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北方法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法学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北方法学》的办刊宗旨为:“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制建设,加强学术交流,培养法律人才”。

  • 标签: 方法学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简介 学术期刊 出版发行 法学研究
  • 简介:2009年“7·5”事件后,我国恐怖主义活动加速活跃,呈现出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等特征。深入探究暴恐犯罪成因十分必要,但当前相关研究工作存在三点不足。为号准“东突”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的“脉象”并查明“病因”,经过对民族分裂与反分裂史的梳理,详细论证了“东突”势力在新疆生根和活跃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类因素,并进一步得出了“疆独”问题的根源在于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历史、地理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的民族认同弱化的结论。

  • 标签: 犯罪 解释 分裂 恐怖 缘起
  • 简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良性发展一直是国家权力纵向配置研究的关键问题。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央地关系,其既反映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般状况,又因其特有的民族性因素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央地关系。文章从两者之间关系的历史演进入手,进而对其关系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拆解,最后得出协调两者关系路径。

  • 标签: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 协调发展 自治权 民族事务
  • 简介: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二元并行是一种良性状态,依据国家法可将民族习惯法识别为并存型冲突性民族习惯法与废止型冲突性民族习惯法,应在国家法框架内为前者找到存在的正当性,对后者积极废除。违法阻却事由、责任阻却事由可以合理解释许可并存型冲突性民族习惯法存在的理由。它们或者表面是与刑法相冲突但不具有违法性,或者具有违法性但不能追究遵循习惯法的责任。并存型冲突性民族习惯法在刑法中具有积极的规范价值。刑法明文承认并存型冲突性民族习惯法的效力,罪刑法定原则并不反对将习惯法作为适用刑法的素材。刑法第13条'但书'条款不应作为出罪的直接理由,只能作为出罪的结论,如此并存型冲突性民族习惯法的出罪功能就更具有实质性。

  • 标签: 国家法 习惯法 违法性 枪支
  • 简介:我国1997年《刑法》第90条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刑法变通作了明文规定。但在程序法领域,对于民族地区刑事纠纷解决多元化机制,刑事诉讼法未有规定,这导致了民族涉刑习惯与现代基本法律格格不入的情状。在少数民族地区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和解实践存在颇多问题,如和解过程中,民族涉刑习惯法与现代法律精神理念的割裂、冲突,刑事和解无底线等问题。这些"灰色"或"黑色"和解(如纵容强奸),背离了社会的良性发展,不利于民族地区法治进步。民族地区刑事和解实践存在正当化的基础,应在整理涉刑习惯法基础上,提升司法素质,坚持人权保障基本底线,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刑事和解制度。

  • 标签: 刑事和解 民族习惯法 涉刑习惯法 基本人权
  • 简介: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但语言障碍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刑事诉讼效率及诉讼参与人权利的平等实现。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机关都将双语诉讼作为保障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行使诉讼语言文字权利的主要途径。双语法官、检察官进行诉讼的实践中出现了人员严重不足和断档流失以及难以胜任翻译工作、翻译质量不高等问题;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的实践也暴露出刑事诉讼法在保障少数民族被追诉人诉讼权利方面的不足和规范少数民族语言诉讼程序方面的缺陷,特别是翻译制度的缺失,使得这些问题尤为棘手和突出。建立翻译人员信息库和完善双语司法模式,是目前较为现实的路径选择。

  • 标签: 刑事司法实践 少数民族公民 刑事诉讼法 语言障碍 路径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