含水量是种子萌发的最佳湿度?(4)光照促进种子萌发?但黑暗抑制其萌发?(5)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萌发率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说明蓝白龙胆种子萌发受许多因素影响?是长期适应生境的结果.图4?表2?参25.

  • 标签: 种子萌发 温度 水分 种子贮藏时间 龙胆科 青藏高原
  • 简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云南野生蔬菜苦刺花中的硫(以S计),磷(以P计),钾(以K计),钙(以Ca计),镁(以Mg计),铁(以Fe计),锌(以Zn计),铜(以Cu计),锰(以Mn计)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实验表明:苦刺花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P,K,Ca,Mg,Fe,Zn,Cu等矿质元素.苦刺花中各矿质元素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土壤中各元素含量和植物对元素的吸收有关.用ICP-AES测定辣椒中微量元素对此类资源的充分利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表1,参24.

  • 标签: 苦刺花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元素
  • 简介:林业害虫调查是开展林业害虫预测预报、防治检疫的基础.调查旨在查清汉寿县各林分类型的害虫种类、数量、分布区域和发生情况等,并针对危害严重的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barneyi)进行了重点分析,为汉寿县林业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设计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标签: 林业害虫 调查 建议 汉寿县
  • 简介:基于2001、2009和2016年平江县TM遥感影像,应用RipleyK函数分析了平江县县域景观格局的特征及其变化,以期为平江县的可持续发展及景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1~2016年间,平江县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大;耕地、水域和园地面积则逐渐减少,其中水域面积减少趋势较平缓.在研究期间,研究区的各种景观类型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均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总体表现为水域、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空间聚集程度降低,分布的均匀度增加;林地的空间分布随着面积的降低聚集性增强;园地的空间分布则趋向于随机分布,聚集程度减弱.

  • 标签: Ripley K函数 景观格局 多尺度 平江县
  • 简介:该文以泡沫混凝土材料作为外墙自保温材料,结合武汉某住宅建筑实例,借助DeST-h能耗模拟软件,以未保温墙体作为基准模型,通过比较几组不同厚度的自保温墙体,以净现值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墙体的经济厚度;借用minitab16软件的曲线拟合功能,计算分析了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墙体的最佳经济厚度,为泡沫混凝土作为建筑节能墙体材料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图2,表3,参7.

  • 标签: 建筑节能 泡沫混凝土 自保温墙体 经济性
  • 简介:借助DeST-h能耗模拟软件,采用倒置式平屋面形式,以武汉某居民住宅为例,模拟共29组不同厚度的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EPS)与泡沫混凝土作为保温材料的屋面的住宅能耗,通过计算并比较其经济指标,评估其节能潜力.模拟结果得出,相较于EPS保温屋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屋面在投资成本更低的情况下,其产生的节能效益更好,净现值更高,保温优势明显.其次,以普通钢筋混凝土屋面为基准,比较泡沫混凝土屋面的几组不同厚度的能耗,验证其节能效果;同样以净现值为评价指标,借助Minitab16软件对其进行曲线拟合,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泡沫混凝土屋面的最佳经济厚度,为泡沫混凝土作为建筑节能屋面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泡沫混凝土 屋面节能 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 经济性
  • 简介: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生态农场的发展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生态农场实际情况,从本地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角度出发,提出了生态农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并建立生态农场综合水平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进而运用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评价法,对湖南省辰溪县橘海生态农场进行了综合评价实证.

  • 标签: 生态农场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 简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危及到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从源头上控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要措施。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法与情景分析法,以水稻(双季稻、单季稻)、小麦-玉米、蔬菜(叶菜、根菜和果菜)的产地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铜的输入途径(大气沉降、磷肥、有机肥以及灌溉水)和输出途径(籽粒/可食部位、秸秆/残余物以及地表排水),并通过文献查阅和采样分析建立数据库,在平衡分析基础上为了保障100年土壤铜累积不超过设定的情景水平,当土壤铜背景值含量分别增加50%,100%和150%时,推导出磷肥、有机肥以及灌溉水的重金属含量安全阈值,磷肥中铜含量应控制在65175mg·kg(-1)范围内;畜禽粪肥中铜含量应控制在3595mg·kg(-1)范围内。灌溉水质标准应控制在4070μg·L(-1)范围内。这将为我国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和源头预防控制,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 标签: 重金属铜 来源 平衡 农作物 安全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