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利用2005-2012年我国29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对外开放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选取外贸开放、外资开放、外经开放和入境旅游开放四个指标衡量29省市对外开放程度,并划分为高开放区、中开放区和低开放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有利于降低我国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幅度最大的是外经开放,其次是外资开放、外贸开放和入境旅游开放;对外开放水平在提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上具有明显地区差异性;外经开放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空间很大,外贸开放、外资开放和入境旅游开放对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出现区域性饱和。

  • 标签: 能源消耗强度 对外开放 差异性
  • 简介:利用来自六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八张投入产出表,借助投入产出分析,从贸易内涵能源净值角度对我国2000-2013年能源消耗的国际转移规模进行了估算,并基于完全分解均值法处理的I-OSDA结构分解模型,分析了四大驱动因素对我国贸易内涵能源量变化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对外贸易内涵能源长期处于净出口状态。无论出口还是进口层面,中国能源消耗对外转移规模的迅速增加主要都是由贸易规模因素驱动的,而我国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贸易结构是引致贸易规模强力驱动能耗国际转移的深层次原因。此外,能源消耗强度因素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能耗的国际转移。

  • 标签: 贸易内涵能源 投入产出分析 驱动因素 I-O SDA模型 贸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