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炎,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该病预后差,出现咳嗽或呼吸困难症状后中位生存期为4~5年。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项研究表明该疾病存在高状态,较呼吸系统其他疾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高,然而是否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进行预防性抗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就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高状态的机制及抗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高凝状态 抗凝
  • 作者: 许伟伟 李明 崔广清 王瑞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上海 201620 现在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东台 22420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上海 201620,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东台 224200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引起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危及生命,而凝血功能紊乱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脓毒症时机体的凝血系统被激活,血液高,而抗机制又受到明显抑制,引起大量微血栓形成,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尽管国内外对脓毒症的抗治疗存在明显争议,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抗治疗在脓毒症中的意义,只有恰当的抗才会有效降低脓毒症DIC、脓毒性休克及高风险人群的病死率,最终有效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而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SIC)评分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用于指导抗的评分系统,该评分是在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显性DIC评分系统及脓毒症3.0的基础上优化而来,包括血小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3项。SIC评分可以灵敏地监测到脓毒症相关的凝血功能障碍,建议SIC评分≥4分是启动抗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国际上推荐的抗药物有抗凝血酶(AT)、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肝素等,而国内推荐的抗药物只有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两种。在使用抗药物之前需详细评估患者出血和血栓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需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在无明显抗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采取从普通肝素过渡到低分子肝素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 肝素
  • 简介:摘要回眸《中华消化杂志》创刊40年来的办刊历程、报道主题和所取得的主要成绩,面对新形势,将始终恪守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办刊初心,与时俱进启新程,服务中国消化事业,创办精品期刊。

  • 标签: 中华消化杂志 创刊40周年 精品期刊 学术质量
  • 简介:摘要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高,老年人群血栓风险及出血风险均增加。本文结合2020年改善肾脏病预后全球组织(KDIGO)肾小球肾炎指南就老年NS人群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评估、抗治疗和预防的时机以及药物选择等方面进行讨论。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抗凝药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心肺衰竭的支持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出血及血栓仍是目前ECMO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素是目前儿童ECMO运行中最主要的抗药物。临床常监测激活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抗Ⅹa活性来指导肝素用量,但肝素最佳用量和最合适的监测方法仍不明确。本文就儿童ECMO运行过程中抗及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抗凝 儿童 普通肝素 抗Ⅹa活性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心肺衰竭的支持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出血及血栓仍是目前ECMO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素是目前儿童ECMO运行中最主要的抗药物。临床常监测激活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抗Ⅹa活性来指导肝素用量,但肝素最佳用量和最合适的监测方法仍不明确。本文就儿童ECMO运行过程中抗及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抗凝 儿童 普通肝素 抗Ⅹa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视网膜激光光(局部光)治疗Coats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检查确诊并接受局部光治疗的Coats病患者48例4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0例40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平均年龄(32.46±22.41)岁。Coats病分期为2A、2B期分别为9、39只眼。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少年组(年龄≤20岁)、成人组(年龄>21岁),分别为18例18只眼、30例30只眼。青少年组18例18只眼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1.17±3.31)岁;平均logMAR BCVA为0.83±0.60。成人组30例30只眼中,男性22例22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平均年龄(49.26±15.26)岁;平均logMAR BCVA为0.82±0.59。患眼均行局部光治疗。激光参数:波长577 nm,光斑直径500 μm,曝光时间0.5~ 0.7 s,光斑强度弱Ⅲ级。患眼于首次光后3~ 4个月复查FFA,按需再次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36.88±36.92)个月。观察患眼视力、眼底异常血管及硬性渗出(硬渗)的变化。结果48只眼中,接受多次局部光治疗36只眼(75.00%,36/48)。末次随访时,视力提高或稳定者36只眼(75.00%,36/48 ),其中BCVA≤0.32 logMAR单位(小数记录≥0.5)者17只眼(35.42%,17/48 )。青少年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66±0.54,较治疗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6,P=0.260 )。成人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96±0.79,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Z=-0.482,P=0.630)。48只眼中,异常血管完全或部分闭锁42只眼(87.50%,42/48);其中,完全闭锁29只眼(60.42%,29/48 ),部分闭锁13只眼(27.08%,13/48)。黄斑和周边视网膜脂质硬渗完全吸收或明显吸收40只眼(83.33%,40/48);其中,完全、明显吸收分别为11 (22.92%,11/48)、29 (60.42%,29/48)只眼。结论大光斑、长曝光、弱Ⅲ级光斑局部光治疗Coats病,能有效封闭患眼异常血管,减少硬渗,改善或稳定视力。

  • 标签: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激光凝固术 局部光凝
  • 简介:摘要胰腺癌肿瘤细胞可通过介导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使大部分患者血液呈现高状态,进而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等严重并发症。本文探讨高状态相关指标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寻找合适的实验室指标,为临床医师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胰腺癌 高凝状态 预后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75岁的老老年是房颤高危人群。而年龄本身是引起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如何平衡老老年房颤患者抗获益和出血风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老老年房颤患者抗的必要性、抗药的选择及抗药物剂量的选择等内容,以期对临床有指导作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老老年 华法林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肝素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科行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受者,根据术后抗方案不同将受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和肝素组。阿司匹林组的受者从术后第1天开始接受100 mg阿司匹林。肝素组的受者术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依诺肝素2 000 AxaIU,共持续7 d,1周后序贯改为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抗。比较两组移植后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9例在接受胰肾联合手术的受者,其中阿司匹林组受者60例,肝素组为69例。两组受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无一例死亡,阿司匹林组出现了5例胰腺血栓,其中胰腺切除1例,肝素组未出现胰腺血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阿司匹林组发生了8例肠道吻合口出血,而肝素共出现了1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在移植物功能延迟,排斥反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应用肝素抗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胰腺血栓的发生率,虽然肠道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但经保守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 标签: 胰腺移植 肾移植 血栓形成 肝素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且与年龄相关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的患病率及心房颤动相关卒中的发病率均逐渐增加。老年患者由于认知及各器官功能减退,加之共病、并发症增多,服用药物也随之增多,其抗治疗变得复杂。新型口服抗药物增加了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选择。现就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现状、抗治疗的必要性及挑战、用药选择等问题进行回顾综述,以助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治疗方案。

  • 标签: 老年 心房颤动 抗凝药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且与年龄相关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的患病率及心房颤动相关卒中的发病率均逐渐增加。老年患者由于认知及各器官功能减退,加之共病、并发症增多,服用药物也随之增多,其抗治疗变得复杂。新型口服抗药物增加了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选择。现就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现状、抗治疗的必要性及挑战、用药选择等问题进行回顾综述,以助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治疗方案。

  • 标签: 老年 心房颤动 抗凝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巩膜睫状体光术(T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对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行TCP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73例(8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手术前后眼压、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术中光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前眼压(35.0±8.8)mmHg(1mmHg=0.133 kPa);术前使用降眼压药物3(3,4)种;术中光能量(2 027.00±235.88)mW、光范围238.0°±44.7°、光点数(31.00±7.17)个;术后1 d眼压为(18.67±7.13)mmHg,术后1个月眼压(18.50±8.28) mmHg,术后3个月眼压(19.25±6.79)mmHg,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496、12.775、11.277、11.802,均P<0.05);术后使用降眼压药物0(0,1)种;术后视力不变65只眼(80.2%);各类型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成功率70.0%~87.5%;术后长期低眼压2只眼,眼球萎缩2只眼。结论TCP可有效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对继发性青光眼效果优于原发性青光眼。

  • 标签: 青光眼 睫状体 光固凝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化疗、经眼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激光光治疗D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所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单眼视网膜母细胞瘤D期13例的临床资料,采取静脉化疗、经眼动脉灌注化疗和激光光治疗。随访6~60个月。观察治疗效果、视力及并发症。结果随访期内,10例肿瘤缩小或完全钙化,眼球保留情况稳定者占76.92%(10/13),3例因病情未能有效控制而行眼球摘除术占23.08%(3/13)。视力情况:4例无光感,2例光感,4例视力为0.02~0.4。并发症:眼睑、结膜水肿9例,轻度骨髓抑制5例,均于1个月左右减轻。结论静脉化疗、经眼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激光光治疗D期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效果较好,可致肿瘤消退、钙化,控制肿瘤进展,部分可保存视力,且并发症较少。

  • 标签: 视网膜母细胞瘤,D期 化疗,静脉 化疗,经眼动脉 光凝,激光
  • 简介:摘要近年来,局部枸橼酸抗(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血液净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存在出血高危风险及活动性出血的患者有其独特优势。本文回顾分析近年来国内外RCA在临床血液净化领域中的应用,其抗安全、有效,与全身性抗相比RCA可以延长滤器寿命、减少出血并发症,适宜在临床广泛开展。

  • 标签: 柠檬酸 肾透析 局部抗凝
  • 简介:摘要通道蛋白(aquaporin, AQP)是一类对水分子有高度特异性的转运膜蛋白,其对水分子的主动转运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的关键因素。在人体各个器官组织中,AQP的表达类型和程度各不相同,肺组织中主要有AQP1、AQP4、AQP5的参与。由于多种因素会影响AQP的表达,引发肺内液体失衡,因此文章阐述了AQP在肺组织中维持液体平衡的作用及参与肺损伤形成的相关机制,进一步结合临床探究多种调节因素作用下AQP的表达情况及对机体的影响。

  • 标签: 水通道蛋白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光术后儿童角膜地形图的改变。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行激光光术后的ROP儿童25例(50眼)为ROP组,同时收集年龄匹配的足月儿童23例(46眼)为对照组。2组儿童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统计分析时转换为LogMAR视力。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2组儿童的各种角膜参数: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角膜曲率的最大值(K1)和最小值(K2)、平均角膜曲率(Avg);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的陡峭半径(rs)、平坦半径(rf)、非球面参数(e)。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ROP组儿童BCVA(LogMAR) (0.24±0.25)较对照组儿童(0.07±0.10)差,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P=0.003)。ROP组儿童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屈光力均比对照组儿童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1(角膜前表面3、5、7 mm,角膜后表面3、5、7 mm):t=3.139、3.050、2.710,-4.216、-3.821、-2.474;K2:t=2.816、2.688、2.286,-4.252、-3.883、-3.178;Avg:t=3.190、3.041、2.649,-4.848、-4.271、-3.121。均P<0.05]。ROP组儿童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形态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f(角膜前表面6、8 mm,角膜后表面6、8 mm):t=3.395、3.354,-4.427、-4.613;rs:t=2.928、2.807,-4.055、-4.175;e:t=3.437、3.991,2.268、4.355,均P<0.05]。结论: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是研究ROP激光光术后全角膜发育方面的有利工具。ROP激光光术后早产儿儿童与足月产儿童相比,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的屈光力更大,BCVA更差,在视觉发育过程中更易发生屈光不正等视功能改变。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角膜地形图 角膜屈光度 角膜形态指数
  • 简介:摘要岛叶癫痫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纤维联系,具有多样化的症状和丰富的癫痫网络,通常无法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成为难治性癫痫。近年来,磁共振引导的激光间质热疗法(MRgLITT)已成为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微创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激光的光凝固和高热效应破坏病变间质组织,使组织受热凝固变性,从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在复杂的岛叶癫痫治疗中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综合以往研究,对采用MRgLITT治疗岛叶癫痫的原理、治疗过程、疗效、相关并发症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抗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死因构成,并探究其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队列中服用抗药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排除了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及1年内失访的患者后,共纳入2 248例患者。对入组的患者进行随访,入组后第3、6个月进行随访,之后每6个月随访1次。终点事件为死亡,包括心血管病死亡、非心血管病死亡及原因不确定的死亡。根据随访结束后患者存活状态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并使用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分析心血管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 248例接受抗治疗的房颤患者,年龄(67±10)岁,女性占比41.1%(923/2 248)。随访(42±24)个月,共有21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8/100人年。最常见死因为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55.0%(120/218),而心血管病死亡中首位死因为心力衰竭(心衰)恶化,占总死亡的18.3%(40/218),因缺血性卒中死亡者仅占总死亡的8.7%(19/218),因出血事件死亡者占总死亡的12.9%(28/218)。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5,95%CI 1.04~1.07,P<0.001),贫血(HR=1.81,95%CI 1.02~3.18,P=0.041),心衰(HR=2.40,95%CI 1.75~3.30,P<0.001),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HR=1.59,95%CI 1.21~2.13,P=0.001),心肌梗死(HR=2.93,95%CI 1.79~4.81,P<0.001)是接受抗治疗的房颤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提示,年龄(HR=1.05,95%CI 1.02~1.08,P<0.001),心衰(HR=2.81,95%CI 1.79~4.39,P<0.001),缺血性卒中/TIA(HR=1.50,95%CI 1.02~2.22,P=0.041),心肌梗死(HR=3.31,95%CI 1.72~6.37,P<0.001)是接受抗治疗的房颤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接受抗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在死因中占比较小,而心衰恶化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死亡原因。心衰、缺血性卒中或TIA、心肌梗死与房颤患者死亡率高相关。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药 死亡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