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2000年是上海经济出彩的一年尽管“九五”期间上海的经济增长速度曾呈现逐年沉降的趋势,1996、1997年分别是13%和12.7%,1998、1999年增速先后降到10.1%和10.2%,按此情况,虽然把2000年的经济增速指标定在9%左右,但据现在的预测,实际将比原定指标高出近2个百分点,即2000年经济增速预计可达10.

  • 标签: 上海 2000年 经济循环 产业结构 商品流通 对外贸易
  • 简介: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达到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的。它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农业循环经济则是要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来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农业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 再生资源 “三农”问题
  • 简介: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给企业全球化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使得管理不再受国家边界的限制。与此同时,由于国家、种族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沟通障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本论文从沟通障碍的来源及如何消除沟通障碍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 标签: 企业 全球化 沟通 障碍
  • 简介:<正>6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就试图建立一个正式的经济合作组织以促进该地区的区域经贸发展。日本曾最先提出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目前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合作的初步计划已经被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其中有两个问题需加以战略上的明晰:一是亚太地区国家经贸合作的坚固性程度如何?二是采取怎样的组织形式付

  • 标签: 亚太地区国家 贸易合作 经贸合作 比较优势 障碍 北美自由贸易区
  • 简介:建立“中国大陆经济循环圈”的意见提纲祥云集团公司总裁王云飞一.市场是国家的第一资源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向满清政府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门户开放”。他们首先掠夺的不是中国的白银、黄金,而是无形的市场。市场是经济发展的...

  • 标签: 经济循环圈 中国大陆 美国经济发展 连锁商业 国家经济安全 中国农村
  • 简介:东欧社会转型中的精英循环与再生产[美]伊万·撒列尼松尧·撒列尼本研究汇集了有关东欧后共产主义时期新精英跨国比较研究的成果。1989年以来,美国和东欧几个国家的学者组成的社会科学家国际小组完成了对俄罗斯和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东欧五国的...

  • 标签: 匈牙利 精英循环 社会转型 后共产主义转型 新精英 政治精英
  • 简介: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知识流动方式,即区域创新系统内的知识流动方式有4种: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技术扩散和人才流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4种知识流动方式可能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化解这些障碍的方法。

  • 标签: 区域创新系统 知识流动 障碍
  • 简介:<正>冷战结束之后,中国与欧洲联盟都有加强经贸合作的愿望,存在着加强合作的基础,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焦点在于对中国目前经济体制的理解、容忍、及进一步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将是相互有利的。冷战后的欧洲联盟需要在强化内部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增强其对外的开放性,加强与外部的经贸合作。

  • 标签: 欧洲联盟 经贸合作 加强合作 欧盟 经济一体化 海峡两岸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