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消费过程中,决策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以形式呈现的价格信息,出现“差异混淆”这一非理性现象.本研究对186名大学生被试开展实验,探讨了我国消费者的差异混淆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存在差异混淆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受时间压力和产品价格影响,它主要发生在决策面临时间压力或价格利害不高的情况下,反之则有助于消除差异混淆.

  • 标签: 消费决策 百分比差异混淆 产品价格 时间压力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是,德、意、日法西斯给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二战元凶希特勒巧舌如簧,用蛊惑人心的手段使自己从一个维也纳的街头流浪汉变成了德国最高统治者。演讲是希特勒夺取权力的主要武器,为了煽动民众的情绪,他使用了大量的心理欺骗术。他在宣传其著名的“强者生存”的观点时就利用了人们的如下心理误区:“虽然言语中有十之九是谎言,可是以十之一的真实为中心来说话时,听者就会

  • 标签: 使用心理 希特勒使用 心理骗术
  • 简介: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头疼。有一次,几位文友来家里玩,谈话中恭维起我刚发表的一篇小说。没想到儿子在旁边插嘴说:“这有什么?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

  • 标签:
  • 简介:再评传统的奈式的智商测验金瑜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作者数年前曾在本刊1989年第2期发表“对传统智力测验的反思和评价”一文。本文想就作者在美国多年进修过程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尤其是通过介绍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Ⅱ)的内容,再次对传统的...

  • 标签: 传统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智商测验 比奈 智力测量 斯腾伯格
  • 简介:<正>教育倔犟的孩子,对家长来说,确是一件麻烦事。但你应该看到,倔犟孩子往往有他独立的见解和个人的意志,孩子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主张,即表示孩子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为了加强和发展自己地位的表现。你若以粗暴的态

  • 标签: 自我意识 儿童心理学家 华实
  • 简介:孩子会慢慢确立她自己的价值观。世上所有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后代必须与前代不—样,必须更适合她自己,这样社会才有进步。

  • 标签: 医学心理学 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 保健法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一名战士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的实践,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脱敏对求助者的焦虑症状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成功说了系统脱敏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效果评估问题。

  • 标签: 案例报告 考核焦虑 系统脱敏
  • 简介:<正>主编高觉敷副主编杨清陈泽川刘恩久出版中国大科全书出版社本书将于1984年8月出版。字数15万。估计定价0.60元。本书由潘菽、陈立、陈元晖、林传鼎、章益、胡寄南、张述祖、刘兆吉、陈孝禅等参加撰写,共选收条目110余条。主要内容有:一、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国现代心理学史,西方、苏联、日本心理学史;二、近代和现代心理学主要学派;

  • 标签: 心理学史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中国现代 现代心理学 高觉敷
  • 简介:刀切是统计学家Quenouille提出的一种参数估计方法,由Miller等在1998年首次将刀切应用在单侧化准备电位(LRP)启始时间点(onset)的测量中。相对于以往单个被试而言,它是较新的一种统计方法。本文综述了刀切的统计原理和基本使用过程,并和单个被试进行了差异比较,最后对这一方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 标签: 刀切法 LRP 启始时间点
  • 简介:<正>一、眼动分析的历史眼动分析是研究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每一时刻所加工的信息是什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眼动仪来记录阅读者的眼动轨迹,然后依据记录资料,分析阅读者的思维活动。这种方法是反应时的深入。在阅读时,人的眼睛做了什么样的活动?对这个问题,早在1978年法国眼科专家贾瓦尔就进行了研究,结果是:“阅读时眼睛不是连续运动的,而是跳跃式的运动”。1908年哈伊出版的《阅读教学和心理学》一书中的许多研究资料就是用眼动分析所取得的。例如:“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眼动过程中注视和跳动有所不同。”到30年代左右,精确摄影技术的发展,眼动分析方法被广泛地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布斯维尔,他

  • 标签: 眼动过程 儿童 阅读过程 眼动仪 心理学研究 注视时间
  • 简介:在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等各门科学中,都存在有不少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重大问题,有待后人去解决。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也不例外,研究人的心理的基本方法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

  • 标签: 心理学 自我分析 内省 方法问题 科学
  • 简介:奥尔波特的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是宗教心理学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但它是否能够直接在中国应用,是否有不适合之处是一个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探讨奥尔波特的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选取在中国社会具有相当重要性的佛教徒来作为基督徒的参照。通过问卷的形式,本研究发现,奥尔波特的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思想在佛教徒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不适用性。亚伯拉罕系宗教的基本范畴和概念在非基督教文化中不适用;基督教的“真正的信徒”的标准并不一定是其他宗教的“真正的信徒”的标准;奥尔波特的“外在取向”并没有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宗教取向二理论成立的前提——“有真正的信徒和非真正的信徒两种类型,且二者之间能够明确分开”——可能在佛教中不适用;部分佛教徒的行为并非源自宗教,而是源自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因此对于这一部分信徒,宗教不能用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宗教也不是他们行为的原因。

  • 标签: 奥尔波特 内在取向 外在取向 IE量表
  • 简介:<正>中国大科全书心理学卷编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1981年12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燕山宾馆召开。大会由编委会主任潘菽、副主任陈立、高觉敷、陈元晖主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生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大、华东师大、杭州大学、东北师大、华南、广州、湖南师院等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心理学专家和学者44人参加。中国大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总编辑姜椿芳、出版社副社长唐宋愚、阎明复出席了大会并在会上讲了话。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大科全书心理学卷编委会主任潘菽在讲话中指出,编撰《心理学卷》是我国心理学界的共同愿望,同时也是提供一个宝贵的学术活动的实践机会,全国的心理学队伍在编撰《心理学卷》的过程中定会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会议期间,编委们认真研究和讨论了心理学卷的编

  • 标签: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 编委会 工作会议 生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
  • 简介:<正>发明家认为,他试验过了他所知道的技术设备的一切可能的组合,并分析了完成自己课题的一切方法,但是,却没有想出自己所需要的结构。这些毫无结果的探索使他精疲力尽,他只好停下来,去从事其它的工作。有一次,他在完成另一项看来与使其烦恼的技术课题毫无关系的工作时,却突然间

  • 标签: 创造性思维 启发法 启发式 控制论 技术课题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