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没,提高师生专业水平,增强专业意识,2018年5月24日,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苏细清博士应邀到校为公共管理系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及学生进行了题为“优势取向的个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讲座。

  • 标签: 香港浸会大学 学术讲座 博士 社会工作专业 理论与实践 专业意识
  • 简介:中华法学的兴旺有赖于法学教育的严肃和活力。民主法治的进步有赖于有中国特色的公法学的发展和成熟。挖掘优秀的公法学研究人才,搭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企盼有一批公法学专业的博士生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研究、探索、交流,有一批激扬文字、潇洒睿智的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共同来振兴中国的公法学!

  • 标签: 法学教育 博士生 倡议书 论坛 交流平台 中国特色
  • 简介:2017年10月14日至15日上午,由吉林大学法学院承办,《当代法学》杂志社、《行政法学研究》杂志社、北京大成(长春)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15所高校的Ⅻ余位博士研究生和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公法解释与适用”这一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公法学 博士生 论坛 吉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 简介:2006年5月26—27日,在部分国内知名公法学专家的热情倡议和积极推动下,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苏州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部分博士研究生在山东大学举行了“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筹备会议。山东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肖金明、党委书记盖玉强、副院长齐延平到会祝贺。肖金明教授在致辞中首先感谢韩大元、胡建淼、姜明安等教授对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筹备会议的支持,并着重强调了“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对加强全国公法学博士研究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和对振兴中国公法学的重要意义。同时希望大家能够在这次会议上形成共识,圆满完成筹备的各项议程。

  • 标签: 法学专家 山东大学 博士生 论坛 北京大学法学院 博士研究生
  • 简介:4月18日至19日,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和福建省法学会法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在厦门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法治的科学发展”。张文显、朱苏力、郑成良、孙笑侠、葛洪义、黄文艺、宋方青等法理学家和来自全国重点法律院校的法学理论博士生以及省法学会法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共8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 标签: 法学理论 厦门大学 博士生 论坛 专业委员会 法理学家
  • 简介:为充分贯彻国家“2011计划”所要求的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建设宗旨,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的能力”,加快科研成果向教育教学的转化,促进交叉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复合型人才的联合培养。

  • 标签: 创新中心 司法文明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 博士生 学术
  • 简介:不少学员感到学习研究具体犯罪时有困难,希望能提出值得注意的一些共性问题,以便举纲张目,搞好具体犯罪问题的学习研究。受本刊委托,我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王作富教授。王作富教授是我国著名刑法学家,任中国

  • 标签: 王作富 著名刑法学家 犯罪问题 刑法分则 法律系 招摇撞骗罪
  • 简介:私法自治或意思自治并非民法追求的唯一目标。民法所关心的毋宁是多种价值的协调共存。同时,法律效果来源于法律规范这一事实与私法自治并没有必然的冲突,相反,法律规范往往是私法自治的保障。哲学诠释学有特定的理论预设和论证目标,它对民法学的意义在于其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立场和反思能力,而不是方法论。因此,用游戏概念来阐述意思表示的解释过程并没有规范性的内容,也不能更好地促进私法自治。

  • 标签: 私法自治 法律适用 三段论 哲学诠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