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敬请文章被全文转载的作者与书报资料中心稿酬室联系稿酬事宜。联系电话:(010)6251315662515937如需要索引全文请与咨询部联系电话:(010)84043003联系人:刘老师总论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庆祝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20周年/陈占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2.7.122~125

  • 标签: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索引 书报资料中心 思想理论教育 联系电话 稿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敬请文章被全文转载的作者与书报资料中心稿酬室联系稿酬事宜。联系电话:(010)6251315662515937如需要索引全文请与咨询部联系电话:(010)84043003联系人:刘老师思论意识形态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现代性之维,梅景辉∥北方论丛(哈尔滨),2012.1.125-128

  • 标签: 索引 马克思主义理论 书报资料中心 联系电话 生活世界 意识形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举毛汗东思想旗帜的光挥篇章J一户习邓小书同志《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片下j)J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理论和实际统一的基石一读《实践论》{七记乙泽东同志对于矛盾特殊性理论的贡献认识和实践的对立统一是毛泽东哲学思思的核心《毛洋东竹学思想研完》代序一、德对毛洋尔军事思想形成的玉大贡献学习《朱德选集》,IJ有关“二战”时期儿篇军事著作的休会书呱ffI发展毛汗东思想的光辉捞样学习《邓小平文选》毛泽东同志对认识论的上要贡献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典范一学习《邓小平文选》对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探讨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所作的贡献试论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哲学

  • 标签: 毛泽东哲学思想 云南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实事求是思想
  • 简介:国内马克思概念研究的兴起既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又从根本上源自现实中当今人类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此领域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20世纪80年代的零星式研究和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集中式研究两个阶段。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概念历史演化的进程;马克思概念与费尔巴哈概念的关系和马克思概念的文本依据。为促进这一研究的丰富和发展,还有必要深入挖掘马克思概念形成的思想资源、加强马克思概念的文本研究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已有的各方成果以及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纳入到马克思概念研究来。

  • 标签: 马克思 类概念 背景 研究成果 趋势
  • 简介:作为传统的工科高校,近年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保持包括气象、信号与信息管理等领域优势的同时,加大了文科类专业学科的建设,目前,共有包括电子商务、外语、社会科学、信息统计、管理、会计和经济贸易七大支干系,涉及数十个专业方向,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

  • 标签: 信息管理 工程学院 文科类 成都 专业学科 电子商务
  • 简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说费尔巴哈从所谓“抽象的人”的本质出发揭穿了宗教神圣形象的非神圣基础的话,那么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出发进一步阐明了非神圣世界自我分裂和异化的本质根源。马克思“本质”规定具有鲜明的二重性特征,其中具有终极意义的人本学理论存在于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思想之中。在现代条件下,弘扬其现实批判精神,同时对其所蕴含的一般人本学理论进行具体辨析和重新诠释,这对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扬弃自我物化,提升精神境界,实现自我超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费尔巴哈 类本质 人本学
  • 简介:毛泽东同志在1956和1957年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两不同性质矛盾的重要性,分析了两不同性质矛盾的主要表现,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只有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存在的根源及其具体表现,采取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才能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更好的条件。

  • 标签: 毛泽东 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 和谐社会
  • 简介: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及其培养目标决定的;特殊地说,是提升中国未来承担更大国际责任所需要大规模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弥补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各自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两者的教育教学理念上存在反差的需要。两者'同向同行'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说,是不存在'价值中立'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而言,主动建构两者'同向同行'的可行路径,一是把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切入点,以找到两者'同向同行'的契合点;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互动,以共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发挥'协同效应'。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 同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