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有组织犯罪的理论研究从其一发端便面临着一种巨大的尴尬———概念的艰难。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始终看不到一个有关“有组织犯罪”的统一的、能为世界普遍接受的概念。当然,过份注重概念容易陷入文字游戏和文牍主义的怪圈,但不可否认,概念作为研究的理论起点和逻辑底线,又是极为必要和不可或缺的。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清理,揭示其现下的理论困境,并提出可能的突破路径,以期推动有组织犯罪基础理论的研究。

  • 标签: 组织犯罪 犯罪学 刑法学 二元论
  • 简介:从古到今,在西方有主观法和客观法同时存在的观点。所谓主观法就是国家制定法,所谓客观法即自然存在的非制定法或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主观法律观指出了法律的意志性、人造物属性,强调了个人在法律存和发展中的作用;客观法律观则指出了法律的客观性,即非主观随意性,强调了法律与事物的本性、客观规律的内在关系,认为法律的存在和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各有其合理性和片面性,它们的同时存在和论辩促进了西方法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 标签: 西方 二元法律观
  • 简介:东西对立的思维方式是西方文明中根深蒂固的叙事模式和话语传统。政治思想中有典型的东方专制主义谱系,在法律传统中也可以勾勒出"法律东方主义"的理论范式。孟德斯鸠建构了逻辑严密的东方专制主义理论,黑格尔则从历史哲学的角度为东方专制主义叙事提供了最严密的哲学论证。这一话语具有明显的重性,其中知识与想象并存、真实与虚构混同、深刻与误解交织,其往往夸大东方历史的某些落后特点,并塑造东西文明优劣的等级秩序,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更多是西方文化为了认同自身所构筑的"他者"。当下应反思并超越此种历史观念和权力话语,推进多元法律文明的发展。

  • 标签: 法律东方主义 东方专制主义 东西二元对立
  • 简介:美国百年以来的少年司法模式的显著特征表现在福利和惩罚之间进行着钟摆式的往复震荡。以"儿童最大利益"和非正式程序为特征的少年司法福利模式在犯罪率增长的背景下逐步转型,强硬化、正当程序和严罚思想挑战着少年司法存在的正当性。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钟摆式政策调整最终形成了美国少年司法惩罚·福利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刑事司法和少年司法相互交错,形成了既认同儿童福利和少年保护、又关注社会危害性和可责性的糅合程序。同时,在福利重构方面体现在少年司法对社会福利机构和父母责任的强调。

  • 标签: 福利 惩罚 少年司法 模式
  • 简介:罪过形式选择型犯罪是刑法修订后新创制的犯罪类型,是对依罪过形式把犯罪区分为罪过形式分离型犯罪与罪过形式混合型犯罪之传统的突破。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该类犯罪在其刑事立法进一步完善前的罪名确定问题。

  • 标签: 二元罪过形式 选择型 犯罪 罪名确定
  • 简介: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是德日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用于判断违法性的两种方法,近年来,其最新研究成果也不断被引介入我国,对于推动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行为无价值的功用与缺陷行为无价值论偏重对行为人的主观因素的考量,在违法性判断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其本身是把双刃剑,作为优势的同时也作为其他方面的劣势而存在。(一)基本观点从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角度出发,一的行为无价值论主张,行为的违法性更多取决于行为人自身,包括行为和故意过失等因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对不

  • 标签: 结果无价值论 德日刑法 法益 违法性 行为犯 故意杀人罪
  • 简介:环境危险防御义务是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主要类型之一,其要求国家公权力采取措施对环境危险因素加以干预和排除。为实现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在管制行政相对人行为的“外部效力”面向上,应强化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约束;在约束国家行为的“内部效力”面向上,司法权应对行政权保持必要之谦抑。排除环境危险、维护环境权益是当前中国环境法治的重要任务,需要根据“外部效力/内部效力”的制度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通过国家公权力的合理配置实现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

  • 标签: 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 国家环境保护义务 外部效力 内部效力
  • 简介:共同被告人之间的口供相互印证,但无其他证据佐证能否定案是司法界的一个难题。本文以现有的法律条文与基本原则为依据,着重论述了仅有共同被告口供不能定罪的合法性,并从共同被告口供问题背后的价值权衡角度论证了其合理性。最后,从我国司法制度的发展论述了此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

  • 标签: 共同被告 口供 口供补强
  • 简介:综艺节目侵权的话题近年来持续升温,但业界对其侵权的态度却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对待综艺节目的保护可以尝试从综艺节目影像与综艺节目版式两个维度进行讨论。对综艺节目影像而言,可以类比文学艺术作品中关于剽窃的认定,坚持“先部分、后整体、看比例、问大众”的原则。对待节目版式,可以尝试认定独创性高的版式为汇编作品,而对独创性相对低一些的可以尝试增设一项专门保护节目版式制作者的邻接权来保护其权利。

  • 标签: 综艺节目 综艺节目影像 综艺节目版式 汇编作品 邻接权
  • 简介:<正>前言"法律必须经由解释,始能适用",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识。正是基于此,法律解释学成为了一门古老而又永远充满生机的学问。在我国,自梁慧星教授《民法解释学》专著出版后的近十年时间里,学者、法官们

  • 标签: 法律解释方法 二元化 梁慧星教授 确定型 解释学 法律漏洞
  • 简介:中国公安机关在调查违法犯罪行为时经常发生“两栖案件”现象,即涉案行为在治安违法与刑事犯罪两者之间难以界分,导致在立案环节既可能被受理为治安案件,也可能被立为刑事案件,或者在调查程序申,发生改变案件类型和处理程序的情况。在案件处理结果上,也存在着治安处罚、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几种可能性。“两栖案件”的产生缘于中国法制将本质相同的危害社会行为政策性地界分为治安违法和刑事犯罪,这种界分法存在诸多违背法学理论或法律原则的缺陷,也导致现实中的执法障碍。立法部门和理论研究者应当反思这种制度设计。

  • 标签: 两栖案件 治安违法 刑事犯罪 犯罪圈
  • 简介:"举证责任"的原初含义就是当事人运用证据对诉讼中的主张加以证明的行为责任,这一概念的源头并非现代证明责任理论,因此将其归入证明责任内涵的一部分必然引起证明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性质难以界定,并导致其分配标准与分配规范模糊不清的现象。肯定抽象"证明责任"与具体"举证责任"各自独立的"分立"概念格局,并由各自功能互补形成"双层调控"证明行为机制,将使诉讼案件事实的呈现更加准确与完整。具体举证责任与抽象证明责任、主观证明责任及具体提供证据责任等证明责任周边概念各异其趣。具体举证责任概念提出的必要性起因于客观证明责任理论规范诉讼证明活动的模糊性与有限性。应在承认证明责任总体和最终的规范作用的前提下,重视具体举证责任对具体证明行为过程的直接调整。

  • 标签: 证明责任 具体举证责任 证明行为规则 双层调控
  • 简介:由于在立法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进行了诸多的限制,致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模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这种状况的产生存在价值判断的误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缺失及对三农问题缺乏人文关怀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应当坚持权利平等的基本立法思想,对现有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进行充实和完善,强化对集体土地征收征用的立法限制,从而为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 标签: 土地二元所有制 集体土地 立法矫正
  • 简介:在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程序性规范的地位不断提升,现代经济法具有强烈的程序依赖性。经济法程序规范主要由调制程序与对策程序、诉讼程序与非诉程序、正式程序与非正式程序等一系列'结构'组成。各种'结构'内部的非均衡性异常明显,各类程序在经济法上的地位、功能有别。通过对经济法程序的结构分析,可以对各类程序作出适当定位,实现程序之间的有机组合,发挥程序的整体效能。

  • 标签: 经济法程序 二元结构 非均衡性 结构分析
  • 简介:现代英美证据法的价值基础是理性主义多元价值基础,这一价值基础决定了现代英美证据法研究的格局,也就是阐释性传统和理论性传统并立的格局。现代英美证据法研究的发展史就是格局相互作用的历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证据法研究的转向便是格局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宏大的历史视野入手归结的格局模式有助于把握英美证据法研究的发展脉络,也有助于我国更恰当地建构和发展证据法学。

  • 标签: 证据法 价值基础 理性主义 阐释性传统 理论性传统
  • 简介:期待可能性是指行为人在行为之际的特定情况下,是否能够期待行为人避免犯罪行为而实施符合法律的行为。现行通说的缺漏,呼唤理论日趋成熟。尽管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并未明确提起期待可能性理论,但这并不能否认在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没有囊括该理论的内涵。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价值与风险并存。通过比较,权衡利弊,笔者认为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于解释和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及司法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但必须要界定清楚该理论的适用范围及条件;价值大于风险,且能在一定范围内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降低风险,符合国际潮流和国内现实,并能够彰显刑法的谦抑性,有效保障人权。

  • 标签: 期待可能性 价值 风险 刑事立法 司法实践
  • 简介:土地利用体系传达了限制土地所有权、保障土地利用自由以及利用权中心化的物权观念。在规制"小产权房"问题上,应秉承物尽其用的理念,构建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自由处分制度,从宽认可相关交易主体的债权利益,畅通土地的债权利用权向物权利用权转化的机制。

  • 标签: 土地的物权利用权 土地的债权利用权 小产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