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谚语和俗语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所在,是研究该民族文化的理想载体。俄罗斯是一个信仰宗教的民族,对其影响最为深远的属古代的多神教和后来传入的东正教。古罗斯人信仰多神教的动机各异,或出于感恩,或出于恐惧,或出于二者兼而有之的忏悔。东正教文化中包含上帝至上意识、对精神形而上学的追求、对数字“三”、“七”的偏好以及尚右忌左等思想。这些动机和思想都或隐或现地反映在俄语的谚语和俗语之中。正确理解俄语中谚语和俗语的宗教文化色彩,对学习俄语以及进一步认识俄罗斯民族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谚语 俗语 宗教 文化 俄罗斯
  • 简介:2001年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发展呈现一种戏剧性的发展态势:弹劾案一波三折,大选后政敌握手,绑架之风愈打愈烈,经济增长引人瞩目.国内外对菲律宾的研究则呈现一种分析视角和结论的独特性:透过纷繁的政治现象,揭示其特色民主和体制设计缺陷;通过分析翔实资料,提出1997-1999年菲律宾的经济衰退本可以避免;运用决策分析法,剖析其对华政策的缺陷.

  • 标签: 2001年 菲律宾 政治形势 经济形势 菲律宾研究 选举
  • 简介:<正>广东奇耐防水布厂有限公司位于珠海市斗门县府所在地,是国家93年火炬计划项目之一,据公司总经理姚楚祥先生介绍,该公司为中外合资、国内首家生产该类型强力防水布厂家,于1992年3月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纺织工业部的大力支持下,由天津纺织工学院和广东省纺织总公司协作,仅用一年多就完成了设备引进、配套安装和生

  • 标签: 可行性研究 防水布 珠海市 广东省 工业部 火炬计划
  • 简介:民族行为差异是民族心理差异的体现。不同民族在修辞行为方面表现出的特点与其民族心理具有对应性。俄汉两个民族受自身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在民族心理认知方面存在差异,这也体现在比喻喻体的使用上。

  • 标签: 民族心理 比喻 俄语 汉语
  • 简介: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渗透,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指示下,心理战略委员会特别成立了一个东南亚计划小组来负责制定编号为PSBD-23号的东南亚心理战略计划。但是,在PSBD-23号文件筹划过程中,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等部门对如何扩大在东南亚的心理战略计划有不同的看法,使得该文件的制定过程颇多磨难。虽然经过妥协,该计划最终得到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但其实施效果却不应过分夸大。

  • 标签: 美国 心理战略委员会 东南亚 泰国 心理战
  • 简介:2009年以来,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功建成,双方的经济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中国与东盟仍然经历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通过对中国东盟长达20年的信任关系建构历程进行回顾,文章试图回答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东盟信任关系的建构这一理论问题。在对现有理论要素进行折中主义整合并且补充之后,文章从权力格局失衡以及东盟国家心理调适需要的角度重新看待中国与东盟20年来信任关系建构的互动进程,并对当前中国外交应对周边小国信任危机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中国-东盟关系 信任 权力格局失衡 心理调适
  • 简介:冷战期间,美国为将南越建构成反共产主义的前沿阵地,在南越积极利用越南文化实施了大规模的心理战,其中利用越南"丧葬文化"实施的"游荡的鬼魂"计划就是他们的"杰作"之一。1961-1972年期间,为了平定南方的"叛乱",美方利用越南人"灵魂不死"观念及死后讲究体面葬礼、希望葬入祖坟并得到永久祭祀的传统开展心理攻势,不断借助宣传媒介暗示对手必然会"客死他乡",既没有坟墓,也没有葬礼,更得不到子孙的永久祭祀,他们的灵魂将会四处游荡,永远得不到安息。这种心理攻势唤起了在南越境内艰苦环境下开展斗争的越共、北越士兵的心理恐惧以及对前景的担忧,极大消解了他们的斗志,导致大量士兵投降,彰显了传统文化作为心理战武器的强大功效。

  • 标签: 丧葬文化 美国 越南 心理战 越战
  • 简介:<正>印度在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近两百年的殖民统治使印度深受西方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在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打下了很深的烙印。西方的影响直至今天仍反映在诸多方面。同时,印度又是一个传统凝聚力极强的民族。文化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宗教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渗透,多语言多民族的排他性,种姓等级制度的顽固,都在表明传统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由于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要从根本上理

  • 标签: 现代化进程 印度教 传统主义 西化 印度社会 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