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典型案例陈某,中共党员,A市B区人民法院原副科级审判员、执行局局长。2017年7月,叶某请托陈某帮助加快案件执行进度,后送给陈某茶叶、金戒指(价值2000元)等礼品。同年底,林某在申请执行时,也请陈某帮助加快进度,后送给陈某围巾等礼品。

  • 标签: 受贿行为 违规 典型案例 中共党员 人民法院 案件执行
  • 简介:典型案例郭某,中共党员,某市管国有企业总经理(正局级,由市国资委任命)。经查,郭某在2019年1月《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中,对以下内容未填报:(1)本人以房改成本价购买的公房一套,建筑面积48.06平方米,已取得优惠购房产权证;(2)郭某之女婿陈某名下市值60余万元的股票,相关炒股资金由郭某提供,关联银行卡长期由郭某持有,股票交易均由郭某实际控制;(3)郭某委托崔某进行的对外投资100万元,该笔资金全部来自郭某近两年收取下属及客户的礼金,崔某后将该款以自己名义对外借款生息(年息8%),郭某对此不知情。

  • 标签: 个人 行为 股票交易 典型案例 中共党员 国有企业
  • 简介:侵犯网络账号的行为定性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反复。网络账号的定性固然重要,但不能让网络账号的法律属性承担过多的区分罪与非罪的功能,仍然应当结合具体犯罪构成要件进行认定。刑法应从属于民法,虚拟财产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而被认定为无体物,成为刑法保护的对象。虚拟财产具有数据属性、物品类财产属性、网络账号类财产属性、信息属性,且彼此存在竞合。针对司法实践中“出信”“洗信”行为应当具体分析而不能作“一刀切”。

  • 标签: 网络账号 虚拟财产 盗窃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 简介:因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可复制性,知识产权诉讼中行为保全的适用应确保其简迅性。同时,行为保全适用的便宜性易导致投机诉讼的滋生,法院核准行为保全时应进行实体化审查,包括对胜诉可能性、难以弥补的损害等标准的审核。申请人向法院提出行为保全申请,应对保全适用标准进行释明,向法院提交足以释明其申请的表面良好的证据,如果被申请人不能提出足够的相反证据,法院应当认定表面证据为真实充分。法院裁定准予行为保全时,可依据申请人的释明程度决定是否需申请人提供担保。

  • 标签: 知识产权 行为保全 适用标准 表面证据
  • 简介:“套路贷”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模式,其犯罪行为具有多样性,通常构成以诈骗行为为目的,其他为手段的牵连犯,但要注意敲诈勒索行为与诈骗行为存在互斥关系,应当结合具体实际进行事实判断。“套路贷”具有严密组织性以及暴力性,有一定的涉黑化倾向,因其危害性特征不符暂不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但仍需对其进行积极预防,避免行为进一步恶化。

  • 标签: 套路贷 诈骗罪 敲诈勒索罪 虚假诉讼罪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 简介:关于偷换他人二维码收取顾客钱款的行为定性,刑法界存在盗窃说与诈骗说的分歧。盗窃说阵营内根据盗窃对象的不同,分为盗窃商家对顾客债权说、盗窃商家对支付机构债权说、盗窃商家财物说,诈骗说则包括一般诈骗说、双向诈骗说以及新型三角诈骗说。然除一般诈骗说外,其他观点均存在不足,无法妥当说明该行为的性质。根据对该类行为模式以及商家最终受损原因的分析,偷换他人二维码收取钱款的行为构成诈骗罪,且诈骗类型为一般诈骗。

  • 标签: 二维码转账 一般诈骗 盗窃 表见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