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马来西亚在庆祝传统农历新年时,除了传承一些中华文化传统习俗之外,还发展起一系列剐具特色的庆春活动。本文通过对团拜、举办文化展览和各种比赛、热心公益事业和“闹元宵”等马来西亚华人新年活动的论述,力图在再现马来西亚华人现当代发展起来的庆春活动概貌的同时,发掘其在促进华族文化传承、增强凝聚力、增进族群和谐等方面的精神内涵。

  • 标签: 马来西亚 华社 春节
  • 简介: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一直是透视海外的重要参考,也是学界认为值得努力研究的方向之一。印度尼西亚棉兰华人是印度尼西亚华人的一部分,但受内外因素综合影响,深具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共性和自身的独特性。受全球化、跨国化的浪潮影响以及印度尼西亚民主化的推进,当代印度尼西亚棉兰的华人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而它又凝聚于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的行动方式中。本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透过印度尼西亚棉兰华人社团与社团领袖的考察,冀图解读当代印度尼西亚棉兰华人社会的新态势,从而由局部到整体地把握印度尼西亚华人的特殊性与共同性。

  • 标签: 印度尼西亚棉兰 华人社团 社团领袖 新态势
  • 简介:泰国于1966年11月依据“农业—农业合作银行法”成立了农业—农业合作银行(以下简称BAAC),其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合作银行。由于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前五年中,从非政府金融机构借得款项的农户急剧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成立了BAAC。BAAC负责对农民的直接贷款以及对农业合作组织发放

  • 标签: 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组织 农业政策 农业信贷 金融机构 信贷政策
  • 简介:(一)60年代中期,随着柬埔寨共产党的成立和西哈努克的中立路线左摆,柬埔寨国内相继出现了一批介绍马列主义的著作,一些著名的革命知识分子试图把马列主义,特别是把毛泽东思想与柬埔寨实际相结合,写出了颇有社会影响的论著。其中胡荣于1964年

  • 标签: 柬埔寨问题 合作社运动 革命知识分子 波尔布特 西哈努克 社会影响
  • 简介: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澳大利亚扶轮代表团一行5人于4月14—23日访华。在北京期间,交流协会副会长朱达成会见代表团,秘书长徐建国与代表团座谈。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赴宁夏银川和河北高碑店考察新的扶贫项目;赴陕西彬县验收已完工的合作项目。

  • 标签: 澳大利亚 代表团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访华 扶贫项目 合作项目
  • 简介:3月12日,河北省高碑店市南五里小学举行澳大利亚扶轮向该校捐书仪式。仪式由市教育局刘副局长主持。交流协会代表罗毅出席了仪式并代表交流协会和澳扶讲话,鼓励同学们不要辜负远隔重洋的澳扶朋友一片爱心,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今后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乡的面貌.使澳扶捐的书真正达到助学的目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澳大利亚 捐书 小学 高碑店市 仪式 河北
  • 简介:<正>印度农民自古以来就是农村市场贸易的牺牲者。早在半个世纪以前,自发的销售合作形式在印度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但农村市场仍一直为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所控制,是他们敲榨勒索的工具。印度政府为了改变农村市场结构,1954年采纳全印农村信贷调查委员会的建议,有组织的建立了一些农产品销售合作,根据中央立法,1956年筹建了全国合作发展和仓库董事会,1959年尼赫鲁在一次讲话中号召:“我们的目标是要在印度每一个村庄建立一个乡评议

  • 标签: 合作社 农产品市场 销售市场 销售系统 印度农村 农产品销售
  • 简介:<正>和巫统一样,马公会纯粹是为了代表华人的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从马来西亚的历史来看,马公会至少起着四个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占领时期,特别是日本投降和英当局重新统治马来亚之后的头几年,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令人忧虑。在马来人反对马来亚联邦的过程中,首先是来自海外的华人开始意识到他们今后所处的地位和命运。接着,华人领袖特别是陈禎禄爵士不断全力地为争取华人的权利和利益而斗争。1969年5月13日事件发生后,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1969年迄今,马来西亚人民在一些被

  • 标签: 马华公会 马来人 马来亚 马来西亚人 华人领袖 社会结构
  • 简介:<正>光復馬来亚1945年9月初,英国光复部队抵达马来亚。部队是在3日登陆梹榔屿,5日登陆新加坡,12日到达吉隆坡,16日到达怡保,但若干著名的地方甚至月底才重新占领。当日本人被命令撤离重点行政区集中投降,和英国军事管理当局到来之前的这一过渡期间,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从叢林里出来接管政权。

  • 标签: 马来亚 过渡期间 管理当局 新加坡 吉隆坡 部队
  • 简介:<正>每年的五月二十日是印尼的民族觉醒日,是一九○八年至善(BudiUtomo,又译“良知”)成立的纪念日。在印尼现代民族独立运动史上,至善被视为第一个民族主义的组织。它对印尼民族所起的启蒙作用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些印尼历史论著过高地评价了它的历史地位,有的说,至善“不可否认是抗荷的一个标志……是印尼独立运动的第一个支柱。”

  • 标签: 民族主义 民族独立运动 民族觉醒 印尼历史 启蒙 荷兰殖民者
  • 简介:马来西亚的、印社会,虽然形成历史相似,但二者毕竟是来自不同地域的不同种群,因而彼此的社会结构、族群认同、社会影响力及与马来人的关系方面判然有别。在结构上印人社会远较华人社会复杂;在影响力方面,由于、印社会经济实力悬殊,华人影响力远非印度人所能比拟;在与马来人的关系上,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皆与马来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但马矛盾主要表现在华人为伸张平等政治权益的诉求及维护母语教育的地位而与马来人纷争不断,印人则在维护本民族的宗教文化传统方面与马来人针锋相对。

  • 标签: 马来西亚 华人 印度人 比较
  • 简介:明代对海外诸国的贸易采用了一种“朝贡贸易”制度,即寄市舶于贡舶,“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这种朝贡贸易有不少是由籍使者来承担的。这些籍使者为什么到国外定居呢?他们在朝贡贸易中起着什么作用呢?明政府对他们采取了什么政策呢?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些问题。本文拟以史籍中明确记载为籍的使者为例,作一初步的论述,以求为华侨、华人史的研究提供点滴素材。

  • 标签: 朝贡贸易 贡舶 市舶 琉球 道渊 明宣宗
  • 简介:<正>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合作率先在完成产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100多年来,以罗奇代尔原则为基础,以经济目标为主要取向的合作运动在西方国家获得了长足发展。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合作也在其他国家陆续出现。在本世纪初,印度就出现了合作运动,但最初仅限于信贷领域,后来才逐渐扩展到其他方面。80多年来,印度合作为城乡居民提供了诸多的服务,尤其在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服务。众所周知,农业在印度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印度人口约有76%住在农村,主要

  • 标签: 农业生产合作社 印度合作 社会化服务 农产品流通 印度经济 合作运动
  • 简介:“扶轮国际”是一个由各行各业专业人士组成的、全球最大的、历史最悠久的民间志愿服务团体。它通过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和慈善援助,鼓励崇高的职业道德,并致力于增进国际间了解、亲善与和平。“扶轮国际”迄今已在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3.3万个扶轮.会员逾120万人。扶轮的基本理念是“服务高于自我”,要求其成员具有关怀帮助他人的“服务之理想”,甘愿以自身的奉献“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 标签: 合作 交流 美国 友谊 志愿服务 专业人士
  • 简介:菲律宾是我国的近邻,中、菲两国人民自古以来便舟楫相通,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据我国史书记载:“有麻逸国(菲律宾古国名),太平兴国7年(公元982年),载宝货至广州海岸”,与中国贸易。又据南宋赵汝适所著《诸蕃志》的记载,当时我国的商船曾到达三屿、蒲里噜、白蒲延等地进行贸易,受到菲律宾人民的友好接待。中、菲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以前。菲律宾古代有许多古国已同我国明

  • 标签: 诸蕃志 赵汝适 太平兴国 麻逸国 三屿 中国贸易
  • 简介:研究尼泊尔主流媒体涉报道的事件和倾向等,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在尼泊尔的形象,从而指导增进两国间官方和民间友好往来,使中国掌握对尼政策的主动权。本文整理尼泊尔主流报纸和涉报道的大量数据,运用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培养分析理论和新闻学中的客观报道原则理论对尼泊尔主流报纸的涉报道进行分析,从中得到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的政策启示。

  • 标签: 尼泊尔 涉华报道 对尼政策
  • 简介:<正>“現在,有一个怪影在菲律宾遊蕩着——民族主义的怪影”,模仿共产党宣言这句话来形容目前菲律宾是最合适不过了。这个民族主义,別名叫做菲律宾主义,它的具体政策便是所謂菲人第一政策,对此,現在各阶层正在議論紛云。这种民族主义的攻击对象正針对着侨居在菲律宾的中国人、日本人、英国人和其他歐洲人,甚至也殃及到美国人。其中,僑在菲律宾经济中所掌握的实权在美国人之上,正因为这一点,遭受的攻击也就最为强烈。

  • 标签: 排华政策 菲律宾经济 民族主义 共产党宣言 攻击对象 政府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马来西亚马来人和华人两大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几个阶段,本文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两族极少交往和产生摩擦,日军统治激化了马两族的矛盾,战后马两族关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进行了种种磨合,经历了摩擦、稳定、摩擦、爆发、缓和,不断反复的曲折历程.文章认为:马两族的关系因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变化,由于马两族法律地位的差异,马两族之间的矛盾在一段时期内仍难以消除,并对两族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 标签: 马来西亚 马华两族 关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