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形胶布固定法在小儿扁桃体和腺体手术中气管导管固定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择期行扁桃体和腺体手术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中气管导管固定采用传统的双胶布固定法,试验组术中气管导管固定采用"工"形胶布固定法。用软尺记录气管导管固定好后、置入开口器、手术结束时导管距右侧口角的刻度,作为判断气管导管移位指标;记录脱管和胶布附着处皮肤受损情况。结果试验组气管导管固定好后至置入开口器和气管导管固定好后至手术结束气管导管移位距离明显小于对照组[(0.38 ± 0.16)cm比(0.74 ± 0.25)cm和(0.51 ± 0.20)cm比(1.69 ± 0.5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7.67和13.62,P<0.05)。两组脱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压疮;两组破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红肿和总皮肤受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8/40)比55.0%(22/40)和20.0%(8/40)比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07和14.90,P<0.01)。结论"工"形胶布固定法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体手术中气管导管的固定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有效减少气管导管的移位,同时对皮肤的损伤程度更小。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插管法,气管内 麻醉 "工"形胶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股骨颈瘤病变在进行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PHP)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Erol分型为Ⅱ~Ⅳ型股骨颈瘤病变45例患儿的资料,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14岁;单纯性骨囊肿27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5例,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其中合并病理性骨折17例。无病理性骨折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病灶清除植骨+LCP-PHP预防固定组(A组)和病灶清除植骨组(B组)。伴病理性骨折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病灶清除植骨+复位LCP-PHP固定组(C组)和病灶清除植骨组(D组)。比较A组与B组患儿术后颈干角丢失、病灶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骨骼肌肉肿瘤学会(MSTS)功能评分。分别比较C组、D组术后1 d和末次随访患侧颈干角变化。结果45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6年。A组术后颈干角丢失(0.50±0.45)°,B组术后颈干角丢失(2.26±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3,P<0.05);病灶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MST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术后1 d患侧颈干角为(133.67±4.53)°,末次随访患侧颈干角为(133.00±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1 d患侧颈干角为(133.36±7.82)°,末次随访患侧颈干角为(130.6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Erol Ⅱ~Ⅳ型股骨颈瘤病变过程中,应用LCP-PHP固定能有效维持颈干角,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股骨颈 瘤样病变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内侧胫后肌腱前方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37例后pil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25~65岁[(49.5±9.3)岁]。Klammer Ⅱ型20例,Klammer Ⅲ型17例。均采用后内侧胫后肌腱前方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骨折复位、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观察随访过程中是否有骨折复位丢失或内固定失效等情况发生。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疼痛及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0个月[(15.6±1.2)个月]。骨折均解剖复位;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胫后血管神经束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足趾马缰绳畸形等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无骨折复位丢失或内固定失效。骨折愈合时间为11~16周[(13.2±1.4)周]。VAS由术前的6~9分[(8.0±0.8)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0~2分[(1.2±0.6)分](P<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为80~100分[(89.7±4.6)分],其中优15例,良22例,优良率100%。结论后内侧胫后肌腱前方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Klammer Ⅱ/Ⅲ型后pilon骨折复位满意,术后并发症少,疼痛明显缓解,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非典型畸胎/横纹肌肿瘤是一种好发于小儿的高度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其组织形态学表现多样,具有向神经上皮、上皮与间叶组织多向分化的特点,典型表现为出现数量不等的横纹肌细胞。发生在成人和/或鞍区的病例罕见,对它的临床病理学与生物学行为等特点的认识可能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分析了2例发生于成人的非典型畸胎/横纹肌肿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内固定术后6周内出现骨折相关感染(FRI)后保留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1例骨折术后6周内发生FRI并接受保留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男61例,女20例;年龄11~73岁,平均51岁。患者入院后接受细菌培养、彻底清创、负压吸引、软组织修复重建、局部及静脉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治疗。如感染累及关节,行关节腔清理并引流。定期复查所有患者感染控制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如将内固定保留至骨折愈合认定为治疗成功,骨折愈合前内固定拆除认定为治疗失败。从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骨折类型(开放性、闭合性)、是否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是否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感染、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否为大肠杆菌感染、是否两种细菌感染、是否细菌培养阴性、感染是否为早期(2周内)、是否局部使用抗菌药物中分析治疗失败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30个月(6~84个月)随访。62例(76.5%)患者在控制感染并保留内固定的情况下获得骨折愈合。其中2例患者使用了Masquelet技术处理骨缺损,11例使用了肌瓣或皮瓣技术重建软组织覆盖,2例存在窦道的患者通过抗菌药物和换药达到骨折愈合。19例失败中,有1例因感染无法控制而截肢;剩余18例患者均拆除内固定改外固定,其中有3例患者使用了Masquelet技术获得最终骨愈合,7例患者使用骨搬运技术获得最终骨愈合,3例患者使用皮瓣技术重建软组织覆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开放性骨折以及2周以上的FRI是保留内固定失败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后6周内发生FRI的患者,如内固定仍稳定有效,可首先尝试保留内固定。对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在彻底有效清除的条件下尽早行肌瓣或皮瓣手术,可有效控制感染并有助于骨折愈合。开放性骨折病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2周以上的FRI是保留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骨折 感染 骨折固定术,内 骨折愈合
  • 作者: 王玺 李斌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病理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口腔颌面部肿瘤精准病理诊断创新单元(2019RU034) 100081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文献,总结31例Warthin瘤黏液表皮癌(WT-MEC)类似病变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患者年龄17~65岁, 平均46岁,男女比为1.0∶2.1。22例治疗后无复发和转移,1例复发,8例预后资料不详。组织学表现为多囊性多层排列的嗜酸性上皮增生伴有明显的淋巴间质,可见呈小灶分布的鳞状细胞、黏液细胞。多数病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CRTC1-MAML2融合基因阳性。MAML2融合基因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虽然多数报道的病例预后良好,仍需定期随诊;同时由于病例较少、资料有限,该类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尚不肯定,治疗和远期预后评估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佐辛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武警海警总队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佐辛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佐辛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机械痛觉阈值、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 h、24 h、48 h伤口周围痛觉阈值分别为(119.52±20.42)分、(120.19±17.44)分、(120.94±20.7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08.42±15.24)分、(107.63±16.83)分、(108.47±17.82)分(t=0.01、0.00、0.01,均P < 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前臂痛觉阈值分别为(109.93±15.87)分、(110.79±22.8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7.07±16.49)分、(95.63±24.06)分(t=3.37、2.74,均P < 0.05);两组术后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48 h内地佐辛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χ2=4.60,P < 0.05)。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佐辛镇痛效果明显,且可有效预防痛觉过敏,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麻醉和镇痛 麻醉药,联用 疼痛测定 痛觉过敏 腰椎内固定术 手术后并发症 右美托咪定 地佐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腰固定联合内置固定架(INFIX)+钢板固定治疗Tile C3型骨盆骨折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3月— 2019年6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4例Tile C3型骨盆骨折肥胖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14~46岁[(37.1±8.9)岁]。体重指数28.0~38.6 kg/m2[(30.7±3.4)kg/m2]。均采用先后环髂腰固定,再前环INFIX+钢板固定的手术方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肢疼痛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价功能改善情况。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13.5±4.0)个月]。手术时间为4~10.5 h[(6.9±2.3)h],术中出血量为800~2 200 ml[(1 071.4±357.4)ml]。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2~32周[(19.1±5.9)周]。术前VAS为(8.2±1.0)分,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5.9±0.8)分、(3.9±0.9)分、(3.0±0.8)分、(1.9±1.1)分(P均<0.01)。末次随访Matta标准评价: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末次随访Majeed功能评分:优8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9%。下肢静脉血栓1例,抗凝治疗后效果良好。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INFIX取出后逐渐恢复。结论髂腰固定联合INFIX+钢板固定治疗Tile C3骨盆骨折肥胖患者,骨折愈合良好,疼痛减轻,骨盆复位及功能恢复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案。

  • 标签: 肥胖症 骨盆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男,29个月。因精神萎靡半月余,呕吐2 d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磁共振成像显示松果体区异常信号影,脑积水。患者入院第4天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出院随访4个月,患者死亡。病理检查: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性生长,部分区域可见坏死,细胞核空泡状、核仁明显,个别胞质内可见嗜酸性小体,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细胞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部分阳性,波形蛋白阳性表达,INI1表达缺失。最后诊断为罕见发生于松果体区的不典型畸胎/横纹肌肿瘤。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枕颈不稳行前路枕颈固定的斜坡固定钢板,并与后路枕颈固定方法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对比分析。方法对40具成人颅颈段干骨和30例健康志愿者颅颈段CT扫描图像进行相关参数测量,以此为基础研制斜坡固定钢板。采用8具新鲜成人颈椎(C0~C3节段)模拟以下状态后进行生物力学测试:①完整状态;②完整状态+斜坡固定钢板固定(前路行斜坡至C2固定);③损伤状态;④损伤+斜坡固定钢板固定;⑤损伤+后路枕颈固定(后路行枕骨板钉、C1和C2椎弓根螺钉固定)。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在完整、损伤和不同固定状态下,通过脊柱试验机对标本分别施加1.5 N·m屈伸、侧弯和轴向旋转的纯力偶矩。在枕骨、C1和C2椎体上连接固定红外线标志点,采用Optotrak三维运动测量系统连续采集标志点运动,分析C0~C2节段间角度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中性区(neutral zone,NZ)。比较不同的固定方式对枕颈区各节段ROM分布的影响。结果损伤+斜坡固定钢板固定后C0~C2节段ROM为前屈1.7°、后伸1.2°、侧弯2.8°、旋转4.3°,较损伤+后路枕颈固定状态在前屈(q=4.68,P=0.055)、后伸(q=0.39,P=0.992)以及侧弯(q=1.25,P=0.814)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旋转方向上活动范围更大(q=5.08,P=0.035)。以上两种固定状态下在屈伸(q=1.94,P=0.554)、侧弯(q=1.79,P=0.611)及旋转(q=2.14,P=0.478)方向NZ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方向上,损伤+斜坡固定钢板状态下C1,2节段ROM占总体C0~C2 ROM比例分别为28%、25%、34%和56%,而损伤+后路枕颈固定状态下其占比分别为59%、53%、42%和71%。结论斜坡固定钢板固定能提供较好的枕颈区力学稳定性,可作为枕颈区不稳的一种可选择内固定方法。

  • 标签: 寰枕关节 颅窝,后 脊柱融合术 生物力学现象
  • 简介:摘要疱疹皮炎是一种与乳糜泻相关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多发于携带HLA-DQ2或HLA-DQ8等位基因的高加索人。研究表明,疱疹性皮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针对转谷氨酰胺酶等抗原的抗体,表皮型转谷氨酰胺酶是其自身抗原。疱疹皮炎的发病除与遗传和麦胶敏感有关外,还可能与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有关。无麦胶饮食和氨苯砜仍然是疱疹皮炎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疱疹皮炎进行总结。

  • 标签: 疱疹样皮炎 乳糜泻 诊断 治疗 发病机制 血清学试验
  • 简介:摘要肺胎盘变形(placental transmogrification of the lung,PTL)为一种肺部罕见良性囊性病变,其特征为组织学形态类似未成熟胎盘结构。本文报道1例本院确诊的PTL患者,为75岁老年男性,影像学表现为局限性分隔囊腔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绒毛结构表面增生的肺泡上皮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弥漫阳性,绒毛样间质内细胞CD10及波形蛋白阳性,绒毛样间质内血管CD34及D2-40阳性,HMB4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均阴性,Ki-67低表达。描述其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要点,并复习相关文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骨瘤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常见于长骨骨干,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放射学表现。关节内骨骨瘤少见,通常累及髋部,很少累及肘部。由于肿瘤位于关节内,会产生关节僵硬、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等类似于关节炎的临床表现。骨骨瘤的典型放射学表现是沿着长骨骨干以小的溶骨灶为中心的丰富的骨硬化,而关节内骨骨瘤的影像学特征通常不典型,因此常导致诊断延误。本文报道2例临床诊断为关节炎的肘关节内骨骨瘤,探讨其临床影像学、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为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女,43岁。因右乳肿块3个月行手术切除。病变切面呈囊实性。镜下观察:肿瘤呈囊实性生长,囊内可见乳头状突起。肿瘤由形态温和的中间细胞、表皮细胞、黏液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构成,细胞间可见筛状腺腔/微囊结构,其内含黏液或嗜酸性分泌物。瘤周乳腺组织可见淋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p63、细胞角蛋白(CK)5/6和CK7呈分区阳性染色,GATA3阳性、S-100蛋白和SMMHC阴性,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25%、孕激素受体(PR)阴性、HER2 1+、Ki-67阳性指数约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提示MAML2基因重排。病理诊断为右乳低级别黏液表皮癌。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