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在宣传工具中,电讯、广播是敏捷的,实况广播可以把现场的声音同步传入听众的耳朵。但是,它只具备敏捷特征,不具备逼真特征,人们看不见现场的人物面貌、事件实况。电影是逼真的,它能真实地纪录事件现场的实况,但是,它却不具备敏捷特征,需要经过复杂的后期制作才能与观众见面。既具备电讯、广播的敏捷特征,又兼备电影戏剧的逼真特征的宣传手段,大概电视是佼佼者,它可以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利用现场直播,既先声夺人又先形夺人。先声,夺得时间,先形,夺得空间,时空综合作用于观众的感官,造成亲临其境的强烈现场感.电视在这方面的潜力不仅大有挖头,而且很有学问。

  • 标签: 电视宣传 现场感 实况广播 后期制作 电视专题 宣传工具
  • 简介:在一篇颇有些影响的新闻学论文①中,作者为竞争环境下的各种报纸提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在市场领导者策略中,作者举出一例:2000年某著名都市报为打压一家新生都市报,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市场垄断力量,上报摊收购这家新生都市报,并限制和惩罚零售商经销该报,使这家新生都市报很快就宣布停刊.作者称:'其思路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 标签: 都市报 作者 新闻学 报纸 力量 新生
  • 简介:近年来随着媒体形态的不断丰富,学界对传媒行业的理论研究从“注意力”过渡到了“影响力”,其中“影响力”更是包涵学界对传媒研究的理论精髓,它精辟地道明了新的社会环境下媒体发展的根本。影响力是指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被受众接收并接受,进而改变其态度和行为,产生对传播主体有利的力量。可见其侧重于媒体传播的效果而言。

  • 标签: 媒体竞争 传播力 制胜 “注意力” 媒体形态 传媒行业
  • 简介:上一次,在广东省新闻界召开的相关理论研讨会上。笔者曾提出平面媒体“科学办报、和谐办报、开门办报”的建议。一年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围绕上述思路,形成共识。统一办报理念,科学对待和分析市场。从中寻找和把握规律,比较理智和客观地探索新时期报业发展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边致力于报业集团内部的和谐建设。化解原有矛盾。改革采编体制并对报纸进行改版:一边理顺媒体和省市有关管理部门的关系。为报纸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同时。注意敞开大门。开展多种多样的编读互动活动。贴近读者、吸引读者参与。收到比较明显的成效。据有关机构统计,羊城晚报的品牌价值一年净增3.28亿元,达到47.98亿元;阅读率也提高了4.6个百分点。

  • 标签: 报业发展 科学发展 和谐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竞争 办报理念
  • 简介:北京奥运会带给国人百年梦网的喜悦,也给中国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这是中国的传媒人第一次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道主优势,在家门口参与全世界范围内的“新闻大战”。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意义深远。我们只有牢牢把握这一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性契机,精心组织报道,为北京奥运会留下全面、生动、鲜活的历史记录,

  • 标签: 北京奥运会 本土特色 竞争 中国媒体 世界范围 精心组织
  • 简介:在当今各大媒体激烈的竞争中,报纸作为最古老的传播媒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和电视、网络、手机媒体等传播媒体争夺受众,报纸应该充分重视副刊的作用,让报纸副刊和报纸新闻一起,成为应对竞争的主力。报纸副刊是报纸所独有的传播形式,就新闻质的规定性而言,它是报纸新闻的有力补充,在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群众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吸引受众,进而吸引广告商的有力手段。

  • 标签: 报纸副刊 媒体竞争 报纸新闻 传播媒体 质的规定性 手机媒体
  • 简介:进入21世纪,各项事业均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新闻传媒何尝不是如此。在十分强劲的对手面前,如何发挥广播有限的优势,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广播人不能不去思考。

  • 标签: 广播媒体 传媒竞争 21世纪 新闻传媒 广播人
  • 简介:一、《大河报》发行网络的兴起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报纸的发行采取"单一邮发"的模式,即报纸的发行工作全部由邮局来做,报社专门从事报纸的生产工作。这种发行方式在我国建国初期经济落后、人民文化水平较低,报刊种类少的条件下,对报刊的发行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拓宽了报纸发行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也使国内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报业经济日益繁荣,报业竞争不断加剧,这种发行模式相对于报社的各种弊端就日益凸显出来:1、每年通过邮局收订的报纸有上千种,邮局很难根据特定报纸的需求展开专门的促销征订活动,对处于市场竞争压力下的报纸,邮

  • 标签: 发行网络 竞争分析 连锁经营 报纸发行 发行量 报业集团
  • 简介:<正>50年代初期,台湾当局为控制舆论,稳定统治,乃强化新闻审查制度,修改“出版法”,实行“新闻用纸供应办法”,限制各报纸的篇幅(不得超过一大张半,6版),并于1954年完全禁止新报发行,台湾于是进入了“报禁时期”(习惯从1955年算起到1987年底,共32年)。随着形势的变化,民众知识程度提高,新闻界抗拒政治压力的增强,当局不得不转而改为怀柔政策:一方面延请报界头面人物进入国民党中常会,一方面松动对报纸幅篇的限制,1968年放宽为两大张,1971年又放宽至三大张。然而,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广告需求的猛增,各报就采用“换版”的形式,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所谓“换版”,就是头版和副刊不变,其他各版根据发行范围换登当地新闻。发行量大的报纸,有换到19个版面的,几乎每一个县都有换版,连广告也分区换版,等于发行了19家报纸。到80年代,要求开放报禁呼声日高,当局终于迫于舆情,在1988年元月一日开放报纸登记,放宽了对报纸篇幅和言论的限制,管理政策亦趋向开明。台湾报业于是进入了商业化的竞争时期。

  • 标签: 联合报 台湾 新闻局 曼德拉 《联合晚报》 国民党
  • 简介:2006年年底有两件大事引起了新闻界的强烈关注。其一:2007年的报刊征订大战虽然尘埃尚未最后落定,2006年12月24日,中国报业首届“文明论坛”就在北京召开。广州日报社社长戴玉庆在论坛上说:“广州日报已主动要求参与国家新闻出版数据统计机构的公开检测,愿以实际行动维护报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他的讲话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

  • 标签: 中国报业 公平竞争 维护 广州日报社 报刊征订 统计机构
  • 简介:网络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经营模式都造成巨大冲击。本文采用企业战略研究中常用的SWOT分析工具,分析了我国媒体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即政策管制、媒体规模与人才等,比较了广播、电视、报刊及网络媒体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详细解析了网络媒体的优劣势,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 标签: 竞争态势 政策管制 媒体规模 中国 媒体产业 SWOT分析
  • 简介:一、传播偏向的现状分析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是信息(Themediumisthemessage)。信息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财富。转型期的中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积极推动大众传媒的发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新闻传播业统计数据表明,各类传播媒介的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手段明显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在总体水平上显著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标签: 媒介竞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麦克卢汉 新闻传播业 大众传媒 偏向
  • 简介:一系列关注民生类热线节目的出现,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受众新的需求,而从这些热线节目所延伸出来的服务活动,更是拓展了传统广播媒体的功能,更多地体现了现代广播媒体的服务百姓生活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办好热线服务节目,打造民生电台,无疑是地方广播媒体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赢得本土受众的忠诚信赖的一条值得探索的经验。

  • 标签: 热线节目 地方 广播 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