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髯,字颐庵,号髯翁,昆明人,生于滇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终年79岁.祖籍陕西三原,父亲来云南任职,举家流寓昆明.髯自幼好学,入学考试时,因入场搜身,不愿受侮而离去,以后即终身不仕.40岁左右,适遇弥勒州苗漪任昆明育才书院山长,两个相识结为至交.他爱梅花迎霜之骨气,自称“万树梅花一布衣”.他与当时名士钱南园、李因培等常往来酬唱,抒发高洁情怀.他身居昆明,目睹水灾给居民带来的痛苦,于是亲自踏勘盘龙江源流、访问农民,查阅历史资料,写出《拟盘龙江水利图说》,提出治水方案.他常到滇池畔观赏水光山色,即景抒情,写出了千古绝唱——一百八十字的大观楼长联,一时轰动诗坛.这幅长联,内容深刻,形式完美,气势磅礴,是我国对联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长联是他艺术的荟萃,是他世界观的表述,是他性格的写照.晚年穷困潦倒,栖息昆明园通寺咒蚊台洞穴,以医卜为生,尽管受生活的折磨,仍乐观自如,写下很多诗文.他有个女儿出嫁弥勒州三道桥,老伴(人称二奶奶)随他难以糊口,只得从女度日.公元1771年髯亦来弥,传说在县城东门外设馆教书,随后又到城西新瓦房村

  • 标签: 孙髯翁 弥勒县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终身不仕 治水方案 入学考试
  • 简介:20世纪30年代,天津城里最酷的裁缝,恐怕非小辫莫属了。小辫,好奇怪的名字。是的,这不是他的本名。他的本名没人知道。他出生于天津.父母是草根阶层。和大多数土生土长的贫苦百姓类似.为了应对生活的艰难和无奈.他选择了一门赖以养家糊口的职业——裁缝。在那个年代,这一行可是挺吃香的。再困难的人家.每年也要添置点行头,哪怕是一件粗布衫.一条碎花裙。

  • 标签: 天津城 裁缝 传奇 近代 30年代 20世纪
  • 简介:另一位老师——耀先生,生前是太原师范学院的退休教授,也是凤翔先生多年故交,我虽几度有闻,但无缘面交。而在凤翔先生故去后,由于《日军残留》一书的机缘,却很快相识了他,并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忘年之交。2004年的时候,《日军残留》第二卷进行到了内文选定和翻译的阶段。在孙凤翔老师那里学到的日语知识,极大地帮助了我的选材工作,因为最起码,

  • 标签: 孙凤翔 孙耀 二战后侵华日军山西
  • 简介:在美国夏威夷,在孕育孙中山思想的美丽群岛,有一套面朝大海的高级公寓住宅,卧龙般的钻石山静默于左,美丽的夕阳灿烂于右。一入玄关,涌入眼帘的是目不暇接的佛像和玉器。踏入公寓明净正厅,迎面而来的则是波光粼粼的太平洋。

  • 标签: 孙中山思想 精神世界 公寓住宅 夏威夷 太平洋
  • 简介:昆明城西南部,滇池北滨,矗立着一座三层飞檐、金漆彩画的楼阁,是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重建于光绪九年的"大观楼".大观楼正面临水的大门西侧,悬挂着蓝底金字的一百八十字楹联,这就是二百多年来脍炙人口,饮誉海内外的大观楼长联.

  • 标签: 华章孙 大观楼长 孙髯
  • 简介:军人办学,文人治厂,抗日名将震和著名作家李劼人在民国时期各自成为一个传奇,而同样的救国理想和教育兴国理念又将这两位传奇人物神奇地结合在了一起。本文通过嘉乐制纸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档案,还原那个时期的历史真实。

  • 标签: 李劼人 孙震 树德中学 嘉乐制纸股份有限公司