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武装无人机成为新军事技术的象征,理解其军事和战略影响成为重要的课题。在既有的讨论中,支持者沿着功能本位论证无人机让战争变成了精确的外科手术,质疑者从价值本位批评它将战争变成了暗杀。两派在争论中各执一端,但都共享了将无人机器物化和静止化的预设。这些技术预设限制了我们对无人机变革与战争关系的思考,为此,引入技术社会学的“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该概念认为技术不是静止的,一直处在变革中,技术变革不是器物的变革,是与器物相关的系统变革,是技术与社会的共同演化。以此观之,无人机不是单独的器物,而是一个与社会无缝连接的系统,其演化的动力是技术利基、客观环境和社会制度三者相互作用,它经历了诞生、发展和制度化三个阶段。当前,无人机系统正处在制度化阶段,它与既有制度在资源分配、独立建制和价值观念上存在冲突和融合。如果没有技术突破和战略环境的剧变,这种冲突和融合将会长时间存在,这决定了当前无人机战争的含混性和复杂性。社会-技术系统的视角有利于思考技术变革和战争变迁的复杂性,并为应对未来的无人机战争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 标签: 技术变革 无人机 战争变迁 社会-技术系统 无人机战争
  • 简介: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以来,利民兵武装组织日益滋生坐大,已逐渐成为左右利安全局势和政治过渡的关键势力。2014年5月以来,利政治危机加剧,民兵武装火并频仍。尤其是利比亚战争后,其国内长期掩盖的教俗矛盾、地区矛盾和族群矛盾迅速爆发,成为引发利民兵武装冲突的温床。同时,地区国家插手利比亚事务,进一步加剧了利冲突烈度并拖长了冲突周期。

  • 标签: 武装组织 利比亚 民兵 武装冲突 政治危机 安全局势
  • 简介: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三年多来,其战场上逐渐形成1000多支反对派武装组织,总规模约为10万-12万人,其中有近万名外籍战士。另据美国卡特中心统计,叙战场上出现的大小反对派武装组织共计近6000支。这些反对派武装组织之间矛盾丛生,规模、实力、目标大相径庭,亦不乏极端势力掺杂其中,对叙利亚乱局走向以及中东等地区安全影响甚大。

  • 标签: 武装组织 反对派 叙利亚 卡特中心 地区安全 战场
  • 简介: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伊拉克由治到乱,各种反叛武装组织层出不穷,使该国成为中东动荡的新震源。2011年中东剧变引发地区大乱局,其地区外溢效应使本就脆弱不堪的伊拉克局势乱上加乱。尤其是2014年6月异军突起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搅得伊拉克政府焦头烂额,使伊局势濒临失控。在这一大背景下,对伊拉克主要反政府武装组织进行简要梳理,显得十分必要。

  • 标签: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政府 武装组织 伊斯兰极端组织 伊拉克局势 外溢效应
  • 简介:2014年9月中旬以来,也门北部的什叶派胡塞(Houthi)武装组织大举进攻也门首都萨那,并占领主要政府机构。在联合国特使斡旋下,胡塞武装组织和也门政府于9月21日签署停火协议,并同意立即停火。但是,随后胡塞武装组织大举进攻并占领也门南部,颇有夺取全国政权之势。

  • 标签: 武装组织 什叶派 也门 政府机构 停火协议 联合国
  • 简介:缅甸反政府武装与政府握手言和林锡星1993年10月,缅甸最大的反政府武装克钦独立军同缅甸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举行和谈,后来沿泰国边界的克伦、孟和克伦尼(克耶)也分别同中央政府举行了和谈。缅甸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分别与单独的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集团进行双...

  • 标签: 反政府武装 缅甸 少数民族 恢复法 民族联盟 反对派
  • 简介:内战中的反政府武装跨越国境开展抵抗行动将威胁区域安全。内部冲突的外部化成为目前国际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针对与之相关的内战的域外情境,此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内战当事国、跨境行动的反政府武装及其接收国之间的策略互动模式。当越境散逸的武装分子与接收国之间的实际关系存在信息不对称时,策略互动将给当事国内部武装冲突局势和两国关系带来多种可能的结果。当事国内部冲突风险和国家间冲突风险至少受到三方面影响。第一,接收国影响武装分子行动的能力。第二,当事国阻止叛乱受到接收国资助的行动强度。第三,两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等方面影响。一国内部冲突与政府间摩擦之间的关联性将为区域安全机制的调停或维和举措带来额外挑战。国际社会在应对冲突威胁的行动中需要精确识别内战外部化问题的具体策略环境,从而为推动各方达成长效和平方案做出实际贡献。

  • 标签: 内战 叛乱资助 反政府武装越境 强制行动 策略互动
  • 简介:进入2008年,国际上——主要是西方——针对中国的战略姿态,开始显现出一些微妙但引人注目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尚未对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构成颠覆性影响,负面效应却显而易见。

  • 标签: 软力量 环境构成 地缘战略 负面效应 颠覆性 中国
  • 简介:在南海争端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越南在2014年4月正式组建新型海上渔监力量,使之与海军、海警、边防部队、海上民兵自卫队组成军民结合的综合性执法体系。这是越南增强和完善海上执法力量的重要步骤,将对中国的南海权益造成一定影响。越南渔监力量的建设和发展值得关注。

  • 标签: 执法力量 越南 海上民兵 南海争端 边防部队
  • 简介:继欧元出台之后,建设一支独立军事力量已成为欧盟一体化的重点之一。根据去年12月赫尔辛基欧盟首脑会议决定,2003年前欧盟将建立一支由6万人组成、可自主采取行动、能在两个月内完成在危机地区的部署、并能够在战区内至少维持一年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为了加强对快反部队的领导,欧盟已按照去年科隆首脑会议的要求,完成了与西欧联盟的合并.并设立了由15个成员国代表组成的政治与安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以及军事参谋部。欧盟独立军事力量的建设,是欧洲联合的又一重大举措,对21世纪初欧美关系及欧盟自身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军事力量 首脑会议 欧美关系 欧盟一体化 代表 独立
  • 简介:债务危机暴露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分歧,改变了欧盟内部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并推动欧盟内部新的关系模式的出现。在当前经济低迷、社会动荡和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的背景下,上述变化让欧洲一体化面临艰难选择,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 标签: 欧债危机、成员国、重塑、力量平衡、关系模式
  • 简介:2006年9月4日,正式生效的《亚洲打击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的地区合作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将对该地区的国际关系和打击海盗与武装抢劫船舶活动造成重要影响。对于同样是该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中国来说,国内学界未对《协定》进行专门分析与论述。本文就《协定》产生的背景、《协定》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盗行为”与“武装抢劫船舶”定义之异同、缔约国在《协定》中享受的权利与义务、《协定》的意义与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 标签: 海盗 武装抢劫 地区合作
  • 简介:<正>印度尼西亚的确有一支頗为庞大的武装部队,其确实的人数虽然未經正式公布,但有充分的情报說明,常备軍的人数約有25万人,另外还有一支15万人的后备軍,可以在紧急时期应召入伍。印度尼西亚的人口(散居于一个由3,000多个島屿組成的群岛上)約有9千7百万人。

  • 标签: 印度 武装部队 军事力量 苏联 情报 武器
  • 简介:朝鲜核、导问题是朝鲜半岛最热点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半岛局势,牵动东北亚战略均衡。文在寅政府上台后,开展对话与强军并行路线:一方面提倡继承“阳光政策”,主张加强与朝鲜交流合作,打开南北对话局面;另一方面,强调以国防力量的绝对优势实现朝鲜半岛和平。

  • 标签: 国防力量 作战系统 朝鲜半岛 解析 韩国 “阳光政策”
  • 简介:经过“后毛泽东时代”近四十年的经济发展与科技现代化,当前中国所拥有的资源已足以构建具有战略影响力的海军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在其近域边疆的战略优势不断增强,这使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以将其军事预算重心从内陆军事力量转移至海军防御。因此,即使其经济增长放缓,中国仍将具有充足的财力、科技资源以及战略条件来建设一支“大海军”,从而对美国在东亚的海上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挑战,即使美国军事技术保持领先势头,这种挑战依然存在。据预测,十年内中国现代化海军规模将超越美国。这种变化将对未来全球海洋秩序产生巨大影响。虽然美国期望维持其全球海洋优势,但中国海军的崛起将会迫使美国将更多的海军力量集中于东亚海域,以制衡中国海军力量。同样,中国也可能会希望拥有全球性海洋军事优势。但随着美国海军对中国海军的日益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不得不集中力量发展其在东亚区域的海军力量,以维护其海洋安全。因此,由于海军大国维持地区安全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中国海军的崛起将会导致东亚地区的不稳定,甚至还会导致欧亚大陆宽泛区域不稳定性的增强。

  • 标签: 中国海军崛起 全球海洋秩序 海洋强权 东亚区域安全
  • 简介:2002年4月以来,以"统一俄罗斯"党为代表的中派势力通过一系列议会斗争,严重削弱了俄共力量,在俄政坛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标志着俄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将对俄国内政局、杜马选举和总统选举产生较大影响.

  • 标签: “统一俄罗斯”党 俄共 国内政治 政治力量 总统选举 代表
  • 简介:金融危机以来,大国综合国力竞争正在新能源革命、新工业革命、新军事革命等战略高地全面展开。美国引领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俄罗斯与其军事实力差距日益拉大,双方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力量对比失衡与战略目标差异导致俄美在战略安全上互不信任,加之历史发展观和国际战略观的巨大差异,双方关系“重启”难以持续。与此同时,双方围绕俄国内政治、人权等问题矛盾尖锐,在“后苏联空间”和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角逐加剧。但由于全球议事日程日益复杂和双方各有所需.俄姜关系未来可塑维持“冷和平”加“黔合作”的奋蚌特杰

  • 标签: 俄罗斯 美国 俄美关系 战略平衡 地缘政治
  • 简介:<正>莱奥纳尔杜斯·本尼亚明·穆尔达尼(LeonardusBenyaminMoerdani)一九三二年十月二日生于中爪哇省的炽布,但长在梭罗市。人们一般都叫他本尼·穆尔达尼(BennyMoerdani)。他的父亲R·G·穆尔达尼·索斯罗迪尔佐是铁路局的职员,母亲罗克玛丽娅·杰阿娜是个荷印混血儿,妻子名叫T·哈尔蒂妮,独女丽娅是高中二年级

  • 标签: 武装部队 穆尔 铁路局 混血儿 职员 独女
  • 简介:原苏联东欧地区左翼力量现状及前景斯人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原苏东地区绝大多数国家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民主派”或反对派力量上台执政,右翼力量一度占居上风。但1992年以来,该地区政治力量对比又开始发生变化,左翼力量在政坛上逐步取得优势。在全部27个...

  • 标签: 左翼政党 东欧地区 共产党 原苏联 民主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