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一、蒙古穆斯林的由来蒙古信仰伊斯兰教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元代。在蒙古军西征南下、平定中原、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大量来自中亚、波斯等地的穆斯林也随之迁移各地,使得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普遍传播,据估计人数约有百万人,尤以中国西北地区居多。当时“回回”在全国都有分布,故有“元时回回遍天下”之说。

  • 标签: 蒙古族 穆斯林 中国西北地区 述略 伊斯兰教 回回
  • 简介: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来,大多数维吾尔宗教上层人士都充当经堂教育的导师,他们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使经堂教育活动更容易为维吾尔族群众所接受。大量的宗教财产被用于经堂教育事业,表现在与清真寺和经文学校分用宗教税"乌守尔"(Osur)、"扎卡提"(Zakat)和"瓦合甫"(wahpa)。[1]在这股办学的热潮中,穆斯林原本给清真寺捐的财产此时转而直接捐助给经堂教育。

  • 标签: 经堂教育 上层人士 经堂语 《古兰经》 分用 维吾尔语
  • 简介:作为古代民族突厥一支的维吾尔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在以狄、铁勒、回纥、回鹘、畏兀儿等多种称呼之下出现在我国的历史舞台。

  • 标签: 维吾尔族 文化 起名 少数民族 古代民族 突厥族
  • 简介:撒拉先民从中亚迁徙至中国的历史背景,使得撒拉从源头上继承了古代中亚民族和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些文化特点,同时,由于撒拉先民长期和藏族、汉族、回族、蒙古等民族的接触与融合,最终实现了撒拉先民中国化的过程,撒拉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成员之一。

  • 标签: 撒拉族文化 传承 发展 中亚 中国
  • 简介:图腾是原始社会一个族群的徽号和象征,同一群体的人相信他们跟图腾物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并加以崇拜,对一个族群的生活、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高山和大陆许多民族一样,都有过蛇图腾崇拜现象。通过对高山蛇图腾的起源、现象、特点分析可以看出,高山蛇图腾文化和大陆同根同源,是古越蛇图腾文化的深化和发展。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以及其他诸多原因,古代高山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相对较少,因此其蛇图腾文化在展现与大陆其他民族蛇图腾文化共性的同时,也颇具特色。

  • 标签: 蛇图腾 高山族 少数民族哲学 台湾原住民
  • 简介:布依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居住在贵州省黔西南和黔南两个自治州。其次在安顺地区的镇宁、普定、紫云等县和贵阳、遵义、毕节及黔东南州一些县的部份乡镇村。加上散居在川、滇两省的人数,总共约300万人。

  • 标签: 布依族 社会功能 成因 节日 中华民族 安顺地区
  • 简介:在道真仡佬苗族自治县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相传在上千年前,仡佬先民们开荒僻草求生存,常饥饿难忍。突然,一仙女下凡路经此地,指点饥民们采用山间绿油油的茶尖在口中嚼细咽下,不仅无毒,具有先苦、后甜、再香的滋味儿,而且尚能暂时充饥。逐渐先民将这种野生茶变为家种茶,将生食茶变为熟食茶,将泡茶变为油茶,并冠以“仡佬油茶”、“仡仙油茶”等美名。到了近代,还用熬得浓浓的油茶戒鸦片烟。如今道真仡佬油茶的加工技艺日趋成熟,饮用方法也超于定型化。

  • 标签: 仡佬族 油茶 自治县 定型化 先民 苗族
  • 简介:本文利用人类学历史文献研究方法以漠北回鹘人为主研究其宗教信仰文化的变迁过程,讨论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宗教文化变迁,尤其是维吾尔人文化历史从这一时期开始的宗教文化的变迁、当时居民对新皈依的伊斯兰教的态度、伊斯兰文化对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增加的新因素,居民作为新文化伊斯兰教的接受方式,如何对待传统与新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之间关系等方面。对维吾尔人而言,喀喇汗王朝时期接受伊斯兰教是成为维吾尔历史上的规模最大的第一次文化变迁时期。维吾尔人文化变迁模式可分为几个阶段,即信仰摩尼教时期,信仰佛教时期,信仰伊斯兰教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等。本文利用文化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

  • 标签: 宗教文化 文化变迁 文化的整合与重构
  • 简介:西汉哀宗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在以后的近2000年历史中,佛教几乎遍及中国全境,给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重要的影响。在其流传过程中,其本身不断地被中国化了,也就是说注入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新内容,并深刻地影响了东北亚、东南亚相邻国家。佛教传入东北地区较早,波及的民族较多,尤其是建立北魏的鲜卑,建立辽朝的契丹,建立金朝的女真,建立元朝的蒙古,建立清朝的满族,这5个曾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封建王朝占南北朝以来1600年历史中的一半左右,期间都是佛教流传、发展、演变的重要时期。

  • 标签: 高句丽 传播 渤海 中国民族文化 佛教传入 2000年
  • 简介:五台山是内地唯一兼有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圣地.清代蒙古长年入塞朝台,开辟了一处重要的内地蒙汉交流场域.山西忻代之人得以就近学蒙语、习蒙俗、结蒙情,提前接通了北上蒙地耕垦经商的民族通道.

  • 标签: 五台山 黄教 蒙古族 朝拜
  • 简介:继汉、藏、满三种文字的中华大藏经陆续被整理出版后,中国蒙古文《大藏经》也将脱尘重光。到2007年,也就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时,170册将全部出齐。大藏经的蒙古文版和藏文版一样,是由《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分组成,均为贝叶本。《甘珠尔》包括经、律、论和三藏四续部等,

  • 标签: 《大藏经》 蒙古文 《甘珠尔》 内蒙古自治区 2007年 《丹珠尔》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的调查与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从有关的出土文物、岩画、史籍、笔记、民族志与实地调查资料综合来看,萨满教萌生于蒙昧社会,成型并繁荣于母系氏族社会,沿续于父系氏族社会、文明社会,其文化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萨满教是北方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几乎包含了北方人类史前宗教、历史、经济、哲学、文学、艺术、体育、民俗、婚姻制度、道德规范、人生礼仪等多方面的文化成就,甚至北方民族原始的自然科学——天文、地理、医学以及采集、渔猎、游牧、农耕、航运、工艺等生产技艺也在萨满教中有所传承与传播。近20余年来,几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一个萨满教文化研究热潮。

  • 标签: 萨满教 民族古代文化 文化研究 赫哲族 宗教信仰 艺术表现
  • 简介:布依先贤莫健先生与世长辞四年多了。虽然他离我们而去,他耿直、豪爽的性格,铿锵有力的话音,敏捷的思维,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似乎还萦绕耳畔眼际。莫健先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少数民族、热爱布依。在他任贵州省布依学会常务副会长后跑上跑下、积极协调,为布依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工作上的缘故我与他交往比较多,常常想起往事,有时闭上眼睛就想起他,甚至有时还梦见他。

  • 标签: 布依族 交往 回忆 热爱祖国 少数民族 文化发展
  • 简介:2016年2月3日,经湖北省黄石市伊斯兰教协会牵线搭桥,在黄石经商的维吾尔同胞图尔荪托合提·奥布力一家人为黄石福利院近20名孤残汉族儿童送去新疆的特色食品。他们带着烤箱现场为孤残儿童烤制了新疆烤全羊、烤馕,烹制了新疆拌面,表演了新疆舞蹈。

  • 标签: 新疆烤全羊 伊斯兰教协会 特色食品 汉族儿童 图尔 烤制
  • 简介:藏传佛教是藏族的主要信仰,其内部宗派林立。蒙元时期,出于对藏传佛教的政治需要。诸王与各派之间建立了供养关系,其关系的建立与实质对蒙元帝国产生了深刻影响,并最终导致了蒙元帝国宗教政策的变化。

  • 标签: 藏传佛教 蒙古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