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12月日本举行了安倍再度执政以来第二次大选,安倍领导的自公执政联盟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第三次安倍政权于2014年年末正式启动。安倍着眼于长期执政,未来将会继续沿着修宪扩军、摆脱“战后体制”、实现“正常国家化”的右倾道路前进,而“一盘散沙”的在野党难以对其进行有力牵制。大选后安倍在对华关系上频频曝出消极言行,中日关系乍暖还寒。中日两国领导入2014年11月举行的两年来第一次正式会晤所营造的关系解冻氛围遭遇打击,安倍今后能否继续坚持中日四点原则共识、能否真诚改善对华关系有待检验。日本同其他邻国关系方面的前景也依然不容乐观。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安倍拟于8月15日发表所谓“安倍谈话”,其内容和观点值得中国和国际社会予以关注。

  • 标签: 日本 安倍政权 中日关系 安倍谈话
  • 简介: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武器出口领域逐渐形成了以“武器出口三原则”(下称“三原则”)为标志的限制政策。该政策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保障,并有助于日本对外树立和平主义国家形象,成为其和平国家的招牌,但同时也导致日军工产业“加拉帕戈斯”化。2014年,安倍内阁决议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并以此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则”成为日本武器出口新指针。

  • 标签: 武器出口 出口政策 日本 演变 国家形象 和平主义
  • 简介:现行《日本国宪法》自1947年生效以来未曾被明文修改,但日本政府为突破宪法第9条限制,已通过发布“政府见解”、制定安保相关法律等形式,根据需要任意解释宪法条文,已实现事实修宪。与此同时,安倍等保守派政治家并未放弃明文修宪的企图,正不断完善相关条件,拟以争议较小的条文为突破口,为最终修改宪法第9条开辟道路。

  • 标签: 《日本国宪法》 修宪 释宪 现状 历史 日本政府
  • 简介:作为亚洲大国和美国的盟国,日本的南海政策对南海地区局势有较大影响力。梳理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南海政策演变的历程及其特点,将有利于我国对周边地缘政治安全环境的变化进行准确预判和有效应对,为维护我国的南海主权利益及国家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 标签: 日本 南海争端 日美同盟 南海政策
  • 简介:2014年12月15日,日本第47届众议院选举结果揭晓,首相安倍晋三率领的自民党以291席拔得头筹,其获得的议席与执政联盟另一成员公明党议席数相加超过议席总数的2/3。自民党大胜,意味着安倍能再执政近4年。同时,安倍也拟以此胜为动力,加速日右倾化进程。

  • 标签: 众议院 日本 大选 安倍晋三 执政联盟 选举结果
  • 简介:自从日本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以来,日本政府和美国政府多次围绕农业与汽车市场关税、知识产权保护、国企改革议题展开会谈。双方的政治决策和立场主要基于对国家自主性、经济交流和同盟关系等问题的审视与考量。日本TPP决策从具体产业的宣传引导发展到愈来愈顾及本国基础制度安排,美国视推动TPP协定为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内容,由此使双边谈判经历了反复的博弈和协商。通过两国政府高层在2015年初的表态,可看出日美双方在达成谈判协定方面的积极愿望和外交努力。

  • 标签: TPP谈判 贸易协定 政治决策 国家自主性
  • 简介:修改和平宪法是安倍晋三右倾政治的核心。安倍政府推动修宪,有着长期积累的、复杂的远期背景,即历史、社会、法律根源,这些社会根源长期根植于二战以后的日本社会。近期背景包括社会、国际和安倍右翼政权执政。其中领导者个人因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安倍认为提振经济并非易事,只有树立修宪的旗帜,才能使自己执政时间更长。经过国内外多层博弈之后,安倍顽固地坚持修究路线。修宪的核心目标是要删除宪法第九条,获得对外交战权,建立国防军,改变战后国际秩序,成为不受任何束缚的、全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为此,安倍政府不断进行舆论准备、政策准备和组织准备。如果修宪成功,日本将拥有国防军、交战权,并施行“积极和平主义”,将成为一个强势的日本、危险的日本,在客观效果上将带来亚太地区安全上的某些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引发地区动荡和军备竞赛。但是,在安倍执政期内,很难实现修宪的目标,其成功的概率只有40%。不过,即使安倍政府推动的修宪不能成功,自其执政以来到现在所推动的修宪,也已经给亚太地区安全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引起了地区国家之间的猜忌和关系紧张,也导致这些国家在心理上加强了对日本的戒备,同时推动了东亚地区实际军备竞赛的出现。

  • 标签: 安倍修宪 日本右翼政治势力 亚太安全 恩给制 积极和平主义 解禁集体自卫权
  • 简介:进入21世纪之后,以FTA和RTA为特征的东南亚区域内与区域间经济合作蓬勃开展,而作为老东盟成员国的菲律宾,参与步履却十分蹒跚。本文首先介绍菲律宾的FTAs和RTAs发展现状及特点;其次描述了菲律宾主流学界对东亚FTAs和RTAs的解析,进而勾勒菲律宾政府选择FTAs和RTAs的3项原则与两种策略;最后对菲律宾政府的国别差异化FTA政策和区域差异化RTA政策进行了研究。

  • 标签: 菲律宾 FTAs和RTAs 发展与特点 差异化政策
  • 简介:包括日本的发达国家随着人口的高龄化,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高龄者医疗费的增加以及少子化所造成的年轻劳动力不足等。尤其是护理高龄者的护理人才严重不足,日本2025年度预计护理人才有100万人的缺口。日本政府正在探讨通过雇用外国人劳工来补充一部分护理人才的不足,并于2008年以后开始利用经济合作协定(EPA)接受护理福利士候补者。这些护理人才大多是来自亚洲地区的劳工,经济增长迅速的亚洲新兴国家也急速地迎来了高龄化,但这些国家并没有过多地探讨几十年后护理人才的不足问题。

  • 标签: 高龄化 少子化 老龄人口 高龄者 合作协定 经济增长
  • 简介:库尔德问题是长期困扰中东多个国家的难题之一,其中土耳其库尔德问题尤为突出。鉴于中国国内对土耳其库尔德问题的研究相对较深,本文对其历史演变不再赘述,而将重点探对2002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简称正发党)执政以来对库尔德的政策。

  • 标签: 库尔德问题 土耳其 政策 政府 历史演变 国家
  • 简介:美国东亚军事“再平衡”政策是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巴马上任后,美国政府在“巧实力”理论基础上调整了战略选择,决定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2011年11月,奥巴马总统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高调亮出“转向亚洲”战略。此后,美政府开始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同时寻求外交政策新亮点。

  • 标签: 奥巴马政府 军事演习 东亚 亚太经合组织 美国政府 亚太地区
  • 简介:印度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市场经过数十年发展,其融资途径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为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印度的地方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该市场监管中仍存在着: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范围界定不合理、债务风险监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完善、风险分控缺乏透明及充分的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制度作保证等诸多问题。印度的监管实践经验对于规范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市场颇具借鉴意义。

  • 标签: 印度地方政府 债务融资 监管 投资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