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权利仅能作为过错侵权责任的保护对象,而不能作为责任的发生基础。过错侵权责任的出发点在于所有权人自负其责,故其发生基础通过评价性的“归责”而体现出来。归责最初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在德国法中,它却通过“违法性”和“有责性”之区分而被进行了概念建构。这种建构产生了诸多困难之处,因此更好的方式是将“归责”重新作为一个统一概念,并将“义务违反”作为过错责任发生基础和归责的核心,《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的解释也应体现此种发生基础。

  • 标签: 侵权责任 归责 违法性 有责性 义务违反
  • 简介:编者提按:知其然易,知其所以然谈何容易!但惟有知其然方能更有效地防患于未然,此所以尤为犯罪学之重要课题.犯罪何以发生,从来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此处文章大胆重提"人格罪因论",并以此为出发点对于"犯罪人格"的构成与形成因素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文章对"引发式"理论的制度价值予以肯定并分析论证,力求为犯罪控制或犯罪抗制的更高效率与效果提供思路.论难题于平易之中,寓深意于淡写之笔,颇有"引发"之功.

  • 标签: 犯罪原因 犯罪学 人格罪因论 “引发式”罪因论
  • 简介:近年来我国个体极端犯罪频繁发生,个体极端犯罪正成为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现实威胁之一。社会转型期中的各种矛盾、压力是导致个人极端犯罪的外在因素,犯罪人的人格缺陷是个体极端犯罪产生的内在原因。个体极端犯罪的动机类型有:谋求经济利益;厌世自杀;报复特定对象;报复社会;激情型;制造个人影响,寻求刺激;复合型动机等。

  • 标签: 个体极端犯罪 发生机理 动机类型
  • 简介:以难办案件为视角切入,具体从“许霆案”、“吴英案”等案件的量刑失衡展开分析量刑失衡发生的原因。量刑失衡发生的原因包括宏观和微观原因,立法和司法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最高司法机关通过制定两个意见作了初步的努力,各地也积极试验,但效果有待实践检验。仅有量刑指南是不够的。量刑应适时对政治、政策和民意进行回应。合理的裁判结论必须通过法律解释和裁判说理来支撑。从制度上克服量刑失衡的具体构想,具体包括理论先行,完善立法,改进司法和培养高素质法官队伍。

  • 标签: 难办案件量刑失衡量刑指南 政策 制度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中出现了四次关于尚未实际发生费用退还的规定,但各自在法律结构、计算范围、方法等方面均有不同。旅游者任意解除权制度下的未实际发生费用由旅游经营者因此所节省的费用和旅游经营者将相应旅游服务提供给其他旅游者时所获得的或应得的收益组成;因客观原因解除旅游合同,在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发生合同清算关系,未实际发生的费用是从全部旅游费用中扣除旅游经营者已提供的旅游服务和嗣后必须提供的旅游服务的报酬之后剩余的费用;在因公交延误、证照瑕疵导致瑕疵履行时,未实际发生费用返还背后的法理依据是减价权制度。

  • 标签: 旅游合同 未实际发生的费用 计算 解除权 减价权
  • 简介:<正>爆炸罪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时有发生。以新兴工业城市渡口市为例,几年来爆炸犯罪活动猖獗,犯罪分子胆大妄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威胁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已成为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的危险因素。为此,我们对该市发生的这类犯罪活动进行了初步调查,主要情况是:危害及趋势近年来渡口市爆炸案件的发案率在四川省占第一位,而且逐年上升。据有关部门不

  • 标签: 爆炸案件 犯罪分子 爆炸犯罪活动 新兴工业城市 爆炸物品 社会治安
  • 简介:发生学的视角看,司法建议产生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体制和司法文化,当民众对法院的情感期待与司法独立的制度理性之间存在紧张关系时,司法建议能以一种柔性的方式缓和这一紧张关系。司法建议的产生对于提高司法效益、提升司法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价值。我们不能漠视司法实践中这样的“小问题”,而应当从完善立法和相关政策着手,以实现司法建议从现象到制度的转变。

  • 标签: 司法建议 司法效益 司法公信力 和谐社会
  • 简介:勿庸置疑,中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中国的教育模式也越来越受到质疑.尤其对于应试教育的批评,不绝于耳.应试教育,是对那种由考试来决定入学或升学机会的教育现象的简称.它是一种淘汰选拔的教育,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与学的绝对依据,是一种评价标准不完备、评价尺度不完善、评价结果不合理的教育.它以升学为轴心设置课程和安排教育内容,与全面发展和个性创造背道而驰.它以追求升学率为直接目标,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不利于、甚至是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 标签: 灵魂 应试教育 教育模式 教育现象 评价标准 考试分数
  • 简介:“天坛宪草”之孔教入宪,既关涉最宏大的时代变换,又触及最微小之个体心灵,因此引起当时最激烈的立宪争议并泛溢于社会各界。本文试图利用天坛制宪的原始史料,走进制宪语境,梳理双方之共识与争议,以发现孔教入宪的历史语境、时代问题与解决方案,即孔教入宪的发生机制与规范结构。孔教入宪的制宪讨论凸显了近代立宪者对民性与国情的判断,在“民国理想”与“国民现状”的巨大“势差”中,“教”的提升、整合与支撑功能被不断强调。只要“势差”不变,“教”的发生机制就必然内嵌于宪法之中,并具体落实为可接受的宪法规范,发挥其独特的功能。而且,“教”的规范结构形成了近代中国宪法的核心功能,凸显了近代中国宪法的二元正当性以及中国近代转型的复杂与艰巨。

  • 标签: 天坛宪草 孔教入宪 国教 国家教化 国民教育
  • 简介: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发生及其反思——关于清末“立宪”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殷啸虎20世纪初,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埸亘古未有的以君主立宪的政治变革为中心的宪政运动。作为这埸宪政运动发起者的清朝统治集团的主观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自救”,是在持续不断的外部冲击和日益...

  • 标签: 宪政运动 近代中国 立宪派 民主宪政 宪政主张 统治集团
  • 简介:本文认为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的根本。

  • 标签: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 简介:1998年6月4日晚,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栏目对河南省安阳市的一例遗弃老人案(以下称“遗弃案”)作了报道和讨论。案情大致如下:一位老年妇女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皆已成家,但均不愿承担赡养义务。最初该妇女住在三儿子家,但后来三儿子及儿媳不同意母亲一直住在自己家里,就要求她在三个儿子家里轮流居住。当这位老年妇女搬至大儿子的家里时,大儿子不准她住在房中而令其住在房屋旁边的过道中。这位老人迫于无奈,只好搬到了村中的一个庙中居住,后终因不堪儿子们的虐待自杀。死者的弟弟向法院起诉控告了三个不孝顺的孩子,安阳市受理此案的人民法院依法追究了三被告的刑事责任。在评论此案时,新闻工作者倒行地以“法律意识淡漠与法制

  • 标签: 法制教育 道德教育 法制建设 法律问题 教育者 法律意识
  • 简介:<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近年来到我省旅游、贸易、探亲访友、学术交流以及驻粤的外国人(含外籍华人)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外国来华人员的管理工作也日益繁重。过去几年,尽管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各类涉外刑事案件不断发生,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这两年发生的涉外刑事案件来看,有下面几种新的情况;一、殴打伤害外国人的重大案件有所增加。这类案件数量虽少,但性质恶劣,个别严重案件还是解放以来所罕见的,它

  • 标签: 涉外刑事案件 管理工作 外国人管理 公安机关 高度重视 涉外案件
  • 简介:一、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而言的.1999年6月13日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标签: 法律专业教育 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 法律专业人才 职业道德 高等学校
  • 简介:李大钊的调和论内涵丰富,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其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中都渗透着调和思想,这种调和式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李大钊调和思想、教育思想的相关论述及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其调和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汲取其精髓,挖掘其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

  • 标签: 李大钊 调和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 简介: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21世纪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人的素质的高低上。成人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之一,应置身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中,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关系,对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适当调整,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 标签: 成人高等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 简介:如何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和完善我国法律教育,这是一个及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刊特约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谷春德同志撰写了《法律教育改革之我见》一文,今后本刊将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希望以此促进关于法律教育改革问题讨论的深入进行。

  • 标签: 法律教育 教育改革 我国法学教育 法律系 谷春 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