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积极心理学旨在探讨影响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积极心理品质及其测量与培育方式。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得到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因素结构模型,即品德因素、意志力因素、人际能力因素,求知与创造力因素,并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 标签: 积极心理 品质结构 因素分析 大学生
  • 简介:二战后,美国以建立双边同盟体系的方式向东亚地区供给安全公共产品,以此构筑了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中国的快速崛起,东亚力量结构加快调整,一方面使东亚国家对安全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提供的安全公共产品因日益“私物化”而难以满足地区的安全需求,由此导致该地区安全产品的供求矛盾。安全产品的供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在满足地区安全需求和避免中关两种安全产品恶性竞争的基础上,应扮演东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的供应者,既要向东亚提供新的安全观念.也要主导建立集体安全合作机制,以缓解地区安全困境,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 标签: 安全公共产品 供求矛盾 安全困境 中国战略
  • 简介: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良好品德的培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个性心理品质培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形成自我教育。

  • 标签: 素质教育 心理品质 培养
  • 简介:我国的青少年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较少应用宏观性的理论框架。社会质量理论具有很强的概念包容性和较好的本土基础。以社会质量视角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可以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融合、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四个维度展开,它可以展示青少年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青少年与社会制度、体系和组织之间的制度性联系,以及青少年与社区、家庭和其他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青少年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提供一个宏观的理论框架。

  • 标签: 青少年 社会质量 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