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对四种绣球属植物柔毛绣球、腊莲绣球、圆锥绣球和八仙花表面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为:四种绣球属植物气孔密度和性状均不相同,圆锥绣球、腊莲绣球和八仙花气孔为长椭圆形,而柔毛绣球气孔为卵圆形;柔毛绣球气孔密度最大,达到819.43/mm2,圆锥绣球气孔密度最小,仅为286.05/mm2;表皮毛长度、宽度、密度、形状和附属部件特征也各不相同,腊莲绣球表皮毛为线状,表面有许多丘状突起,柔毛绣球表皮毛呈薄片状,表面密布乳突状突起,圆锥绣球圆锥状表皮毛上有很多星状附件,八仙花没有明显表皮毛,但是其表面有颗粒状附属物.以上四种绣球属植物表皮微观形态比较结果可知,表皮特征可作为植物分类依据.

  • 标签: 绣球属 扫描电镜 气孔 表皮毛
  • 简介:(chromium)是一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重金属,进入人体可导致急慢性中毒,具有神经毒性、基因毒性、致癌和免疫毒性。了解六价(hexavalentchromium,Cr(Ⅵ))细胞毒性,进一步探究Cr(Ⅵ)毒作用机制,可为防治Cr(Ⅵ)对人群健康损害提供实验依据。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蛋白1(voltage-dependentanionchannel-1,VDAC1)参与调控线粒体外膜通透,影响细胞凋亡;同时VDAC1也是BCL-2家族重要结合位点,它可BAX/BAK相互作用形成孔道,使线粒体内凋亡相关蛋白,如细胞色素C,进入胞浆,引起细胞凋亡。但VDAC1影响细胞凋亡的确切路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使用L02人正常肝细胞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慢病毒包装法建立VDAC1低表达细胞系,检测在相同浓度Cr(Ⅵ)处理条件下,非染毒组相比,不同受试细胞生存率、凋亡情况、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生成量、线粒体功能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变化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VDAC1正常表达细胞相比,VDAC1低表达组在Cr(Ⅵ)染毒情况下,细胞生存率升高,凋亡率下降,细胞内ROS生成量减少,MPTP活性增加不明显,胞浆内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和AIF含量降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VDAC1参与了六价诱导线粒体依赖肝细胞凋亡,并且抑制VDAC1表达可减轻因Cr(Ⅵ)暴露而引起L02肝细胞损伤。

  • 标签: 六价铬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凋亡
  • 简介:纳米价铁(nZVI)作为一种高效环境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环境领域。但研究发现,大量进入环境nZVI可能会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如和nZVI接触,会造成小鼠器官受到损伤,杨树幼苗生长减缓,大肠杆菌微生物细胞膜破裂不利作用出现。此外,nZVI还会改变环境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指标,而且毒性效应容易受到外界条件干扰。虽然目前对nZVI致毒机制还不完全明确,但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可能假设,主流观点是铁离子释放、氧化损伤和基因损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nZVI毒性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nZVI使用和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纳米零价铁 生态毒性 氧化损伤 铁离子 影响因素
  • 简介:湿地是陆地水域之间过渡地带,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生态系统。湿地生态风险评价实际应用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学和生物风险源如何影响湿地,并为湿地管理提供科学支撑,这就要求确定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完整。生物完整指数以环境生态毒理学数据为依据,是进行生态系统健康风险评价最有力工具。大中型无脊椎动物作为易选择分类群,可用于湿地评估生物完整指数建立,土壤动物特别是线虫类群作为湿地土壤和水环境健康评价指示生物具有广阔前景。通过线虫分子毒理学研究方法,可优化出生物完整指数体系,建立扰动背景下湿地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为湿地污染监测、防控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 标签: 湿地 生态风险评价 生物完整性 动物
  • 简介:纳米价铁(nanoscalezero-valentiron,NZVI)是一种新型地下水修复材料,NZVI生物安全研究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NZVI微生物毒性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NZVI对微生物毒性效应致毒机理,归纳总结了影响NZVI颗粒毒性效应各种因素,并对未来NZVI材料毒性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NZVI生物安全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纳米零价铁 生物安全性 毒性效应 致毒机理
  • 简介:建立人皮肤模型检测杀菌类农药腐蚀/刺激,探讨体外皮肤模型替代农药动物皮肤安全评价实验可行和影响因素。使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鼠尾胶原混合培养模拟真皮层,在真皮层上接种人角化细胞,经气液培养形成表皮层。通过细胞活性和细胞因子测定鉴别化合物腐蚀/刺激,并比较体外皮肤模型和动物测试结果一致。结果表明,皮肤模型对十种农药腐蚀测试,动物安全评价测试结果完全一致。在刺激试验,细胞因子白介素-1a(IL-1a)作为检测终点提高了体外皮肤模型灵敏和准确,人皮肤模型和动物测试结果一致达到80%。研究表明,构建的人皮肤模型在对杀菌类农药腐蚀/刺激测试初步表现出较好性能,作为动物替代方法进行农药品安全评价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人皮肤模型 腐蚀性 刺激性 杀菌类农药 IL-1A
  • 简介:化工品生产,是印度最古老家庭工业之一.本文聚焦于染料和染料中间产品行业,这个行业许多公司都是中小企业.在过去10年左右时间里,由于对它们环境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它们已经历了几次金融压力.流程终端废物治理排放已经有所改进,但却是有限成功,因为它成本昂贵(而且改变废物形态和消除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已经开展为数不多印度清洁生产行动,迄今主要还是示范项目.通过贯彻清洁生产措施,参与企业已经提高了生产力、削减了成本并且降低了它们污染负荷.实现节余潜力,是原投资许多倍.

  • 标签: 中间产品 产品工业 保护预防性
  • 简介:纳米银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医疗、化工、生物许多领域,增加了与人类接触可能,因此关注其生物安全是很有必要。本文对近年来纳米银抗菌和生物安全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纳米银皮肤毒性、呼吸系统毒性、消化系统毒性和其他组织毒性,其次分析了体外细胞毒性和细胞内纳米银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最后对纳米银材料的人群暴露生物安全纳米银银离子毒性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旨在为纳米银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建立标准纳米银安全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 标签: 纳米银 抗菌性 生物安全性
  • 简介:随着环境重金属污染加剧和营养学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重金属元素营养金属元素肠道吸收过程探讨及其生物有效影响因素研究.Caco-2细胞模型能有效模拟人体小肠上皮细胞转运吸收过程,可结合基因技术、分子技术手段用于研究人体肠道吸收物质机制和影响因素.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利用Caco-2模型对镉、、铅、砷多种重金属铜、铁、锌、钙多种营养金属在小肠内吸收、转运方式、代谢机制影响吸收、转运过程各类条件研究工作,然后对Caco-2细胞模型研究方法及其在未来评估金属人体生物有效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CACO-2细胞 金属 体外试验 生物有效性 转运与吸收 健康风险评估
  • 简介:图中呈现是苍鹭一种非同寻常“舞蹈表演”。苍鹭这种独特行为一般出现在每年年初,但它与繁衍后代无关,舞蹈表演一般在它们白天公共栖息地进行。繁殖季节初期,苍鹭变得紧张易怒,任何一只陌生鸟靠近都会使一只瞌睡鸟倾刻间变得非常野性。被惹怒,苍鹭就会开始它“舞蹈表演”,昂首阔步,或许还会跳上跳下。它们喙颜色常常由此变得更加粉红,好像因为愤怒脸上泛起红晕一样。

  • 标签: 苍鹭 繁殖季节 舞蹈表演 栖息地 鸟类
  • 简介:合毒蛾可危害多种林木,造成严重落叶,笔者对合毒蛾寄主、危害、形态特征、天敌资源生物学特性内容作了介绍.虫在我国目前尚无分布报道,因此应加强木材、苗木检验检疫,防止其入侵我国.参5.

  • 标签: 合毒蛾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天敌
  • 简介:集体公益林林权改革制度时候主要表现问题是集体林权改革制度不细且立法滞后、管理制度滞后和生态补偿经济收入严重失调,提出集体林权改革时候森林生态公益保障策略是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立法、加快制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候监督管理办法和加快制定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细则.

  • 标签: 集体公益林 林权制度改革 森林生态公益性 保障策略
  • 简介:滴滴涕和苯并芘这种典型持久有机污染物在环境已广泛分布,因此,本研究利用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草履虫来研究其急性毒性效应,结果发现其毒性效应存在显著剂量效应关系。DDT和BaP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26.012mg.L-1和180.167mg.L-1,且这种污染物浓度和概率间存在很好线性关系。不同浓度DDT和BaP对草履虫进行毒性作用时,草履虫呈现出不同形态;比较而言,DDT毒性作用更大。由于草履虫对这种毒性物质作用敏感性,因此,草履虫可作为一种敏感指示生物来评估POPs长期危害。本研究为水污染减排和生境保护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最后,种典型POPs对草履虫毒性机理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草履虫 滴滴涕 苯并芘 半数致死浓度 毒性机理
  • 简介:生物多样是生命系统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物质基础:人类受化多样可以认为是生物多样一部分。“生物多样一文化多样”是紧密相连、相生相长整体。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物质基础 生命系统 人类
  • 简介:参照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导保护水生生物及其用途国家水质基准技术指南”程序和规范,筛选了我国广泛存在淡水水生生物物种,收集现有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数据,结合课题组实验得到部分本土生物毒性数据,分别采用物种敏感度排序法(SSR)、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以及澳大利亚水质基准技术方法对我国六价淡水水生生物安全基准进行了推导。获得了我国淡水水生生物六价双值基准,3种方法得到基准最大浓度(CMC)分别为23.97、22.84、29.06μg·-1,基准连续浓度(CCC)分别为14.63、1035、9.00μg·-1,在同一数量级上,但美国基准值有一些差异,建议使用SSD法推导CMC值和CCC值。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水质基准制定提供一些有用基础资料。

  • 标签: 六价铬 淡水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基准最大浓度(CMC) 基准连续浓度(CCC)
  • 简介:师父曾对我说过:“当摄影不再用来表达艺术倾向和情感倾向,变成一种纯粹记录,那这就是摄影最本真的意义.”

  • 标签: 摄影
  • 简介:为探讨纳米MnO2常规MnO2粉末对细胞DNA损伤作用差别,采用不同浓度纳米MnO2常规MnO2粉末(0、100、200、400μg·mL^-1)对Hela细胞进行染毒,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检测Hela细胞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对照组相比,纳米MnO2和常规MnO2各染毒组细胞尾部DNA百分率(TailDNA%)和尾矩(TailMoment)均显著增加(p〈0.01);同一浓度下,纳米MnO2组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显著高于常规MnO2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纳米MnO2和常规MnO2粉末均能导致Hela细胞DNA损伤,且纳米MnO2损伤作用强于常规MnO2.

  • 标签: 纳米MNO2 常规MnO2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 简介:为评价黄枙子食用安全,以提高黄枙子综合开发利用,本研究对黄枙子枙子黄色素和重金属含量分别进行了测量.将黄枙子光波消煮,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矿物质和枙子黄色素含量,测试结果显示黄枙子矿物质和枙子黄色素含量丰富.本研究以砷为研究对象,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大鼠精子畸形、大鼠骨髓细胞微核、180天喂养安全毒理学评价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测定40批黄枙子样品,其水溶出物砷、汞、镉含量分别为:w(汞)≤0.0153ug/g、w(砷)≤0.0613ug/g,w(镉)≤0.0167ug/g,均极其微小;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无显著相关,18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无毒副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黄枙子枙子黄色素含量丰富,且具有较好食用安全.

  • 标签: 黄枙子 枙子黄色素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 简介:西葫芦(CucurbitapepoL.)对土壤持久有机氯化物超强吸收能力已被证实,意味其具有指示区域土壤持久有机氯化物污染状况潜能。本研究采用农田小区试验,考察了西葫芦不同组织器官(根、过渡茎、茎、叶和果实)在6生长期对有机氯化物累积吸收行为;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分析了种植土壤西葫芦各组织器官21种有机氯农药(OCPs)和18种多氯联苯(PCBs)。结果表明,西葫芦可将根吸收OCPs和PCBs传递到过渡茎和茎。不同生长期采集西葫芦根、过渡茎和茎OCPs和PCBs浓度基本稳定,无明显生物稀释效应,且此3组织器官OCPs和PCBs分布模式土壤分布模式基本一致。因此,可以用西葫芦根和茎持久有机氯化物浓度指示土壤持久有机氯化物污染水平,根和茎采样时间可以不受西葫芦生长期限制。

  • 标签: 多氯联苯 有机氯农药 土壤 西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