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81岁男性双足蓝趾综合征患者因左足趾剧烈疼痛,予右美托咪0.2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48 ml,以4 ml/h速度静脉泵入、1次/d。第3次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约6 h时患者出现烦躁、谵妄;第5天因疼痛减轻,停用右美托咪,停药后患者偶有谵妄。因入睡困难,停药第3天再次给予相同剂量右美托咪。次日给予相同剂量右美托咪2次,每次都在给药2~3 h出现明显的谵妄和烦躁。怀疑谵妄与右美托咪定有关,再次停用右美托咪,换用曲马多和咪达唑仑治疗。停药第6天,患者意识转清,此后未再出现谵妄。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谵妄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行非心脏手术的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术后应用右美托咪镇静对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行非心脏手术的SCAD患者,选择60例手术后应用右美托咪镇静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年龄、性别、心肺功能匹配的、手术后未应用右美托咪镇静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基线和围术临床资料。随访观察住院期间的MACCE事件,包括新发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谵妄、死亡和急性肾损伤。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的MACCE事件情况,Cox回归分析影响MACCE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男性61例(50.8%),平均年龄为(56.2±20.9)岁。两组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既往病史、心肺功能和治疗等基线资料相似(均为P>0.05)。围术期间,两组苏醒时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均相似(均为P>0.05),但观察组的苏醒时间短(P<0.05),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均为P>0.05)。平均住院时间为(12.7±3.1)d,观察组的MACCE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比13.3%,χ2=3.521,P=0.04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81)、手术时间(HR=1.54)、B型利钠肽(HR=2.47)和脑血管病史(HR=2.65)是影响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右美托咪定是其保护因素(HR=0.58)(均为P<0.05)。结论术后右美托咪镇静可明显降低稳定性冠心病行非心脏手术患者MACCE的发生,而年龄、手术时间、B型利钠肽和脑血管病史是其危险因素。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稳定性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右美托咪(DEX)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激动剂,除了在围术期应用外,还应用于门诊检查或治疗中。DEX镇静催眠作用的特点和优势在于,患者可进入类似自然睡眠状态,不仅有利于提高镇静效果,且易于唤醒;很少发生下颌松弛,无明显呼吸抑制。DEX的其他优势还在于其抗应激反应和潜在脏器保护作用,以及对认知功能影响小的特点。DEX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暂时性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等。DEX的另一特点是药效消失相对较慢,术后患者可能发生嗜睡和体位性低血压。必须注意的是,DEX不能独立作为麻醉药在全麻术中担当主要的镇痛药和镇静药,只能发挥辅助作用,其作用有赖于合理的用法和用量,且作用并非是"全"或"无"的,使用过程中须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肾上腺素能α激动剂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19岁男性患者因心力衰竭合并多种疾病给予利尿、改善心肌功能、抗感染、保肝等治疗。因心率较快(90~110次/min)给予伊伐布雷2.5 mg口服、2次/d,心率未见下降(94~110次/min)。服药3 d后,将伊伐布雷剂量增加至5 mg口服、2次/d,心率缓慢降低。加量3 d后,患者心率71~89次/min。加量第4天,患者食用柚子约200 g。之后患者心率持续降低,加量第6天降至50次/min。考虑患者心动过缓为伊伐布雷所致,停用该药。停药3 d后,患者心率76~131次/min。患者食用柚子前后心率变化特点提示,柚子与伊伐布雷可能存在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 标签: 心动过缓 伊伐布雷定 食品药物相互作用 柚子
  • 简介:摘要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贯穿心力衰竭(心衰)发生发展始终,已成为心血管病和心衰治疗的重要靶点。伊伐布雷定是首个选择性、特异性窦房结If通道阻滞剂,减慢心率的同时不影响心肌收缩力和心脏传导。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其通过减慢心率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为指导我国临床医师规范应用伊伐布雷,本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制定本共识,从伊伐布雷定在心衰管理中的应用(包括慢性心衰长期管理、心衰易损期管理和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应用等)、其他心血管疾病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冠心病心绞痛、不恰当的窦性心动过速、体位直立性心动过速、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及冠脉CT检查前的心率控制等)及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介绍伊伐布雷的临床应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率 伊伐布雷定 易损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己修饰多孔钛的抗菌性能及其对成骨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为构建具有抗菌性能的种植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直径10.0 mm、厚度1.5 mm的光滑纯钛试件,以碱热处理后钛试件为对照组、碱热处理+共价结合氨基硅烷的钛试件为硅烷化组、碱热处理+共价结合氨基硅烷+戊二醛接枝氯己的钛试件为接枝组。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元素组成、接触角测量仪分析亲水性(每组6个)、酸性橙Ⅱ法分析氨基或亚胺基团含量(每组5个);用光密度法测定氯己组5个钛试件的氯己接枝密度;用死活菌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涂板计数法、抑菌环法评价各组钛试件抗菌能力,甲基噻唑基四唑法评价各组与成骨细胞共培养1、3、5 d后的细胞活性,细菌-细胞共培养评价有菌环境中各组钛试件的细胞黏附能力。结果氯己接枝后多孔钛表面的孔隙减小,C、N、Cl原子百分含量增加,接触角下降至37.5°±4.0°,氯己接枝密度为(5.07±0.39)μg/cm2;死活菌染色及扫描电镜显示氯己组仅有少量细菌黏附且细菌壁破裂;氯己组菌液涂板仅见零星菌落,抑菌环透亮;细胞培养1、3 d氯己组细胞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5 d氯己组细胞活性(0.547±0.087)显著小于对照组(0.751±0.056)(P<0.05);细菌-细胞共培养显示对照组钛表面黏附大量细菌,氯己组钛表面黏附大量细胞,且细胞形态良好。结论氯己接枝修饰的多孔钛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在有菌环境中可保障细胞黏附。

  • 标签: 氯己定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大柴胡汤首载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经典方剂。房亚教授善用大柴胡汤治疗符合少阳、阳明合病的各类疑难杂症,尤以肝胆疾病、胃肠疾病、肺系疾病、皮肤疾病为主。本文列举四则医案,体现房教授运用大柴胡汤的要点,并介绍本方与其他方剂合用的经验。

  • 标签: 大柴胡汤 经方 房定亚 名医经验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骨脂(PSO)是否对阿霉素(ADR)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建立损伤合适的HL-1细胞模型,分为Control、ADR组(1、2、4、8 μmol/L)、PSO+ADR组(10、20、50、100 μmol/L),探究ADR最佳损伤浓度及PSO最佳保护浓度;通过检测细胞活力、活性氧(ROS)水平和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探究PSO对ADR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以6~8周雄性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构建ADR损伤模型,分为Sham、ADR、PSO+ADR组;使用小动物超声仪、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组织病理学染色检测并比较各组相关指标,阐明PSO对ADR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两组间采用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性,两组以上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细胞结果显示,与ADR组比较,20 μmol/L PSO处理后的心肌细胞活力显著升高(t=6.694,P<0.05)、ROS水平降低(t=10.970,P<0.05)、培养液中LDH水平下降(t=4.172,P<0.05);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ADR组比较,25 mg/kg PSO处理后可明显改善心功能,表现为小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显著上升(t=4.547、2.850,P<0.05);血清中肌酸激酶(CK)水平下降(t=2.545,P<0.05);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PSO对ADR诱导的心肌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 标签: 补骨脂定 阿霉素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骨脂(PSO)是否对盲肠结扎穿刺诱导的败血症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SO给药组,每组6只。术前,PSO组小鼠腹腔注射PSO,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用败血症评分、肛温测量、超声、血常规检测、血生化检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PSO对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两组间采用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性,两组以上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SO组小鼠败血症评分降低[(36.90±1.17)分,P<0.01],肛温升高[(5.17±0.75) ℃,P<0.01];PSO能显著提高败血症小鼠的每搏输出量[(32.30±5.83) μl,P<0.05]和心输出量[(14.44±2.70) ml/min,P<0.01]等指标;血常规检测显示,PSO能逆转败血症小鼠血液中白细胞[(6.57±1.15)×109/L,P<0.01]等指标;血生化检测显示,PSO能逆转败血症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705.23±98.34) U/L,P<0.01]等指标;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PSO组小鼠心肌组织排列相对整齐,结构相对完整,胶原纤维化程度降低(P<0.01);RT-qPCR结果显示,PSO组小鼠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Nod样受体家族包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PSO可在败血症心肌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 标签: 补骨脂定 败血症 心肌损伤 炎性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32岁男性患者因过敏性鼻炎口服枸地氯雷他片8.8 mg、1次/d。用药第6天腹部出现零星红色皮疹,未在意;用药第7天皮疹增多,伴瘙痒,尿液呈深棕色,双手、巩膜出现黄染。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32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86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309 U/L,总胆红素(TBil)63.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3.6 μmol/L,诊断:药物性肝损伤,过敏性皮炎。考虑为枸地氯雷他所致,停用该药,给予保肝治疗及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停用枸地氯雷他第2天,患者尿液颜色变浅;第4天皮疹颜色变浅,尿液颜色恢复正常,无新发皮疹;第9天皮疹基本消退,肝功能检查示ALT 84 U/L,AST 29 U/L,γ-GT 187 U/L,TBil 19.5 μmol/L,DBil 8.0 μmol/L。2周后复查:ALT 54 U/L,其他检查结果均在参考值范围内。

  • 标签: 氯雷他定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药疹
  • 简介:摘要右美托咪(dexmedetomidine, Dex)具有诸多优势,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麻醉、ICU中重症患者的镇静治疗,但其产生镇静催眠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文章探讨了Dex产生镇静催眠作用的分子受体靶点、参与作用的功能核团及镇静时对脑电活动、脑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阐明Dex产生镇静催眠的作用机制,对揭示全身麻醉机制、提高临床麻醉安全性以及开发更为有效的镇静催眠类药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去甲肾上腺素 镇静 催眠 神经环路
  • 简介:摘要腕不稳定是一类严重而复杂的腕关节疾患,一般由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腕关节损伤或病理改变引起。舟月不稳定是最常见的腕不稳定类型,其他损伤类型包括月三角不稳定、腕中关节不稳定、桡腕不稳定和月骨周围损伤等。腕不稳定的诊断与治疗相对困难,是腕关节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对腕不稳定病理机制的理解深入,出现了许多更符合腕关节解剖和运动学的新手术方法。同时,随着腕关节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的切开手术正不断向腕关节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演进。笔者对腕不稳定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阐述,讨论腕不稳定诊疗过程中的难点和争议问题,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腕损伤 关节不稳定性 关节镜检查
  • 简介:摘要汽车列车是牵引汽车与挂车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复杂系统,其横向稳定性研究涉及多体动力学、刚柔耦合力学、气体动力学、车辆非线性运动和电子控制等多个学科。

  • 标签: 横向稳定性 汽车列车
  • 简介:摘要3例精氨酸联合可乐复合激发试验患儿于药物激发第2天出现肉眼血尿,激发后6 d内快速消退,尿红细胞形态学分析提示肾小球性来源。该血尿是良性、一过性的,预后良好;临床医师在矮身材儿童诊治中应严格把握激发试验适应证。

  • 标签:
  • 作者: 蔡青 李梦雅 李桂凤 李启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上海 200434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上海 200434,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上海 200434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上海 20043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对目前配电网中的架空分支线保护以及电缆分支线保护的现状,提出架空分支线保护以及电缆分支线保护的配置方案以及相应的熔断器和断路器整原则,以供参考。

  • 标签: 配电网 分支线保护 配置 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