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无情有性",是由隋代的吉藏首先明确提出的。道教经过一个阶段的探索和动摇才确立了"无情有道性"的立场。麦谷邦夫对于"道之遍在性"的强调实际上混淆了"道之性"意义上的"道性"与"道性清净之心"意义上的"道性"概念。仔细考察,即便是相似的两个命题——"一切无情皆有佛性"与"一切无情皆有道性",由于其中的关键范畴"佛性"与"道性"的内在含义在许多场合并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尽管可以大致承认潘师正所言的"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命题为道教"无情有性"滥觞,同时也应该指出,其逻辑基础仍然是"道之性",而绝非"道心"。孟安排熟练运用佛教中观学方法,借鉴吉藏"草木有佛性"之说,提出"道性"是"不色不心""而色而心"的,而这一结论是"无情有道性"最重要的哲学基础。

  • 标签: 无情有性 无情有道性 吉藏 孟安排 道教义枢
  • 简介:江是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博学多才,兴趣广泛,对科学论尤为热衷,并就此发表了诸多议论。丁江的科学论与批判学派存在思想传承关系,并且多是直接的思想传承,尤其是从皮尔逊《科学的规范》获益良多。

  • 标签: 丁文江 科学论 批判学派 马赫 彭加勒 皮尔逊
  • 简介:自奥义书时期之后,吠檀多哲学到了乔荼波陀和商羯罗那里发展至高峰。但真正把吠檀多哲学传播到西方世界的,当首推19世纪的圣人维韦卡南达。吠檀多哲学与一切伟大的哲学一样,都需要追问存在,需要回答宇宙与自然的本源以及意义问题。考察维韦卡南达哲学中的宇宙论,可以构成诠释吠檀多哲学中的“摩耶”理论的一条途径。

  • 标签: 吠檀多 宇宙 摩耶 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