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什么东西叫佛性?我们先看印顺老的评价。若依印公的研究,从中观学角度看“空就是佛性”,“一切凡圣众生以空为其本”;若依唯识论者,《大涅盘经》说如来藏名为佛性,佛性就是真我。依印老自己的研究,释尊出在人间,所以是即人成佛的,是净化人性而达到正觉解脱的。释尊是人,

  • 标签: 古典文学 佛性 《庐山远公话》 《红楼梦》
  • 简介:通过比较波斯古典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揭示出波斯古典诗歌以宗教信仰为主旨的根本特征.而中国古典诗歌的蕴藉则更多地折射出诗人对自身命运和情感的关注,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 标签: 宗教 波斯古典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
  • 简介:在道教发展史上,经宋元到明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北宋真宗时,编成了道教的传世宝典《云笈七签》,尔后。明代自永乐到正统年间,完成了集道教经典之大成的《道藏》的编撰。在这一前一后之间,又有王重阳,丘处机师徒,于金元之交创建了重要的道派全真道。所谓“全真”,虽取《抱朴子·明本篇》“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达于性若婴儿,自适自得的意思,而王重阳之创立全真教派,主要是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因而信众甚多、影响很大。

  • 标签: 道教文化 古典戏曲 中国文学 民间文学 道教题材
  • 简介:一众所周知,日本净土教绘画的开展,有描写西方极乐净土景象的净土变相图,有念佛行者于临终称念佛号、期愿极乐往生,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等圣众现前的来迎图,大多是在十世纪以后制作的。事实上来迎图在形式上也很复杂。这些多种形式的来迎图正是日本净土教绘画的特色。来迎图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被称为来迎图终极的《摄取不舍曼陀罗》,或被认为与来迎图不同的《二河

  • 标签: 往生 阿弥陀三尊 净土变 光明寺 十六观 实际寺
  • 简介:中国是个崇尚诗的国度,一部中国文学史,便一半是诗歌创作的历史。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古体诗,唐后的近体诗和宋后的称为诗余的词,包括元后的近于词而较为口语化的散曲,都是不断发展的因时代不同而略呈差异的诗歌。若欲考察道家思想之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似首先或主要地应从其对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入手。

  • 标签: 诗歌创作 道家思想 古典 中国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 《楚辞》
  • 简介:戒律东传是唐朝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菩萨戒不仅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还经海上丝绸之路流传至韩国、日本。中日两国僧侣在菩萨戒传入日本的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鉴真东渡缘于弘扬戒律,不仅成功创建日本律宗,成为律宗初祖,还广授菩萨戒,将菩萨戒正式传入日本。最澄入唐求法,回国后创建日本天台宗,一生致力于弘扬菩萨戒,不仅促成大乘戒坛的建立,还明确提出大乘律宗概念,设计出天台宗菩萨戒的师资传承谱系,使菩萨戒在日本得以兴盛,进而改变了日本的戒律传统和佛教发展方向,意义深远。

  • 标签: 菩萨戒 鉴真 最澄 日本
  • 简介:现代日本社会存在着寺院、神社、教会等多种形式的宗教,而这些宗教的成立及其活动都将接受日本法律的制约和保护.简言之,一所寺院如需展开正常的宗教活动,首先在法律上必须接受作为"宗教法人"的核准并获取"法人"资格,其次此寺院必须在寺院规章中注明其为受法律保护及约束的"宗教法人".以下将简述日本宗教法人之现状.

  • 标签: 宗教法人 日本宗教 法人现状
  • 简介:4月7日,日本最高法院驳回了日本奥姆真理教主要成员冈崎一明的上诉,维持东京高等法院在二审中做出的死刑判决。包括教主麻原彰晃在内,奥姆真理教共有13人在一审或二审中被判处死刑,但冈崎是首位被终审判处死刑的罪犯。

  • 标签: 日本 邪教组织 奥姆真理教 死刑
  • 简介:凤潭虽为日本华严宗学者,但同时精研禅学.他从所谓圆教的立场出发,对以为代表的中国禅宗特别是圆悟克勤等的公案禅进行了严厉批判.其批判涉及到历史真实与宗教真实、禅宗中的如来藏思想、教与禅的关系等问题.由于凤潭兼通禅、教,有多方面的佛学修养,而且其方法论具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的风格,故其批判多有别开生面之处,被认为开启了日本现代佛教学研究的先河.

  • 标签: 凤潭 《碧岩录》 《铁壁云片》
  • 简介:引言关于日本学术界对辽代佛教的研究的现状,石井修道已经发表了(田中良昭、冈部和雄编所收,大藏出版,2006年),介绍最近的研究成果.另外,砺波护、岸本美绪、杉山正明编写的(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也有相关的内容.以上这些研究内容很丰富,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这与日本的辽金代佛教研究成果远远比不上宋代佛教的研究这一现状是一致的.

  • 标签: 佛教研究 日本佛教
  • 简介:19世纪西方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探讨了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康德,在这个问题上走入了二元论的不可知论。继康德之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都用正、反、合的辩证思维方式,论证了思维与存在之间能够达到一致或符合,证明人有能力认识这个世界。在东方6世纪智(538-597)创立天台宗,就提出了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的“一念三千”命题,并用空、假、中的辩证思维方式,论证了心、物之间,能够达到圆融,证明人有能力把握绝对真理。两者所不同的,只是德国古典哲学用清晰、明了的哲学语言来表达,而天台宗则用含混、简约的佛学语言来表达而已。

  • 标签: 德国古典哲学 思维与存在 天台宗 黑格尔 图式理论 费希特
  • 简介:本刊讯10月8日至11日,应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住持则竹秀南的邀请.以副会长明生法师为团长、副秘书长兼国际郜主任莲俊忠先生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10人访问日本,并出席了纪念是云院开祖大寂常照禅师圆寂500周年暨祈祷世界和平法会。

  • 标签: 日本 中国 佛教事业 明生法师 中国佛教代表团 文化交流
  • 简介:佛教寺庙多见于深山幽谷之中,在楼房屋顶上建庙却是日本信徒们的一大创新。最近,京都古城市中心一幢五层商业大楼的屋顶平台上建了一座正觉寺,成为日本第一座“屋顶寺庙”。

  • 标签: 日本京都 深山幽谷 佛教寺庙 城市中心 正觉寺
  • 简介:中国佛教自公元六世纪中叶经由朝鲜半岛移植到日本以后,逐渐在日本社会流传开来。隋唐时期,中日两国通过海路开始直接往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成实宗和俱舍宗也相继传到了日

  • 标签: 日本曹洞宗 道元 成实宗 三论宗 中国佛教 华严宗
  • 简介:序言中国佛教具有被称为教判佛教的一面。由于释尊教义未按说法顺序就适时地东传到中国,所以顺序和释尊说法的意义在中国就显得非常必要。中国经过翻译接受时代,至隋唐迎来教判论盛行、诸宗成立的时代。虽然宗派在隋朝以前业已成立,却为学问宗,与隋以后的各宗大相径庭。净土教始于东晋慧远,至隋唐才得以独自展开。本文将就中国净土教的展开对日本净土教的影响、尤以教判论为中心进行阐述。

  • 标签: 净土教 隋唐 日本 中国 序言 佛教
  • 简介:佛教传人中国后,自魏晋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各朝的志怪、传奇、平话或长短篇小说,不论在表现的思想方面、题材内容方面,或叙事结构写作笔法方面,都呈现出受到佛教影Ⅱ向的痕迹。佛教,丰富了中国小说;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小说的作者,也以自己中土的文化意识来和印度佛教对话,消融转化成中国佛教的表现形式。本文拟从叙事结构、写作笔法来尝试探讨中国古典小说,在文本中如何安排、呈现出佛教特色。

  • 标签: 中国 古典小说 佛教观念 表现手法 人生哲理 叙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