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消费金融研究范畴界定为保险、消费信贷、储蓄、投资四个方面,认为消费金融通过配置效应、融通效应、财富效应、流动效应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变与消费质量的提升,在消费结构与质量的多重响应中居民消费得以升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00—2014年境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消费金融促进城镇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消费结构看,消费金融较为明显地促进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由低级的食品、衣着向高级的交通通信等发展;从消费升级率看,对消费升级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投资、保险、储蓄、消费信贷,但消费信贷的统计结果不显著;分区域的实证结果显示,保险和投资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居民消费贡献最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居民贡献最小,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式差异",欠发达地区消费升级较发达地区更依赖于传统的储蓄这一金融活动。

  • 标签: 消费金融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居民消费升级 区域差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改善住房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和完善消费体制等一系列要求,这些热点问题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为此,基于不确定性视角,将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纳入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住房价格上涨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正向影响,与原有住房价格通过收入视角对居民消费产生的效应相叠加,使住房价格对居民消费产生的总效应呈现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建立关于房价和居民消费率关系的面板门槛模型,以我国2007—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水平的变化使得住房价格对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小于其门槛值时,住房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率有较强的抑制效应,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社会保障水平超过门槛值后,住房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率的抑制效应明显减弱。

  • 标签: 十九大报告 住房价格 社会保障支出 居民消费 土地出让价格 流动性约束
  • 简介:聚焦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农村低保制度减贫效应,利用拔靴检验与滚动窗口因果关系检验法对相关数据做实证性分析,得出实际生活中农村低保并未发挥减贫效果的结论。同时也发现我国农村低保在制度的设计、执行等方面存在需要改进之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政府应当做好制度公平保障工作,落实体系内各项基本制度安排,解决各组成部分功能边界界定不明晰的问题,强化各地区执行力,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对外披露力度,防止社会福利在执行中演变为个人私利。

  • 标签: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贫困 拔靴检验 滚动窗口检验 精准脱贫
  • 简介:文章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内容,同时阐述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现状,最后再结合多年工作实际,针对财务管理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财务管理加强策略。旨在全面掌握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内容与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财务管理力度。

  • 标签: 农村 商业银行 财务管理 现状与加强策略
  • 简介:自治区财政厅“访惠聚”工作组驻村以来,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作为保障改善民生和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结合驻村实际实施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纺技能培训、扶持青年创业和推动劳务输出“四位一体”工作法,扩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规模,有力地促进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 标签: 农村富余劳动力 “四位一体” 劳动力就业 改善民生 特色产业 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