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有时,我们之所以心不静,是觉得天地不公,为什么别人胜过自己,为什么自己境遇不好,为什么自己要傻子般地对伤害过自己的人好?总想自己的一面,越想越有理,越想心越乱。弥勒菩萨在另一首偈子里,以悟道者的智慧,回答了这一生拷问:眼前都是有缘,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难忍事,自作自受,何方大肚包容。

  • 标签: 弥勒菩萨 天地 境遇 智慧
  • 简介:本文以庞迪我的《七克》与刘宗周的《谱》为中心,对其中的克罪灵修和改过工夫作了对比研究。首先,在阿奎那的神哲学和天主教的灵修传统中,阐述了《七克》中克罪灵修的思想。其次,在刘宗周思想体系中,阐释了《谱》中改过工夫的思想。最后,在耶儒双方各自宗教文化传统中,寻找到克罪灵修和改过工夫的相互会通之处。得出如下的结论:虽然克罪灵修和改过工夫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可以在会通中互相理解,进而在互相启发中,通过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来丰富发展各自的克罪灵修和改过工夫传统。

  • 标签: 克罪灵修 七克 人谱
  • 简介:法显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佛学家,其《高僧法显传》不仅是他西行求法的纪实,也是一部文化意蕴深厚的著述.法显既代表了中国佛教高僧追求真理,不辞身命、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反映了崇高的信仰力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代表.同时,他的《高僧法显传》还是一部弘法利生、包蕴佛教理趣的文学作品.其中许多内容,寄寓深刻,喻理深邃,不乏生动、完整的比喻故事,表现出叙述中彰显经典教义,议论中蕴含佛教喻理的文采.

  • 标签: 法显 《高僧法显传》 比喻经典 喻理
  • 简介:佛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语系佛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和增进人民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代,佛教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继承优良传统,净化心灵、涵育道德、启迪智慧,为促进社会和谐、传承优秀文化发挥着积极作用。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新闻发言人 大众传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娱乐界 恶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