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科学从事科学事业的动机,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二战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标志着长期以来自由探索主导的科研时代的终结,小科学氛围下形成的职业操守难以应对战时以国家意志为转移的科研模式,科研伦理的失范使得身处其境的科学们面临空前的道德困境。

  • 标签: 二战 科学家 道德
  • 简介:奥本海默的名字是和"曼哈顿计划"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奥本海默在"曼哈顿计划"中的杰出贡献,而被誉为"原子弹之父".但是奥本海默又是个悲剧人物,奥本海默自参与研制原子弹工作到战后的政治活动是科学从政的悲剧结局.从中可以获得的启示,是科学必须具有科学良心和社会责任.这就是,科学不仅仅是要追求真理,同时也要为人类造福.

  • 标签: 奥本海默 曼哈顿计划 原子弹
  • 简介:<正>一、关于家庭的经济功能。苏格拉底指出,要使家庭兴旺,就必须使家庭富裕起来,只有弄清楚了家庭需要,尽力加以满足,才能把自己的家庭治好;德谟克利特认为,共同的家庭经济生活并不可取,因为容易造成大家对家庭利益漠不关心,最好的办法是把财产分给子女,让他们自己独立经营,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焕发热情进行竞争,获取新财产;亚里士多德把家庭经营称为致富术。他还指

  • 标签: 家庭观 希腊哲学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家庭经济 亚里士多德
  • 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伦理学家魏英敏于2014年11月17日21:15时在杭州市浙江医院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0岁。魏英敏1935年6月29日出生于辽宁盖州,满族,1956年9月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团委常委、宣传部长,1970年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标签: 伦理学家 逝世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北京大学 研究生导师
  • 简介:摩尔所谓“自然主义谬误”批判的是将“善”这种非自然的属性直接等同于快乐、进化以及实存等这些非价值属性的自然物,但他并不否认可以从这些具体的善事物或手段善中推导出善本身;斯蒂文森的温和情感主义虽然强调态度分歧对于信念分析的根本性和相对独立性,但并不否认部分态度分歧对于信念分歧的依赖性和共存性;黑尔作为元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复归的一个重要代表,更是有意弥合事实与价值的裂痕,强调道德语言的普遍规定性,强调作为社会事实的社会制度对价值评价的决定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通常所认为的元伦理学关于不能从“是”推出“应该”的结论,实际上是对元伦理学观点的误读,而这种误读也同样发生在休谟身上。

  • 标签: 事实 价值 休谟 摩尔 斯蒂文森 黑尔
  • 简介:关于人的权利的各种冲突给伦理学和政治思想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启示。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能列举出来的有如下内容,关涉伦理相对主义、伦理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哲学家的授权、哲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知识分子在政治和社会变化中的角色以及情感和道德的关系。在本文中,我通过分析我所理解的人权理论和实践得出了与哲学有关的一些结论。为了理解人权概念的历史和宗谱,我在文章开始的时候简要讨论了这个概念的历史,随后,对试图把人权视为伦理概念或伦理实践的哲学行为进行了否定性评价。同时,这个概念对公众话语而言的中心地位是不能受到忽视的。人权的政治用法和哲学遗产之间的鸿沟给哲学带来了多种后果。对人权的讨论本身意味着消除伦理相对主义,反过来,这又会使必要的哲学对话成为可能。不仅如此,人权的理论的薄弱状态应该唤醒我们,使我们意识到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政治哲学家会被赋予没有有效哲学基础的政治和社会实践的立法者角色。后面这种后果涉及哲学和意识形态以及伦理学和政治学之间的关系。如果人权不能建立在哲学基础上,如果国际政治总是通过道德和武力而获得改变,和人权有关的政治哲学能发出什么命令?最后,情感与道德的关系也被视为一种可能却有问题的桃源圣地,不过,它却可以解释我们对人权概念的依恋。

  • 标签: 人权 历史 论证 伦理相对主义
  • 简介:<正>当前,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社会风气的改变。要改变社会风气,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广大人民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普及道德科学知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编写的《道德科学知识讲话》(简称《讲话》),就是普及道德科学知识的一本通俗读物。这本书的特点是:首先,重点地介绍了道德科学理论的基本常识。《讲话》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道德科学的基本原理,道德原则、规范体系,以及道德实践活动各个部分基本理论问题,特别突出了共产主义道

  • 标签: 科学知识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社会风气 广大人民 科学理论 讲话
  • 简介:<正>基础科学研究作为心理过程的评价,它也作出价值判断。但是,后者完全是内在的:它们涉及科学研究的要素,诸如资料、假设和方法,而不涉及科学研究的对象。另一方面,工程技术专家不仅作出内在的价值判断,而且也作出外在的价值判断:他评价他能得手的每一事物。在他看来,每一事物、过程或概念就某种实际目的而言,是好的、坏的或中性的。必须区分两类技术评价:技术效应、经济效应的评价与社会价值的评估。一项人工制品可以既有技术效应,也有经济效应,但无社会

  • 标签: 科学技术的价值 道德判断 技术效应 工程技术专家 价值判断 经济效应
  • 简介:托伦斯神学的目标在于重新建立神学的客观性和实在性。托伦斯的"神学之科学性"的思想源自于他对科学本质的重新认识。在托伦斯看来,神学的客观性就如同科学的客观性一样,不但表现在其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而且表现在其研究对象——上帝——也具有客观性。托伦斯认为,神学研究不但要注重理性的作用,还要强调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在这其中,"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托伦斯 神学 科学性 客观性
  • 简介:现代科学已经走向了“后学院”时代,在应用语境下与社会之网紧密纠缠。然而,随着科学语境的变迁,科学道德问题却日趋复杂,不断凸显出科学共同体自由和自律缺失所带来的道德困境。反思之后的理性选择是:在科学与社会适度“亲和”下保持道德张力,积极培育具有道德自律精神和自治能力的科学共同体,以科学精神和道德精神的辩证融合促进科学和社会的创新进步。

  • 标签: 后学院科学 科学道德 科学共同体 自由 自律
  • 简介:著名伦理学家、中国现代哲学家和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因病于2004年4月25日逝世,享年九十五岁。先生的逝世是我国伦理学界的巨大损失。作为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生哲学、道德理论和中国伦理学的伦理学家,先生一生以促进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的中国化为己任,并为此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就,为中国伦理思想史学科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 标签: 张岱年 伦理学家 辩证唯物论 人格修养
  • 简介:康德从纯粹实践理性出发建构的伦理学存在着缺乏道德动机、德福矛盾等问题,其理论也因此而缺乏现实性。立足于神经伦理学这一视角,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可以对康德伦理学进行“科学地”解读。

  • 标签: 康德 神经伦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 简介: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与伦理价值的关系作了辩证的分析,既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又以系统的技术整体论超越了技术决定论,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在生产力的系统结构中实现的.在分析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时,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价值偏向,以制度批判超越了对科学技术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与伦理价值置于人类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在人类实践基础上融通了两者的关系.

  • 标签: 科学技术 伦理维度 制度批判 人类实践
  • 简介:“扮演上帝”是一个主要用来描述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发展并对其进行社会评价的习语。在生存与发展意义上,人类有充分的理由去扮演上帝。随着越来越多的生命秘密被揭示,人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似神力量。人类应该扮演上帝,人类能够扮演上帝,人类不得不去扮演上帝,扮演上帝已成为人类的宿命。基于自然界和生命世界的复杂性以及知识的有限性,人们在扮演上帝时要有更多的耐心和责任。

  • 标签: 生命科学 扮演上帝 合理性 责任性
  • 简介:科学基金项目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必须在科学、规范的伦理审查制度中进行才能保证其社会价值的实现。特别是涉及人类的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构建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基金组织引导与规范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加拿大国家科学基金组织联合出台的《涉及人类研究伦理政策声明》为主要对象,从伦理审查主体、审查方式、审查程序等方面研究加拿大科研伦理审查制度的特点与经验,以期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借鉴。

  • 标签: 国家科学基金 涉及人类研究 伦理审查 加拿大
  • 简介:<正>最近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同志座谈台湾电视连续剧《含羞草》,大家认为剧中人物所表现出的爱情、婚姻、家庭道德观念,较好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一部成功之作。

  • 标签: 尔刚 伦理学研究 社会科学院 天津 爱情观念 爱情生活
  • 简介:2009年11月21日,以“科学发展观与政治伦理”为主题的全国第四次政治伦理学研讨会在海南海口召开。会议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中国伦理学会、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和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分会共同主办。来自中央党校及全国党校系统、高校系统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围绕行政伦理与官德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外政治伦理思想等问题等进行了学术研讨。

  • 标签: 政治伦理学 科学发展观 研讨会综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央党校 政治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