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尘是一种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隶属于蛛形纲无气亚门,主要包括屋尘、粉尘。作为室内最重要的变应原,尘的代谢物、排泄物、体等均可致敏,可诱发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尤其与变应性鼻炎关系密切。本文对尘的分类、生物习性、生活史、分布特点、致敏性进行介绍。目前已有的除措施主要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除,可以显著降低环境中尘的浓度,然而其对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改善程度不一。本文同时对目前的除措施及其效果等进行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蠕形是一类小型永久性寄生,在眼部主要寄居于毛囊、睑板腺及皮脂腺,可引起异物感、眼痒、眼干等眼部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多文献报道蠕形可引起多种眼部疾病,如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霰粒肿、结膜炎、角膜炎、翼状胬肉等,甚至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也存在相关性。蠕形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眼科医师的关注。现对蠕形相关眼部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提高眼科医师对蠕形相关眼部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 标签: 蠕形螨 眼部疾病 检查方法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舌下脱敏治疗对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490例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并依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将其分成低龄儿童组、脱敏治疗时长组、个体化剂量调整组及多重过敏疗效评估组,记录患儿在首诊、治疗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总用药评分(TMS),并计算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结果共有374例(76.32%)患儿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低龄儿童用药组中,≤3岁组与>3岁组在用药12个月后的CSMS(2.20±1.61、2.50±1.78)、TNSS(2.80±2.32、3.60±2.71)及VAS(3.50±1.16、3.90±1.43)显著低于首诊时的评分CSMS[(4.50±1.44、5.30±1.32)、TNSS(6.20±1.89、7.50±2.19)、VAS(5.40±2.33、5.90±1.61)];此外,在脱敏治疗不同时间组中,完成36个月脱敏治疗患儿,仅在3年组中,评分分别为TNSS(0.90±0.97)、VAS(1.30±1.19)和CSMS(1.70±1.28),完成24个月脱敏疗程患儿在2年组和3年组的评分分别为TNSS(2.10±0.95、2.00±0.97)、VAS(3.00±1.56、3.10±1.68)、CSMS(3.10±1.15、2.90±1.19),完成12个月脱敏治疗患者在1年组、2年组和3年组中评分为TNSS(3.20±1.27、3.10±1.41、3.20±1.41)、VAS(4.50±2.11、4.70±2.19、4.50±2.17)和CSMS(4.20±1.39、3.70±1.32、4.10±1.39);脱敏治疗疗效不佳患儿在进行个体化增量后6个月(即治疗后12个月)达到与对照组相近的评分,即4号4滴组、4号5滴组和对照组的评分CSMS(2.90±1.56、2.90±1.88、2.40±1.69)、TNSS(4.70±2.98、3.90±2.77、3.80±2.45)和VAS(4.20±1.29、4.50±1.62、4.20±1.14);多重过敏患者脱敏2年后最终达到与单一过敏患者相近的疗效,单一过敏组、合并1~2种过敏原和合并3种以上过敏原组评分分别为CSMS(2.30±0.50、2.10±1.01、1.90±1.01)、TNSS(3.50±2.62、3.70±2.62、3.20±2.82)和VAS(4.50±1.00、4.10±1.57、3.80±1.54)。结论脱敏治疗在低龄儿童用药、多重过敏等方面均可发挥疗效,部分患儿在剂量调整后获得更好疗效。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儿童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近年来,虫腈中毒在临床中逐渐增多,但病死率居高不下。虫腈中毒机制及临床诊治的相关研究有限,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为总结虫腈中毒的临床特点,以便指导临床治疗,本文报道了急性虫腈中毒病例2例并文献复习21例,归纳虫腈中毒的临床特点。虫腈中毒后大多出现消化道症状、大汗、高热、意识改变等表现,且迟发性加重常见,可累及中枢神经等多个器官系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中毒 虫螨腈 杀虫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甲维虫腈中毒的毒理学机制和影像学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甲维虫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1例甲维虫腈中毒患者因就诊不及时,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甲维虫腈中毒可导致严重神经系统损伤,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并积极治疗。

  • 标签: 中毒 甲维虫螨腈 影像学
  • 简介:摘要古今医家对《伤寒论》第22条中"微寒者"含义存有争议,主要解释为"微恶寒者"及"脉微恶寒者"2种。结合文献及临床体会,认为"微寒者"解为"脉微恶寒者"更妥,因前者实为后者的发展,且太阳病误下后,体质因素影响了疾病发展,亦可知《伤寒论》在辨证论治原则中亦蕴含着辨质论治。"微寒者"的2个基本点在于太阳病误下与心阳不振。

  • 标签: 《伤寒论》 若微寒者 脉微恶寒 辨质论治 理论探讨
  • 作者: 王玉倩 刘祖国 李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国际眼科纵览》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眼科及厦门眼科中心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 福建省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102,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陕西省眼科医院,西安 710004
  • 简介:摘要眼部蠕形病是一系列由蠕形感染导致的源性眼表疾病。蠕形是人类最常见的体表寄生虫,包括毛囊蠕形和皮脂蠕形,蠕形具有高度复杂的生物学特性。螨虫的内外部结构、生活习性等病原学特点,是其能够导致疾病的基本因素之一,重要功能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两种蠕形致病的差异性有关。两种蠕形均可引起组织病理学改变,如毛囊膨胀、上皮增生和角化过度、异物肉芽肿反应等。微生物可能参与了蠕形的发病过程,蠕形体内存在共生菌,目前报道了Bacillus oleronius和Corynebacterium kroppenstedtii subsp.两种菌株,同时,蠕形体表还可能携带有多种病原微生物,造成协同损害。蠕形可能能够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在免疫抑制及危险因素作用下,蠕形可过度繁殖,经过多途径的免疫反应最终引起眼表炎症。本文对蠕形在眼部的致病过程和机制进行阐述,对深入认识眼部蠕形病、进行合理的临床诊疗具有积极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431-436)

  • 标签: 寄生虫性眼感染 蠕形螨病 睑缘炎 眼表炎症
  • 简介:摘要虫腈是农业广泛应用的一种中度危险杀虫剂,急性中毒患者死亡率较高,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本文对2例复配虫腈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出汗、逐渐昏迷、肌酸激酶及肌红蛋白升高,有迟发中毒表现,虽经综合治疗但最终2名患者均死亡。提示虫腈毒性强,致死率高。对于急性中毒患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应早期积极行血液净化治疗。

  • 标签: 杀虫药 虫螨腈 甲维·虫螨腈 虱脲·虫螨腈 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血药浓度评估血液净化技术对急性虫腈中毒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救治提供经验。方法2022年本院收治2例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虫腈中毒患者,动态监测血液中虫腈及其高毒性代谢产物溴代吡咯腈浓度,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摄入13 h后给予首次血液灌流,灌流l h时溴代吡咯腈浓度下降率为28.82%,灌流2 h时回升并超过灌流前水平。完成3次血液灌流后,血液中虫腈、溴代吡咯腈浓度仍超过首次灌流前浓度,分别达到248 ng/mL和1 307 ng/mL。摄入130 h后血虫腈浓度呈下降趋势,溴代吡咯腈浓度在130h达峰值3 164 ng/mL,178 h下降至2 707 ng/mL。病例2在摄入150 h后血液中虫腈、溴代吡咯腈浓度分别达到392 ng/mL和7 733 ng/mL,进行四次血液灌流,首次血液灌流后血液中虫腈浓度下降率37.75%,溴代吡咯腈浓度下降率为38.02%。给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治疗85 h,溴代吡咯腈浓度维持在4 234~6 410 ng/mL。预后:病例1随访至12 d后失访,未查证到死亡信息;病例2死亡,生存期为247 h。结论血液灌流仅可部分清除溴代吡咯腈,CVVHDF清除溴代吡咯腈能力差。虫腈和溴代吡咯腈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大,摄入后快速进入各组织,易在脂肪等组织蓄积,其后缓慢释放回血液,在血液中停留时间较长,虫腈的峰值浓度出现早于溴代吡咯腈。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消化道清除毒物。

  • 标签: 虫螨腈 溴代吡咯腈 血药浓度: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 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表观分布容积 蛋白结合率 脂溶性
  • 简介:摘要对2019年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急性甲维·虫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出现高热、盗汗,逐渐出现意识不清,治疗5 d后死亡。甲维·虫腈毒性强,致死率高。对于急性中毒患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应早期积极行血液净化治疗。

  • 标签: 杀虫药 甲维·虫螨腈 阿维菌素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虫螨腈 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睫毛毛囊蠕形感染状况及其与眼表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SS患者22例(44眼)作为SS组,同期在干眼门诊就诊的非SS的干眼病患者21例(42眼)作为对照组(非SS组)。2组患者均进行5项干眼问卷(DEQ-5)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无创伤泪河高度、无创伤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比例、荧光素染色角膜评分、睫毛毛囊蠕形计数的检查。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变量间的相关性判定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非SS组蠕形数量明显高于SS组(Z=-2.41,P=0.021)。SS组患者蠕形检出的数量与睑板腺缺失比例(r=0.40,P=0.02)和DEQ-5量表的分数(r=-0.70,P=0.02)存在相关性,而在非SS组患者蠕形检出的数量仅与DEQ-5量表的分数存在相关性(r=0.63,P=0.04)。而当按照蠕形阳性与阴性分类时,2组间仅睑板腺缺失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4,P=0.002)。结论:相比非SS干眼患者,SS患者睫毛毛囊蠕形检出数量更少。DEQ-5量表分数、上睑板腺缺失比例与蠕形的检出数量相关。

  • 标签: 蠕形螨 干燥综合征 眼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酒渣鼻患者鼻部蠕形寄生与鼻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收集酒渣鼻患者与面部健康对照者各14例,酒渣鼻患者中早期8例,中期6例。采集受试者鼻翼和鼻唇沟皮肤微生物样品,提取DNA,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蠕形及微生物reads数的构成比反映菌种相对丰度。计算Shannon指数评估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基于菌种相对丰度的主成分(PCA)以评估β多样性。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蠕形与微生物含量间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酒渣鼻组鼻部皮肤蠕形相对含量(1.647% ± 0.389%)高于健康组(0.448% ± 0.089%,t = 2.92,P = 0.007)。蠕形的相对含量与细菌相对含量呈负相关(r = -0.95,P < 0.001),与真菌相对含量呈正相关(r = 0.76,P < 0.001)。酒渣鼻组鼻细菌、真菌群落Shannon指数(0.91 ± 0.17、1.261 ± 0.045)显著高于健康组(0.47 ± 0.12、0.549 ± 0.071,t = 2.17、8.48,P < 0.05);两组的主成分分析结果示,仅细菌群落显著不同(t = 2.32,P = 0.029),而真菌群落无差异(t = 0.82,P = 0.461)。此外,中期酒渣鼻患者蠕形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早期(t = 6.56,P < 0.001);早、中期患者中细菌和真菌的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主成分分析结果示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蠕形在鼻部皮肤的寄生可能影响鼻部皮肤微生态群落结构。

  • 标签: 红斑痤疮 宏基因组学 蠕形螨 微生态 菌群失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眼部蠕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被诊断为干眼的4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眼部蠕形,随机选择20例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眼部蠕形双眼阴性患者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眼部蠕形。观察两种眼部蠕形检查方法差异。结果462例采用光学显微镜检查蠕形的干眼患者中,309例阳性,阳性率为66.88%(309/462)。眼部蠕形阴性患者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后,有14例阳性,阳性率为70.00%(14/20)。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42,P<0.05)。结论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眼部蠕形效果较好,有望作为临床眼部蠕形感染诊断的新方法。

  • 标签: 蠕形螨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睫毛 睑板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5~18岁过敏性哮喘患儿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效果的因素并寻找最佳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06年12月至2021年11月完成3年以上SCIT的688例5~18岁过敏性哮喘患儿的资料,根据疗效分为停药组和未停药组,定义男性、皮肤点刺结果、年龄、每日药物评分(DMS)、视觉模拟量表(VAS)得分和入组季节为自变量,使用R语言建模(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和极端梯度上升模型)分析自变量对结局的影响,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3种模型预测能力,应用德隆检验进行3种模型曲线下面积(AUC)的假设检验。结果68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中男435例、女253例。就诊年龄5~<8岁349例,8~<11岁240例,11~18岁99例。皮肤点刺试验单一过敏429例(62.4%)、为主且合并其他过敏259例(37.7%)。3年后停药组351例(51.0%)、未停药组337例(49.0%)。DMS 初始时4(3,6)分,3个月3(2,5)分,4个月3(2,5)分,12个月2(1,3)分,3年0(0,1)分。VAS 初始时3.5(2.5,5.2)分,3个月3.2(2.2,4.8)分,4个月2.6(1.4,4.1)分,12个月1.0(0.6,1.8)分,3年0.5(0,1.2)分。3、4、12个月时DMS较初始时下降率分别为0(0,20%),16.7%(0,33.3%),50.0%(31.0%,75.0%);VAS则分别为7.1%(3.2%,13.8%),27.6%(16.7%,44.4%),70.2%(56.1%,82.3%)。688例过敏性哮喘患儿起始治疗季节中春季99例、夏季230例、秋季171例、冬季188例。R语言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DMS 3个月>3分(OR=-3.5,95%CI:-4.3~-2.7,P<0.01)、男性(OR=-1.7,95%CI:-2.3~-1.0,P<0.01)、DMS 4个月下降率>16.7%(OR=-1.6,95%CI:-2.3~-0.8,P<0.01)、DMS 3个月下降率>0(OR=-0.7,95%CI:-1.3~-0.2,P<0.05)对停药可能性大;DMS 12个月下降率>50.0%(OR=0.7,95%CI:0.1~1.3,P<0.05)、VAS 12个月>1.0分(OR=0.9,95%CI:0.3~1.6,P<0.05)、初始VAS<4.0分(OR=1.0,95%CI:0.4~1.6,P<0.01)对停药可能性小。随机森林模型和极端梯度上升模型均显示DMS 3个月>3分(平均减少准确度=30.9、重要性=0.45)对停药影响力最大。随机森林模型AUC 0.900、精确度78.2%、灵敏度84.5%,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为0.891、80.0%、80.0%;极端梯度上升模型0.886、76.9%、84.5%。德隆检验分别比较3种模型AUC均可用于该数据集的预测(均P>0.05)。结论过敏性哮喘需要使用越多的药物控制原发病、开始SCIT后越缓慢减少原发病的治疗药物,越有利于3年后停用所有药物。随机森林模型为过敏性哮喘皮下免疫治疗效果的最佳预测模型。

  • 标签: 哮喘 皮下免疫治疗 疗效 儿童
  • 简介:摘要为提高临床对虫腈中毒的重视,探讨虫腈中毒的诊断救治策略。本文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接诊虫腈中毒患者4例和文献复习病例4例,总结国内含虫腈成分农药中毒病例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接诊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8例虫腈中毒患者中死亡7例,呼吸道和消化道途径暴露虫腈均呈高致死性;发热、多汗、肌酶升高和进行性加重的中枢神经损害是其突出的临床特点;暴露初始症状多不严重,部分患者尤其暴露剂量低者,经或不经临床诊治存在一个相对稳定阶段,一旦出现大汗、明显发热、意识障碍则病情迅速恶化,呼吸循环衰竭并可导致死亡。随着产能和市场投放增加,人群暴露虫腈机会增多,迫切需要加强虫腈中毒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应当重视中毒初始稳定阶段的观察治疗,同为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毒剂(五氯酚钠)中毒的救治方法有借鉴意义。

  • 标签: 杀虫药 中毒 虫螨腈 甲维·虫螨腈 五氯酚钠
  • 作者: 阮方 董宏伟 接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 北京市感染性眼病诊疗中心,北京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接受标准化双(屋尘、粉尘)变应原注射液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时发生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其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分析相关临床因素,探讨合理处理不良反应的方式。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疾病专科门诊进行SCIT的400例螨虫过敏患者资料,年龄(5~60)岁,使用双变应原注射液在上臂远端1/3处行皮下注射,记录患者每次发生的速发性及迟发性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和针次数、症状体征、发生时间及不良反应处理等,探讨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性别、变应原注射剂量以及合并过敏性疾病种类等的关系。结果400例AR患者中有72例出现不良反应(18.00%),所有患者共接受13 129针次皮下注射,127次发生不良反应(0.97%),其中,速发性60次(47.24%),迟发性67次(52.76%),局部不良反应6次(4.72%),全身Ⅰ级不良反应93次(73.23%),Ⅱ级25次(19.69%),Ⅲ级3次(2.36%),无Ⅳ级反应。以病例数和注射针次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男女性别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例数和注射针次数统计,年龄≤14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14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84和19.212,P值均<0.05)。按病例数统计,以合并多种过敏性疾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24.10%,合并特异性皮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14.29%;按针次数统计,合并多种过敏性疾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32%,单纯AR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79%。不良反应发生于初始治疗时15次(11.81%),发生于维持治疗时112次(88.19%);在1000 TU/mL以上的高剂量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占85.83%(109/127),与1000 TU/mL以下剂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649,P<0.05)。结论双过敏的常年性AR患者应用标准化双变应原制剂行SCIT过程中,按注射针次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到1%,严重程度多为Ⅰ级不良反应,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注射高剂量变应原以及AR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哮喘、合并多种过敏性疾病等)有明显关系。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双螨 皮下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