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大面积应用,社会以及用户对互联网依赖性增强,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以及任意方式的接入,使得网络的安全隐患增加,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普遍严重,网络犯罪手段变化多样,相对应的安全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展,监管困难程度上升。应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推广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瓶颈,建立全面的形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重中之重,更是网络发展的新动力。

  • 标签: 移动网络 信息 安全 机制建设
  • 简介: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通信行业的焦点。作为3G的前奏——3G通信标准已成为未来市场成败与否的关键。WCDMA、CDMA000、TD-CDMA三大3G标准哪一个能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三代通信标准,知识产权是这场争执的核心。本文通过对3G标准化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美国高通公司在华申请专利情况进行分析,来探讨中国3G标准化所面临的问题。

  • 标签: 标准化 第三代移动通信 码分多址 高通
  • 简介:1987年8月,在查单指档案的过程中,发现同一人在十指纹和单指纹档案卡片上捺印的右中指指纹自身不同一。十指纹卡上右中指右侧的细节特征明显增多,中心右侧的第9条纹线由原来的1条变成2条并呈分歧形,第10~15条与第9

  • 标签: 特征点 细节特征 捺印 光线条件 西特林 硝酸银溶液
  • 简介:移动支付是付款人通过手机扫描收款二维码进行商品交易的简便、快捷的新方式,是科技创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表现,对促进消费型社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侵财犯罪的刑事风险。在商品交易移动支付中,个人对其移动支付账户余额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占有,商家基于商品交易关系有对顾客可即刻实现财物现实价值性的即时债权。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侵占商家即时债权获得转账资金,被害人并未处分财物,属于采用秘密窃取手段、违背被害人意志的行为,构成盗窃既遂,不构成诈骗。

  • 标签: 移动支付 即时债权 秘密窃取
  • 简介:<正>从2001年到现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在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是3G的发展速度和用户规模仍远低于预期。3G发展缓慢,固然有其技术性能上的原因,高昂的知识产权(IPR)成本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根据CSFB

  • 标签: 下一代移动通信 许可费 专利池 标准实施 专利权人 技术性能
  • 简介:【裁判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服务的真实信息。如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某项服务业务存在限制条件,应当在订立合同时向消费者明确告知.以便消费者进行选择。电信服务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未向消费者告知某项服务设定了使用期限限制.在合同履行中又以该项服务超过有效期限为由限制或停止对消费者的服务的.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标签: 电信服务企业 合同纠纷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国移动 公司 徐州
  • 简介:移动互联网是使用户得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接收发送信息的通信网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各类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但与之相伴的是海量数据信息的被采集,相关数据信息不仅易被开发商滥用,甚至会被犯罪份子截取,高度信息化引发了公众对于信息开放以及信息安全的担忧,系统全面地将信息安全保护纳入法律监管体系中有其必要性。

  • 标签: 移动互联网 应用软件 信息安全保护 必要性
  • 简介:该方法主要应用于质谱仪与多道分析器相连接并同步工作时,记录下具有时间函数的离子流,由此获得精确的质量数据,这是与目前常规高分辨技术获得精确质量方法截然不同的新方法。

  • 标签: 多道定标技术 场解吸(FD) 电子轰击(EI)
  • 简介:为依法惩治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通过声讯台传播淫秽语音信息等犯罪活动,维护公共网络、通讯的正常秩序,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规定,现对办理该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穴一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影、表演、动画等视频文件二十个以上的;穴二雪制作、复制、出

  • 标签: 互联网 移动通讯终端 刑事案件 淫秽电子信息 犯罪情节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4年9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3次会议、2004年9月2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2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9月6日起施行。2004年9月3日

  • 标签: 电子信息 具体应用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通讯终端 刑事案件
  • 简介:一、注释要求1.文内注释采用页下注,全文连续编码,注释序号用[1][2][3]……表示。2.引证文献的类型标识参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引证文献需加类型标志:普通图书-M,期刊-J,报纸-N,论文集-C,网上电子文献-EB/OL,学位论文-D。3.引证示例:(1)普通图书类——[美]莫顿·J·霍维茨:《沃伦法院对正义的追求》[M],信春鹰、

  • 标签: 技术要求
  • 简介:<正>引言如今,立法备受压力。技术的进步、国际化以及法律信息的增长,以不断加快的步伐改变着人们的预设。这些发展变化,不仅会影响那些正待被规制的议题,同时,这个过程也挑战着"立法"这个概念本身。从多方面来看,显而易见的是:解决法律问题的传统手段变得越来越缺乏效率,考虑替代性的解决方案,是恰逢其时之举。本文的重点是后者(即应当考虑的替代性的解决方案)。更确切地说,本文旨在探讨在以快速变化为特点的复杂技术环境下,是否存在这样

  • 标签: 法律信息 立法技术 知识表达 通信技术 社会学方法 法律用语
  • 简介:1.《刑事技术》主要刊载法医病理、法医物证、毒物、微量物证、痕迹、指印、文件、书写材料检验,刑事照相,计算机及其它大型仪器在刑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以及典型案例和刑事科普等方面的文稿。2.来稿题名应准确、简明,能概括文章主题。题名下须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及邮政编码。署名作者应能对文章内容负责。学术性、技术性较强的论文须编写文摘。文摘应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指出研究、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并给出有代表性的数据和指标。文摘一般不得

  • 标签: 刑事技术 刑事照相 微量物证 法医物证 文章主题 大型仪器
  • 简介:《刑事技术》是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法庭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新观点等。栏目主要设有论著、综述、专题研究、论坛、技术与应用、国内外动态等。1基本要求来稿内容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及引用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

  • 标签: 刑事技术 投稿须知 综合性学术期刊 物证鉴定中心 公开发行 研究成果
  • 简介:2016年6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指导性案例64号《刘超捷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电信服务合同纠纷案》。为了正确理解和准确参照适用该指导性案例,现对该指导性案例的推选经过、裁判要点、需要说明的问题等予以解释、论证和说明。

  • 标签: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合同纠纷案 电信服务 公司 合同条款 徐州
  • 简介:由疑难案件所引发的关于道德立场与法律技术之关系的讨论,可以区分为“技术中立说”与“技术修饰说”两种立场.这两种立场都包含部分正确性:技术中立说强调法律价值的独立性和法律技术对法官道德判断的约束作用;而技术修饰说则正确地提醒我们关注法律实践的合理性.但两种学说也都存在重要缺陷:技术中立说忽视了法律技术适用上的争议性;而技术修饰说则消解了独立的法治价值的存在,使法律技术无法独立担当证立裁判结论的角色,却沦为对法官独断的道德立场的话语修饰.我们需要基于裁判何以能够拥有正当性的法哲学思考,对道德立场与法律技术之关系进行理论重构.重构之后的技术服务说不反对法官在裁判时进行道德判断,同时对法官如何进行道德判断提供了实质性的方法论指引与约束.

  • 标签: 道德立场 法律技术 正当权威 服务型权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