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国家安全是政治学研究的学科热点之一,而社稷安全是国家传统安全观研究中的一环。从学理上看,社稷安全曾历经多次威胁,包括王权统治的制度性威胁“谋大逆”与“谋反”,内部威胁“寇贼”与外部威胁“外敌”等多重问题。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稷安全观,也具有双重性、内向性和多元平衡性的特点。第一是强调文化与武力的同等重要。传统社稷安全观对文化安全观非常重视。从内外两个方面上看,一方面在家国同构的基础上大力维护儒家的伦理观念,另一方面是以文明传播的形式构建在地缘政治中的身份认同,从而确立整体的和谐共处前景。第二是强调政治管理的作用,即在国家安全因素中凸显内因高于外因的特点。决定国力的根本在于内部的稳定,而王朝的职责在于维持经济生产的有序和政治管理的清明。基于这一条件,传统社稷安全观呈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保守性,同时对外部武力进犯非常敏感。第三是追求以“分封制”为核心的异质文明间非暴力统一的共处关系。在一个文明圈内有共同的政治偶像——孔子,共同的政治标准——“儒家”和共同的政治理想——“和”。

  • 标签: 社稷安全观 安内 和外 孔子范式 老子范式
  • 简介:印尼历史上的爪哇文化及社会结构孕育了乡村庇护主义的传统,而荷兰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形成了社群性的庇护主义体系,部分华人1上层成为其下属侍从而得以立足。建国后印尼社会结构的转变尽管削弱了基层社会庇护关系的基础,但威权统治造成的主公制度加强了上层政治势力与华人商业资本间的恩庇关系。1998年之后印尼民主化过程中,拥有强大历史惯性的恩庇主义传统又渗透至其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华人参政也不得不适应其政党的庇护性作风。

  • 标签: 印尼 庇护主义 华人
  • 简介:“共享安全”理论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安全理论体系和话语权的有益探讨。“共享安全”理论具有充分的历史哲学依据,《周易》中“保合太和”“协和万邦”的思想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阴阳协调、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儒家哲学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以“共建”“共存”和“共享”为核心的安全观;而践行中庸之道,则成为“共享安全”理论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和平主义外交理念和亲仁善邻的外交政策,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和平、和谐与合作安全的政治思想基础。东亚传统的安全体制体现了东亚国家在安全利益上的“共依”“共存”“共建”和“共享”,从而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东亚史上传统的安全和外交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的安全政策进一步为“共享安全”理论提供了安全和外交实践,其中作为“共享安全”实践基础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亲仁善邻的外交政策,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准绳和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存”“共建”和“共享”安全的和平主义战略价值趋向。

  • 标签: 共享安全 非传统安全理论中国学派 共建共存共享安全观 东亚传统安全体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简介:2015年1月开始运转的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在独联体空间主导的经济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国际经济组织。对俄罗斯而言,维持和巩固在独联体地区的势力范围、提高自身国际地位、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周边环境以及保护海外同胞的利益,是其推动建立该联盟的主要动机;对于联盟其他国家而言,从联盟中获得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可靠保障,以及最大限度获得经济利益,是其主要战略考量。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世界影响。从世界经济的视角看,它在欧亚地区经济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发展、与西方的地缘经济竞争、第三方在联盟空间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虽然总体而言其影响程度是有限的,但在某些方面的影响仍不可低估。从世界政治的视角看,它提高了俄罗斯的国际威望与地位,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并将加剧俄罗斯与西方的地缘政治斗争。

  • 标签: 俄罗斯 欧亚经济联盟 经济一体化
  • 简介:欧债危机以来,法国经济持续低迷,始终未现乐观的复苏迹象。法国作为欧洲第二大经济体被贴上“欧洲病夫”的标签,“法国衰退论”甚嚣尘上。对法国政府而言,出台振兴措施、推行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在总统奥朗德“改变,就是现在”的号召下,法国政府展现出全面改革的姿态,

  • 标签: 法国经济 改革现状 法国政府 结构性改革 经济持续 经济体
  • 简介:2014年,非洲经济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虽遭遇埃博拉疫情、大宗产品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受益于非洲内生动力渐足,以及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和中国等新兴国家带动,仍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亮点。但是,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在非洲进一步上升,

  • 标签: 非洲经济 安全形势 非传统安全威胁 跨国有组织犯罪 宗教极端主义 民族分离主义
  • 简介:2015年1月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正式成立欧亚经济联盟,亚美尼亚随即于1月2日加入,吉尔吉斯斯坦也于5月8日签署加入条约,这意味着俄罗斯多年来推动的欧亚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欧亚地区是俄罗斯的战略依托,而中亚国家鉴于历史原因在经济领域对俄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这种相互需求是欧亚经济联盟成立的动因。但据目前状况分析,欧亚经济联盟缺乏货币一体化和深度一体化的现实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体化给成员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否足以抵消其付出的成本,在这一点上,欧亚经济联盟似乎并不能令人乐观。

  • 标签: 欧亚经济联盟 俄罗斯 中亚 地缘政治
  • 简介:南海非传统安全威胁是南海地区人与社会经济、自然发展关系扭曲的结果。它与南海传统安全交织出现,给地区国家安全与海上航行安全带来了巨大冲击。但相比之下,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学界太多的关注。南海非传统安全威胁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且在九一一事件后主导南海地区安全形态。其后,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引起了地区国家的重视,虽在地区国家加强合作下有所好转,但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由于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及现有的民族、宗教矛盾,未得到实质性改善,未来南海非传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南海地区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策略性互动还存在着一系列不足与问题,而这些不足和问题使地区国家在南海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效果不彰。不仅如此,针对地区内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需要和东盟国家找准方向,为解决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探索有效途径,进而实现共同维护南海稳定与和平的目标。

  • 标签: 南海安全形势 非传统安全 策略性互动 合作机制
  • 简介:目前,俄罗斯经济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再次遭遇寒冬,西方经济制裁和国际油价下跌使俄罗斯经济走到了衰退的边缘。本次危机再次凸显出俄经济原料化模式以及对外高度依赖的弊病,但俄罗斯面临的经济困难将是阶段性的,加快经济结构转变才是俄罗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俄罗斯经济现状在乌克兰危机、西方经济制裁、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下,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经济表现非常糟糕,拉低了全年的各项经济指标。

  • 标签: 俄罗斯经济 经济发展前景 国际金融危机 经济结构转变 油价下跌 经济制裁
  • 简介: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三国交界(tri-bordcrarea)被视为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和相关犯罪中心。这一地理空间是一个著名的武器、爆炸物和人员通过区域,同时,也是本地和跨境恐怖组织的主要后勤走廊。美国政府为此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当地的海上安全倡议(initiative),并且通过各种能力建设(capacity-building)引导三国的主动性。这种做法必须侧重具体国家,旨在推动适用于具体国家的解决方案。但是,最终目标旨在推动受助国家之间,以及各国与美国的合作(cooperation)与协同(interoperability)。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菲律宾 监视系统 非传统 海岸 意识
  • 简介:2014年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海监船只保护下,在越南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水域部署钻井平台。此前,中国于2014年3月试图阻止菲律宾为驻守仁爱礁的海军陆战队提供补给。因此,凭借推动其区域军事优势的经济发展,北京决心实现兼并南海及其领土的计划

  • 标签: 领土主权 菲律宾 规模经济 联合采购 越南 南海
  • 简介:2014年越南总的情况是:政治上,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政治局势保持稳定,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反腐败的力度;经济上,采取积极、稳定、灵活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上年;外交上,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活动,初步显示越南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2015年,越南政府继续采取各项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年初以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有望实现年初提出的各项主要经济目标。

  • 标签: 越南 2014年报告 2015年发展态势
  • 简介: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抓手,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跨欧亚发展带对接,进而推动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吸引日本、韩国、美国等投资者参与,共同深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最终建成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遥相呼应,形成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基本框架。

  • 标签: 中国 经济 一带一路 俄罗斯 蒙古国
  • 简介: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是对国际公共产品的有效补充。哈萨克斯坦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沿线国家,通过光明大道计划加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物流中心、改善投资和贸易环境等具体路径对接丝路带建设。尽管对丝路带建设的理解不同,但这一建设与哈《2050年前国家战略》相通,成为哈进行相关对接的直接动因。作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丝路带,不可能由中国一国建成,须由包括哈在内的中亚国家一起来建设。亚投行已开始成为相关国家落实这项建设的平台。

  • 标签: 丝绸之路经济带 哈萨克斯坦 中国 中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