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人际伦理观下的资源立法的理论与实践局限,导致了人与资源的紧张关系。资源立法应凸现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取向,并具体贯彻生态限制、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环境权限制以及强化资源的生态义务等原则。加强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取向在我国资源立法中的渗透力度,确立有关资源立法的一般生态原则,为防止生态伦理成为生态乌托邦,特别应将资源的生态义务类型化、内化。

  • 标签: 资源物权 生态伦理 生态义务
  • 简介:集体主义话语的确立受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与自身的内在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多元文化、集体主义逐渐回落到社会道德层面,都对其话语形成了极大挑战。集体主义话语的重构在于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指向性的统一、坚实的利益基础和正确的衡量标准。集体主义话语的重构是一个集体和个人双向作用的过程,需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需要不断实现由社会到个人、理论到实践、外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 标签: 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话语权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
  • 简介:在我国,街头官僚(Street-LevelBureaucrat)行政裁量的控制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容易被人们忽视,即使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其研究也总是遵循立法一执法一司法的“法制主义”思路,使得研究具有明显的“单点注入”特点。对街头官僚行政裁量进行法律控制,在立法、司法等方面均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境。街头官僚行政裁量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性裁量,对其实施有效而合理的伦理限制与伦理控制,应当是街头官僚行政裁量之合理行使的根本。

  • 标签: 街头官僚 行政裁量权 法律控制 伦理控制
  • 简介:承继《易传》《中庸》圣人参天地的观点,荀子进一步提出君子可以总万,从而丰富了儒家人与天地关系的理论内涵。在荀子看来,君子有仁义、知通统类,从而能够总括、调理天地万。君子总括万的思想,涵摄的是人与自然万相互友爱的平等关系,从而可以兼容人与自然适度平衡、和谐发展,以达到彼此共生的人类理想。荀子的这一思想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价值。

  • 标签: 总括 参天地 理物 贵全 不害伤 相有
  • 简介:江苏宜兴"双独"夫妻身亡,通过试管婴儿遗留四枚冷冻胚胎应该如何处置引发争议。人的生育应该是一种自然权利、人权和人格,胚胎应该具有"准人格"道德地位。"宜兴案例"的判决启示我们,应该从生命伦理学的视角,反思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儒家家庭主义价值决定着生育主体具有家庭性。因此,应该赋予家庭处置遗留胚胎的权利。

  • 标签: 遗留胚胎 自然权利 人权和人格权 “准人格” 儒家家庭主义 处置权
  • 简介:近年来,技术伦理学在技术哲学的后现象学兴起的背景下出现了“转向”,即“技术人工”在“人一技术”交互情境中有着全新的伦理意蕴。机器(人)伦理学研究的兴起可以看作是哲学中“”转向在科技伦理中的回应,“”转向后的机器(人)伦理学是对经典伦理学的拓展和对人本主义的超越。聚焦“机器(人)”伦理视角对技术人工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与反思,对于准确把握“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具有重意义。

  • 标签: 技术人工物 机器(人)伦理学 “物”转向 技术伦理学
  • 简介:传统价值观是典型的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立场上的人种主义价值观。它错误地理解了价值关系的本质并割裂了客观世界的事实关系与价值关系的统一,是极其片面、错误与不合理的价值观。道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道主义世界观立场上的道存在主义价值观。它是正确地反映万彼此之间的事实关系和价值关系及其二者统一关系的价值观,是全面、正确与合理的价值观,是对传统人种主义价值观的颠覆和超越。

  • 标签: 价值观 物道主义 物道存在主义 物道-物种主义 人种主义 颠覆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