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喉癌患者的喉功能保留对提高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不同保喉策略在喉癌治疗中的应用。所有T1-T2期喉癌均应接受保喉治疗,手术或放射治疗结果相似,应采取单一治疗模式。T3-T4期是一组异质性病变,喉功能保留手术或同步放化疗提供了保护喉功能的不同治疗方法。依据肿瘤浸润方向,环杓单元结构和功能完整的T3-T4a期患者,仍可实现保留喉功能的喉部分切除术,并获得好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江小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7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8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641000
  • 简介:喉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太明显,而且易被忽略,一旦发现,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对治疗和康复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喉癌多数起源于喉咽部的黏膜下层,也可起源于声带、前庭和后庭等处,属于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后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特别是中老年男性。据统计,喉癌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发病率的1%~5%之间,仅次于鼻咽癌与鼻腔癌。

  • 标签: 喉癌;症状
  • 作者: 张永侠 张欣欣 祁继霞 赵建东 武文明 王嘉陵 黄德亮 纵亮 陈立伟 刘明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聋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53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山东省潍坊市 26103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海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海南省三亚市 5720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海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海南省三亚市 572013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治疗的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5例(94.4%),女8例(5.6%);年龄35~79岁,中位年龄58岁。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组106例和非手术综合治疗组37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治疗、随访及生存情况;生存率及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67.9%。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晚期喉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有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等(P值均<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T4期、临床Ⅳ期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62.2%和59.5%,明显好于非手术综合治疗的18.2%和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晚期喉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治疗方式等。对于临床Ⅳ期、尤其是T4期患者,采取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预后。

  • 标签: 喉肿瘤 癌,鳞状细胞 外科手术 综合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90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影响其术后1年复发的因素。分析患者基线资料以及肿瘤分期、合并症等因素对其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90例患者,术后1年局部复发27例(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有饮酒/吸烟史、喉癌位于声门下区者更易发生局部复发(P<0.05);病理分期/N分期/T分期越高以及肿瘤累及前联合者越容易复发(P<0.05),性别、肿瘤累计声带突、向深部累计声带、合并症以及切缘情况均对复发无显著影响(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高龄(>55岁)、肿瘤部位(声门下区)、高肿瘤分期(Ⅲ级病理分期、N2分期、T2分期)均为喉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无饮酒/吸烟史、肿瘤未累计前联合是喉癌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喉癌患者,术后1年复发与年龄、肿瘤位置、分期等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喉癌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术后局部复发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喉癌前病变的病理分级诊断标准及诊断术语在国际上尚未达成统一,国内不同单位的诊断标准参差不齐,喉浸润性癌的取材及病理诊断报告内容也不尽相同。为统一国内喉癌前病变的病理诊断标准,规范喉癌前病变及浸润癌的病理取材及诊断报告内容,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头颈疾病学组经过广泛讨论,结合国内实际和学科前沿进展对喉癌前病变及浸润癌的病理诊断达成共识意见。共识内容包括:(1)喉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级诊断;(2)微浸润癌及浸润癌的临床病理特点;(3)喉活检及切除标本的取材及大体描述;(4)喉癌前病变及浸润癌切除标本病理报告内容。

  • 标签:
  • 简介:摘要喉癌前病变是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的常见慢性喉病,涉及肉芽肿、声带白斑、乳头状瘤等,病程长,属中医“慢喉喑”“喉瘤”范畴,为中医优势病种。刘静教授认为,三焦膀胱气化不利、水饮痰湿结聚喉部是本病根本病机,另外合并肝脾不足、痰瘀阻络等病机。其在临床以五苓散为主方,配合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化瘀药治疗本病,常获佳效,亦进一步拓展了经方五苓散的临床运用。

  • 标签: 五苓散 喉癌前病变 喉肉芽肿 声带白斑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咽后脓肿是喉癌少见、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往往需要置入胃管辅助治疗。然而此类患者往往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吞咽障碍等情况,导致胃管置入风险高、成功率低。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循证护理学证据,分析了1例喉癌合并咽后脓肿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及其优质护理策略,并总结相关经验与教训,以期为提高此类患者胃管置入成功率及提升护理质量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喉癌并咽后脓肿 胃管置入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喉癌前病变及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常见的疾病,自2017年第4版WHO头颈部肿瘤分类出版以来,关于喉癌前病变及鳞状细胞癌病理诊断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该文从病因学、癌前病变的命名及分级、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诊断、分级和肿瘤TNM分期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加强病理医师对其最新进展的认识,了解和掌握新的诊断标准,提高头颈部常见疾病的病理诊断质量和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喉癌患者不同时间症状群和生活质量,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155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当天、术后3 d、术后30 d,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头颈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G)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喉癌患者症状群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共提取出疼痛-消化道症状群、疲乏-睡眠-情绪症状群、喉癌-特异性症状群和发声-吞咽困难症状群4个症状群,患者入院当天、术后3 d、术后30 d症状群数量和构成不同。喉癌患者入院当天、术后3 d、术后30 d FACT-G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癌患者入院当天、术后3 d、术后30 d的FACT-G总分、生理状况维度评分与不同症状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喉癌患者不同时间症状群数量和组成不同,症状群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症状群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喉肿瘤 生活质量 症状群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在诊断喉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声音嘶哑及咽喉部不适为主诉就诊,由门诊专科技术人员分别在NBI和普通电子喉镜两种不同内镜模式下进行咽喉部检查后,再行喉部CT检查收治入院患者共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45.2±15.3)岁。所有患者根据检查结果预先评估肿瘤性质后,再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有23例确诊恶性肿瘤,67例为良性肿瘤(其中喉癌前病变38例)。在血管清晰度及图像清晰度两个方面,两种内镜模式检查结果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989、4.012,P<0.05)。在良性肿瘤、喉癌前病变及喉癌的诊断上,NBI内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电子喉镜。而在良性肿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癌前病变及喉癌的诊断及总检出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内镜对喉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更高于普通电子喉镜,尤其在发现微小病灶方面更有优势,对及早发现早期病变、提高准确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喉镜检查 喉肿瘤 癌前状态 窄带成像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免疫相关基因(immune-related genes,IRG)预后模型以准确预测喉癌患者的预后。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获得111个喉癌组织和12个正常相邻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利用ImmPort数据库识别出差异表达的IRG。Cox单变量生存分析用于筛选与生存相关的IRG。差异表达的与生存相关的IRG被认为是预后相关的免疫基因。然后构建免疫基因预后模型计算患者风险值,受试者ROC曲线分析验证模型准确性。通过该模型行单因素、多因素独立预后分析证明其独立预测能力。最后分析关键免疫基因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联。结果鉴定喉癌的DEG并筛选出IRG。接着与预后生存时间结合,鉴定8个关键免疫基因(CXCL11、RBP1、AQP9、CYSLTR2、BTC、STC2、UCN和FCGR3B)作为免疫基因预后模型,这种预后模型可以准确的将患者分为高危和低危人群。总体生存分析表明,高危患者的生存时间比低危患者要短(P<0.0001)。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提示预后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表明其为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我们发现模型中的5个关键基因与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喉癌的免疫相关基因预后模型,发现8个基因有助于预测喉癌患者的预后,其中5个与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

  • 标签: 喉肿瘤 肿瘤微环境 预后 免疫相关基因 预后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及转移淋巴结的细胞亚群分类及功能,探索上皮细胞向肿瘤细胞演化的轨迹。方法对2019年10月22日至12月16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5例喉癌组织、配对的转移淋巴结及3例癌旁正常组织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3~70岁,使用Seurat软件分析上述组织的细胞亚群,功能富集分析探讨各类细胞亚群的生物学功能。运用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情况区分上皮细胞恶性与否,通过拟时序分析揭示正常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演变轨迹,并识别癌变的过渡态细胞。经Seurat软件FindAllMarker函数分析得到过渡态细胞中高表达的基因,并用免疫组化进行验证。结果通过多重质控,共获得66 969个高质量单细胞,分为9个主要细胞簇:上皮细胞、T细胞、B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髓系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神经细胞,前5类细胞簇分别有8、6、4、3和2类亚群。4个上皮细胞亚群(C0、C1、C2、C5)来源于肿瘤组织和转移淋巴结,具有较高的CNV水平和肿瘤细胞含量。拟时序分析发现上皮细胞演变轨迹为正常上皮细胞亚群C4向早期癌变细胞群C0转化,C0继续分化为3个主要恶性肿瘤细胞亚群C1、C3和C5。上皮细胞C0可能代表癌变的过渡态细胞群,功能富集于上皮间质转化、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过程,其高表达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可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免疫组化验证发现SFN在肿瘤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结论本研究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阐述了喉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细胞和功能的多样性,同时C0在肿瘤细胞演化中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喉癌 单细胞测序 肿瘤异质性 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在喉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88例住院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可改善喉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喉癌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调强放疗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新版国际共识中喉癌颈部预防照射的靶区勾画仅以N分期进行推荐,未考虑解剖分型、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等其他临床因素的影响,而且部分颈部靶区勾画范围也存在争议。本文参考颈部外科手术的数据,重点综述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相关临床研究,总结声门上型喉癌颈部阳性淋巴结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根治性放疗中颈部预防照射的精准靶区勾画提供参考。

  • 标签: 喉肿瘤,声门上型 淋巴结转移 颈部预防照射 临床靶区勾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RNA结合蛋白6(RBM6)对喉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到2018年8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47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RBM6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RBM6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感染Hep-2细胞,构建RBM6过表达细胞株和对照组细胞株(RBM6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分析两组细胞的迁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增殖;采用异体移植瘤实验分析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RBM6蛋白水平(1.01±0.23)比较,喉癌组织中RBM6蛋白表达水平(0.34±0.12)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3,P<0.05)。与对照组细胞比较,RBM6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19,P<0.05)。与对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率[(84.18±8.32)%]比较,RBM6组细胞愈合率[(30.11±6.89)%]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9,P<0.05)。与对照组细胞凋亡水平[(35.61±7.01)%]比较,RBM6组细胞凋亡水平[(5.23±2.12)%]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2,P<0.05)。体内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在裸鼠体内增殖速度明显高于RBM6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08,P<0.05)。结论RBM6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RNA结合蛋白6 喉癌 增殖 迁移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