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程序公正是指处理管理事务所依据的原则是否公正。普遍认可的程序公正原则包括一致性、避免偏见、准确性、可修正、代表性、道德与伦理原则。程序公正研究主要有测量和实验操纵两种研究范式。对程序公正的测量主要以单维为主,亦有少数多维测量量表;对程序公正的实验操纵主要以发言权为主,有少数研究对准确性、无偏性或综合几项原则进行操纵。未来研究应考虑程序公正的结构问题,对程序公正的操纵范围进行扩展、操纵方法考虑情景性,还需关注程序公正与程序不公正的差异。

  • 标签: 程序公正 结构 测量法 操纵法.
  • 简介:以较为复杂的课堂学习材料为对象,研究定势对程序性知识学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迁移中有定势负效应;重视样例的条件结构,构建起条件原型的学习准备状态,将有助于知识迁移;2.具备条件认知学习状态的被试,不仅顺利完成表面形式的迁移,而且在内在结构的迁移中,能突破表面形式的干扰,表现出较好的内在结构迁移成绩;3.结构类比要比仅仅进行特征类比产生更大的迁移效果。

  • 标签: 定势 程序性知识 学习迁移
  • 简介:本研究以学习者拥有领域知识的水平差异为基点,结合元认知监控手段,考察学习策略与程序性知识迁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以揭发意义或价值、建立新旧知识信息间实质性联结的解释策略对拥有高、低领域知识组的被试具有明显促进问题解决的作用;而以相似性为基础的练习策略往往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的是新旧知识间表面特征的联结,因而程序化技能的迁移范围不如前者。(2)在运用获得的认知技能碰到阻碍时,解释策略不仅使高知组被试能够突破无关变量的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低知组被试掌握的规则缺陷。

  • 标签: 学习策略 程序性知识
  • 简介:通过对271名不同刑期男性罪犯人格问卷和改造表现问卷调查,以探讨不同刑期男性罪犯的人格与改造表现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人格分数高的罪犯改造表现成绩优于人格分数低的罪犯。(2)中长刑期罪犯人格与改造表现呈显著的正相关,中刑罪犯的恃强性和自律性,长刑罪犯的怀疑性和乐群性对其改造表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高乐群性对罪犯获得年度奖励具正向的预测作用。提示应根据不同罪犯群体的人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达到更好地改造好罪犯的目的,为针对不同刑期罪犯开展循证矫正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 标签: 罪犯 人格 改造表现
  • 简介: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现实服务,以史为鉴。近年,司法工作者试图将诸葛亮的心理战术应用在教育改造罪犯系列“工程”上,也获得了不少有益的尝试。1.以《出师表》为监狱干警增强了心理素质诸葛亮的《出师表》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尽管他北伐没有成功,但他那忠心耿耿,呕心沥血,:“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忠君爱国思想,堪称中华民族崇高道德的楷模。

  • 标签: 改造罪犯 心理战术 诸葛亮 教育 《出师表》 为现实服务
  • 简介:王某,男,30岁,因改造中故意伤害罪加刑的重大事件,对改造失去信心,回避改造,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改造,精神痛苦3个月,通过收集资料,对求助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收集的资料及观察的情况进行诊断,进而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利用合理情绪疗法,重点在于改变其错误的认知,促使求助者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树立正确的改造目标,完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焦虑 烦躁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